《最后一枪》寓意深刻
保剑锋、李崇霄、刘钧三兄弟的感情线扣人心弦
制片人张海东
女物娱乐讯 由华谊张海东工作室打造的情感谍战剧《最后一枪》日前正在横店热拍。《最后一枪》是张海东工作室加盟华谊后推出的第一部情感大剧,其制作模式引起业界关注。
早年在海润起家,逐渐成长为金牌制片人的张海东,此次与华谊兄弟联手,意在见证一种影视新制作模式的成长。素以情感剧为标志的张海东工作室曾打造出《芸娘》、《当爱已成往事》、《烟雨斜阳》等热播剧。“华谊出品+张海东制造”的类似公式,在业界并非第一次出现,华谊旗下拥有诸多工作室,但“华谊出品+张海东制造”的背景和细节具有足够的吸睛力。业界认为,华谊看中张海东团队,主要在于其核心竞争力——独特的情感剧制作水准。
华谊自涉足电视剧投资后,在国产剧的制播模式上一直赋予探索性精神。而在张海东看来,她一直是“站在业界巨人肩膀上成长”,“美剧模式”曾长期引起她的思索。据张海东介绍,2010年中国共发行国产电视剧300多部,15000多集,投入到电视剧上的资金超过60亿元,部分媒体为此冠于“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相比之下,美国年产一万集的数量似乎没占“上风”。但中国数千家从事电视剧制作的机构,真正盈利的只是少数,而一部成功的美剧盈利值会超过中国电视剧的年度总盈利值。国产剧量化竞时代势必要转型为品质化时代。美剧《反恐24小时》共用了16位编剧,10位导演; 《LOST》每集的成本是500万美元, 《急诊室的故事》每集的制作投入更高达1300万美元;《绝望主妇》开发出同名游戏等等。这些元素让张海东看到,美剧从创作到产出有着一条完整的工厂式生产流水线,启用淘汰机制的商业运作模式,定期轮换编导和演员,最终给到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成熟的商业模式保障了美剧的良好品质和市场占有率。
张海东说,“美剧成熟而严谨的制播模式经过了多年的积累和沉淀,在剧本构架、制作到播出模式上有着强烈的好莱坞气质,但同质化并不严重。回到国产剧上,一旦某个题材火了,这个题材就变成热门模式,大家都往这个模式上靠。所以要短时间赶上美剧的制作模式在中国可能会水土不服,但充分借鉴部分美剧元素是可行的,比如《最后一枪》的拍摄,我们制作班底力图在故事构架的把控、制作的精度上有所突破。和华谊的合作,首先可以共享一个大平台的优势资源,然后可以合力探索一种全新的情感剧制播模式。”
《最后一枪》讲述的是抗战时期两个家族、两种信仰、多方男女之间错综复杂的恩爱情仇故事。在家国天下的战争背景下,“爱与不爱”、“往左还是往右”等内心抉择悬在其中;在谍战的猜疑面具下,“对与错”、“活着还是死去”的情感张力始终悸动。据悉,《最后一枪》在剧本创作阶段即被安徽卫视和四川卫视抢购。“安徽卫视是情感先行,它看中了这部戏的情感戏份;四川卫视则看好这部戏的战争情节。 《最后一枪》二者兼得,并将二者巧妙融合,所以才会被这两个风格迥异的卫视提前收入囊中。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我们制作团队在新商业模式上的成功率。”张海东如是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