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思专访:新红歌需要融入时代精神 不断改良

2011/6/30 15:33:40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日前,陈思思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谈到当下红歌的发展,陈思思坦言新红歌需要融入时代精神,不断改良。”  1999年,陈思思被特招入伍,成为解放军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团的一名歌唱演员,去年晋升为副团长。

陈思思与成龙同台放歌

陈思思专访:新红歌需要融入时代精神 不断改良

陈思思与成龙同台放歌

  她被誉为中国“新民歌一姐”,她演唱的《锦绣中华》、《一轮红日》、《映山红》等歌曲深受大众好评;她曾连续10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并参加北京奥运会闭幕式演出;她是中国音乐史上第一位在台湾举办个唱的民歌手,此行被媒体誉为“破冰之旅”。她就是著名歌手陈思思。日前,陈思思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谈到当下红歌的发展,陈思思坦言新红歌需要融入时代精神,不断改良。

  推出新歌

  胡力为我量身定做《风华正茂》

  在自己演唱过的众多红歌中,《映山红》给陈思思留下的印象最深,“在南昌红色革命根据地举办的百花电影节颁奖典礼上,组委会找到我演唱这首歌,我当时还纳闷儿电影颁奖礼怎么会搭配传统民歌,后来,主办方将这首歌的曲子进行了改编,由我跟戴玉强对唱。正式演唱时,台上台下唱成一片,让我十分震撼,原来红歌有着不同寻常的凝聚力。 ”

  不久前,陈思思推出新歌《风华正茂》,作为建党90周年的献礼歌曲。这首歌由音乐人胡力为陈思思量身定做,陈思思表示,这首歌主要表达了当代人朝气蓬勃的精神和对祖国的热爱,音乐非常现代,既有流行音乐的成分,又有民族、红歌这样的精神在里面,是一种典型的新红歌作品。

  对于选定“风华正茂”作为单曲切入点,胡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首歌写于建党90周年,不但描绘出盛世中华的美好风姿,与此同时,歌手本身也正处在人生最为风华正茂的美好时期,二者给了自己很多启发和创作灵感,于是有了《风华正茂》。

  诠释《风华正茂》让陈思思深感作为一位民歌手的骄傲,她说民歌唱了这么久,歌颂党歌颂祖国的主题是不变的,“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与祖国的前进同行,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陈思思告诉记者,她今年还将发行一张红歌专辑,包括《风华正茂》、《映山红》等歌曲都将收录其中。

  成长经历

  彭丽媛的歌声带我走上音乐道路

  陈思思告诉记者,她最崇拜的人是彭丽媛,正是彭丽媛的歌声伴她度过了成长时期。“在我刚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时,听的就是彭丽媛的歌,比如《在希望的田野上》等,可以说,她的歌声让我逐步增进了对音乐、对艺术的爱好和追求,我最终能走上音乐这条路,她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 ”

  除了彭丽媛之外,陈思思表示,马玉涛的音乐对她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一次在飞机上,我跟马玉涛老师聊天,当时我们谈了很多。她说她生在山西最穷的山乡里,日子过得非常穷苦,她和哥哥走西口,沿街乞讨。那时她还不懂什么叫唱歌、唱好歌,只知道在山里大声呼喊,于是练就了一副非常洪亮的嗓音。为了能让自己填饱肚子,看到军队文工团招生,她就去了。在文工团,她从最小的文艺兵开始,最终成长为一位德高望重的女高音歌唱家,这段经历对我们年轻一代的启迪特别深刻。每个人都是从懵懂状态到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从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到有自己的事业追求。老一辈对自己人生历练过程的诉说,让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是经过曲折和困难,最后才成才成器。因此,当我遇到挫折和不愉快时,想到这些,就不再觉得人生有多么苦恼,而会觉得生活其实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

  1999年,陈思思被特招入伍,成为解放军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团的一名歌唱演员,去年晋升为副团长。陈思思表示,现在自己身上多了一份责任,“因为我在二炮文工团已有12个年头,我个人的感受就是十年磨一剑。 12年前,我被特招入伍到二炮,文工团现在对我来说就像一个大家庭,这个家庭里有兄弟姐妹,而我逐渐长大成熟,除了把自己照顾好之外,我还多了一份责任,就是要操持这个大家庭里的一些事情了。 ”

  师徒情深

  《情哥哥去南方》让我结识李双江

  2009年,陈思思以硕士研究生的身份拜师著名歌唱家李双江。说起这段师徒情,陈思思回忆,早在16年前,她就有幸结识了李双江。1995年,她还在湖南念书时,有一次到广东看望在那里工作的妈妈,偶然参加一次声乐比赛,竟获得了最具潜质奖和第一名的成绩。“当时还有很多港台唱片公司的星探发现了我,但幸运的是,中国唱片广州公司的制作人吴颂今找到我说:‘我们现在马上为你出专辑!’结果,三个月之后我就出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情哥哥去南方》。同年年底,我就接到了中央电视台元旦晚会的邀请。在此之前的一天,我看到李双江老师在《东方时空》节目里,对我在《情哥哥去南方》MTV中的演唱和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我把一位非常质朴的乡村女孩对爱情的向往憧憬,对情哥哥的依恋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令我既吃惊又感激。我与李老师当时并没见过面,他却给了我这么高的评价。 ”

  参加完元旦晚会后,我见到了李老师。我说:“李老师,我就是陈思思,您在《东方时空》里对我的赞誉让我特别感动。 ”李老师很惊讶,“啊?你就是陈思思啊!我还以为是个淳朴的乡下妹子呢,没想到你是一个摩登女郎! ”陈思思说:“李老师对我这样评价,就说明我的表演非常成功,把乡村姑娘的形象塑造得非常好。所以从那个时候起,我就跟李老师结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后来,我成功考取解放军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李老师成为我的导师,我们的师生友谊不断加深。 ”

  谈到李双江的授课方式,陈思思表示,李双江讲课不拘一格,他不会教你这首歌应该怎么唱,“一个人的人生阅历才是唱好一首歌的前提,而不是完全依靠技巧和方法来演绎一首歌。 ”

  红歌热潮

  要用真情实感去演唱

  对于眼下全国上下掀起的红歌热,很多年轻人都学习和演唱红歌,陈思思表示,每首红歌都代表一段历史,每个时期的年轻人对红歌的感悟也不尽相同。红歌是时代的记忆,是历史的经典,过了这么多年还在老百姓心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下的红歌热,是时代背景和内心激情相辅相成的结果,符合时代潮流,希望年轻人能把握时代脉搏,在新时期把自己对红歌的体会,融入更多时尚元素,唱出新时代红歌的特殊意义。

  谈到新老红歌的特点,陈思思坦言,现在很多人一提起红歌,都会想起《洪湖水浪打浪》、《红色娘子军》等革命歌曲,那些都是对革命岁月、革命事业的记录和讴歌。“对于过去的红歌,我们有老歌新唱的方式,重新编曲、变换风格都是新的唱作形式。现在的红歌不仅有时代特色,也符合当下审美观,现在的红歌并不仅仅是红色经典的代名词,更多的是用熟悉的旋律勾起父辈、祖辈们最美好的回忆,并用这些经典红色歌曲架起几代人沟通的桥梁。一曲红歌一段深情,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唱红歌重要的不是专业技巧,而是真情实感。 ”

  陈思思表示,现在的红歌创作空间更大,“我们可以讴歌新时期的美好生活,中国在奥运会、亚运会上取得的骄人成绩,还有民族情、兄弟情,都可以作为新时期红歌的表现内容,这样的红歌更符合时代审美,朗朗上口。 ” 记者齐书勤

  人物名片

  陈思思

  湖南常德人,1976年出生,我国著名青年歌唱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团国家一级演员。曾以一首红透大江南北的《情哥哥去南方》开中国新民歌之先河,被媒体誉为民歌歌坛的“新民歌一姐”。长期以来,陈思思致力于新民歌的演唱和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还多次到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地区进行访问演出,用歌声向世界人民传播中国文化,其清新独特的演唱风格获得各界肯定。

  相关阅读

  陈思思的“破冰之旅”

  2009年 10月31日,陈思思在台北国父纪念馆举办“美丽之路——陈思思台北音乐会”,音乐会大获成功。此次音乐会被媒体评价为“破冰之旅”,开启了海峡两岸文化艺术交流的一扇崭新的大门。而陈思思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在台湾举行个人演唱会的内地歌手、民族歌手、军旅歌手,她开创了一个历史先河,她所演绎的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音乐会,更重要的是她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历史使命,为两岸文化艺术的更进一步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对此,陈思思表示,赴台之前,她也有过不少担心,“因为我是军人身份,赴台的困难和压力可想而知,但我是一个不服输的人,就像李谷一老师说的,我们湖南人能吃苦,不服输。有挑战性的事情会更激发我的潜能,我就是想把它做好。当然,这也离不开媒体和歌迷朋友对我的帮助和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