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睿专访:从“擦边球”到电影梦 兴趣指导就业

2011/6/30 17:05:43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三十而立”,原意是说男人到了30岁就应该能面对一切困难。生于1980年的冯睿28岁时从待遇不错、工作不累的平面媒体辞职,30岁时,他创办的“小”公司得到三星电子的信任,让他的“4+1”“微电影”系列广告收入达到了1.2亿元。

冯睿专访:从“擦边球”到电影梦 兴趣指导就业

冯睿专访:从“擦边球”到电影梦 兴趣指导就业

冯睿专访:从“擦边球”到电影梦 兴趣指导就业

  “三十而立”,原意是说男人到了30岁就应该能面对一切困难。后来又有男人到了30岁就应该“立业”的新解读。生于1980年的冯睿28岁时从待遇不错、工作不累的平面媒体辞职,30岁时,他创办的“小”公司得到三星电子的信任,让他的“4+1”“微电影”系列广告收入达到了1.2亿元。

  “兴趣”比“专业”更“指导就业”

  冯睿的大学专业是物流管理,但他更喜欢看电影。当时是2000年前后,网络已发展但远没现在活跃。冯睿在各大论坛发表“电影观后感”,跟其他网友交流,也为自己开阔思路。凭着这期间练就的文笔和发表的“海量作品”,大学毕业时冯睿根本没考虑自己的“物流本职”,直接去南方报业集团应聘记者,结果真被录取了。一开始冯睿在《南方体育》,后来又去了一个杂志。当***创刊,一直不曾断过电影梦的他马上投奔这里的娱乐新闻部,负责电影新闻的报道。“那段时间做了很多关于电影产业的报道,‘中国电影百年’、‘中国电影产业调查’等系列专题,现在想起来其实等于为我积累了大量功课。”

  但冯睿“电影梦”的内容不是这种打电影业“擦边球”的安逸。在报社工作两年后,冯睿觉得这个工作对他的“电影梦”不能再提供推力了,而他还是被挡在“行业外”,于是他毅然辞职。

  冯睿把辞职后的第一年称为“曲折期”,他会接一些电影和艺人宣传的活儿,参与一些公司从电影立项到上映的策划,参与写剧本,还会借机跟剧组一起生活,向导演“偷师”。“之前一直理想至上。迈进电影圈才发现门槛太高,你不仅要面对观众、审查,还要面对市场盈亏,我是跨在门槛上被吹打了小两年,才渐渐缓过神来,把另一条腿也迈进来。”2008年,在基本把电影产业的上下流程都感受了一通后,冯睿跟两个好友注册成立了“多声部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名正言顺”搞电影。

  靠创意,小公司接大单

  “前几年的打散工让我越来越认识到,电影不是一个天才的自我表达,而是一个团队工作的优秀结晶。电影是必须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和商业回报基础上的表达。”有了这种判断,冯睿就开始在各电影“豪强”面前找市场:“传统格局早已形成,国企里有中影,民营企业有华谊、保利。我们这种皮包小公司不可能以传统方式去跟他们拼,所以我们把目标锁定在院线之外的‘新媒体’。”

  中国每年至少生产500部电影,但能在院线播放的只是其中很少一部分,大部分电影因为抢院线放映空间打得血流成河然后郁郁而亡。“从影院收回成本实际上等于一种微利又风险很大的‘赌博’。解决方法,一就是把风险最小化。”2010年时,冯睿手里有一个他认为不错的剧本,于是就去找包括三星电子在内的“大客户”谈合作。但三星们谁会注意“多声部”这样一个连固定办公室都没有的小公司呢?冯睿决定“以小搏大”。

  冯睿认为,大公司虽有资源优势,但也会因此不愿“折腰”,小公司则可以很灵活地调节“身段”:“说难听点叫妥协、迎合,但我认为这叫‘弹性’。”三星要推广自己新一季数码产品,他们也有通过电影来推广的念头。但一般电影公司报出的制作期至少10个月,等电影做出来了,数码产品早过时了。为此,冯睿“不惜”亲自肢解剧本,缩短单个电影的时间。

  “小公司第二重要的就是创意。关键是怎么从创意中提炼出概念。比如我们把拆分后的‘***’及需要推广的网络平台起了个名字叫‘全媒体电影’,后来干脆结合微博推广叫‘微电影’。正是这个概念的被认同让我们的电影得到更广推广。”

  冯睿总结的第三条“小公司经验”他认为更适合广大年轻创业者:“不管你想做什么?你正在做的是什么?这两者之间有多大差距,都不要否定你现在的工作。我很多被成功运用的资源后来发现都是之前的工作积累的。你每个阶段的经历都是在为以后打基础。”

  最终,“多声部”拿着三星的钱和新浪的平台,找来彭浩翔担任监制,又以此找来周迅、黄立行、余文乐、张静初担任《4夜奇谭》4部***的主演,总共分成8集,每周推出1集,仅上片期就持续了2个月。据新浪的统计,从第一部短片上线到2010年12月9日,“4+1微电影”系列点播次数达到2.1亿。三星认为这个系列带来的广告效益达到1.2亿元。网上关于“《4夜奇谭》开启中国网络电影元年”、“中国电影进入2.0时代”的报道先后推出。这次与三星的合作成为“多声部”创办以来最成功的案例。

  创业何必心太急

  虽然已经接到了“大活”,但冯睿表示他依然有意控制住公司的“小”,防止它过度膨胀:“公司刚开始就3个创始人,其实就是皮包公司。当时我们的状态就是接散活,也没必要有办公室。在接三星的工作之前,我们大概有六七个人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细分的工作内容,所以才能分头完成三星的项目。现在我们接了更多的案子,员工也增加到12个人。我们没必要盲目扩张,我们不是靠出力气、拼规模,而是靠脑力、创业、概念取胜,我们虽然‘小’,但定位是在电影行业的上游公司。”对于更多创业的年轻人,冯睿说自己还没有“指导”的资格,但多少有些经验可以分享:“我觉得年轻人最好别急着创业,要想明白你‘能干什么’和‘想干什么’之间的距离。其次不要只看钱,还是应该干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事,这样才能在疲惫时也保持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