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7下》15日全球上映 魔法十年终迎完结(图)

2011/7/13 16:05:54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而对于丹尼尔这个永远将自己的面孔和哈利·波特这样一个经典形象相连的少年来说,除了感激之外,似乎并无他言。在1990年代后期打头的两部《哈利·波特》获得成功以后,几乎每出版一部《哈利·波特》的小说就意味着一部重磅电影的诞生。

10年前的赫敏、哈利和罗恩萌翻了众粉丝

10年前的赫敏、哈利和罗恩萌翻了众粉丝

终结篇中的罗恩、哈利和赫敏已长大成人

终结篇中的罗恩、哈利和赫敏已长大成人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魔幻场景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魔幻场景

  早报记者 蔡晓玮 编译

  在经过了7部电影,累计达20亿美元的票房以及无数次在电影院里经历的惊喜时刻,随着7月15日终结曲《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的全球上映,我们将依依不舍地向最爱的小魔法师道别。即便如此,对于每个从2000年9月接到第一本哈利·波特小说中文版,然后在不断等待续集和等待电影中的粉丝来说,都或许将在心中默念:哈利·波特,永远不说再见。

  很久很久以前,对《哈利·波特》系列电影说三道四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当《哈利·波特与魔法石》2000年开始制作的时候,好莱坞将华纳兄弟对J.K。罗琳小说的改编看作是一件可以轻松赚钱的事——因为将一部风靡全球的儿童小说制造成一鸣惊人的电影看上去理所应当,只不过是一个简单的魔法游戏。也有一些人相信用7部或者更多部电影、用10年时间来讲述一个史诗故事注定要失败,随便列出哪一条理由:粉丝的热情将消散;变换的导演使得影片质量无法保证。而一旦这三位被选中饰演主要角色的早熟的英国孩子难以承受一夜成名带来的压力,那么整个系列将随之进入尴尬境地。而终于,在7月15日当《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在全球上映后,一个卓越的电影投资计划终于走到了终点。虽然我们没有电影中西比尔·特里劳妮教授那样的预知能力,我们也可以大胆预言这部终结曲将是一个美满和票房强劲的结尾,而这一系列已经成为好莱坞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成功的系列电影。不算即将上映的终曲,前7部在北美的累计票房已经突破20亿美元。正像评论家所指出的那样,哈利·波特的成功由罗琳而起,而这个多媒体时代给了所有和其相关的人最大化的舞台,这里不只有主创和明星,更有粉丝的彪悍力量。

  主创:从未编造,只是忠实呈现

  波特系列的成功有着太多的幕后英雄。华纳兄弟的领导层允许该系列的制作人大卫·海曼的公司对这个系列拥有相当程度的自由主导权,包括在财务上的独立运作。为该系列奠基的第一集和第二集的导演克里斯·哥伦布,是他找到三个孩子并委任斯图尔特·克拉格为制作设计师,通过设想和创造,将哈利·波特魔法世界中的每个细节真实地呈现出来。而哥伦布的后来者们,他们虽然把持着导演的权杖,却没有让故事脱离群体,自成套路,只是在故事讲述的方式上进行了近一步的开拓。实际上,波特系列电影在其第三部《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2004年)时票房激增,这是导演阿方索·卡隆缔造的惊险刺激的影片所造成的。而整个系列中的所有影片都应该感谢制片人大卫·海曼,因为就是他包下了距离伦敦不远处的一个废弃的飞机制造厂作为小说中所有故事的发源地魔法学校霍格沃茨的场景,正是在这样一个具有保护性的、培育性的环境中丹尼尔·拉德克利夫、艾玛·沃森和鲁伯特·格林特三位主演不仅成功与电影同步成长,并且已经变身为当红明星。

  值得一提的是,波特团队显然更愿意用系列而不是续集来称呼整个电影。“我拒绝续集的标签,这对这系列电影来说是一个错误的用语。罗琳给予了我们一个正在成长中的故事,一系列的故事合起来形成一个大的故事。我们从未发明创造出一些荒唐可笑的桥段——像哈利在月球上和纳粹斗争之类,那些才是拍摄了一部新电影。”曾经执笔写作8部影片中的7部的编剧斯蒂夫·克罗夫说。

  但是或许,在所有的幕后英雄之中,最需要被提及的仍然是原作者罗琳的眼界。“想想吧,”哥伦布说,“假如他们用了美国的演员、把拉拉队员移植到霍格沃茨魔法学院,这些荒谬的想法是真的被指出和讨论过的,那样的话,哈利·波特将不再是一个整体,不再是一个系列。它将失去魅力。”而这一系列之所以如此与众不同的另一个证据是,后波特时代的续集将不会为了简单地复制前者的成功而在这个团体手中产生。“对我们来说,只有一个简单的道理:7部美妙的小说,”哥伦布说,“这些属于罗琳的小说从不需要通过电影来将其固定化,我们只是忠实地再现。虽然或许别的作家也需要尊敬,但他们写得并不像罗琳那么好。”

  这是否将是我们最后一次在银屏上看到哈利·波特?一些粉丝正孜孜以求地从最后一部的尾声中寻找蛛丝马迹,但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大管家则打定主意第8部电影已经是结局。“我知道我不想拍出类似《哈利·波特上管理学院》那样的电影,”海曼说,“至少,在罗琳写出来之前不会拍。”事实上,在收获了数十亿美元票房之后,哈利·波特这个案例本身已经足够被列入商学院的研究目录。

  主演:10年蜕变,一部明星成长史

  看着这三个年轻的明星绽放成了波特电影历险记中的另一道不可错过的风景线。除非你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摄魂怪,否则很难不为此欢呼。“对我来说,三个孩子的成长定义了整个系列影片的面貌,这是令人惊喜的,”克罗夫说,“如果没有丹尼尔、鲁伯特和艾玛,我们不会有今天的成功。” 事实上,在刚开始的时候,一切都依赖于这三个10岁出头的孩子,不能不让人担心。“我,作为其中的一员,从来不曾为此而担心,”饰演哈利·波特的丹尼尔·拉德克利夫说,“任何见过我父亲的人都知道我从不允许自我膨胀。实际上,我想我们都顺利地度过了一切。”

  以目前三人中人气最高的、扮演好学生赫敏的艾玛·沃森为例,当年为这个角色试镜的时候只有9岁,但当时,已经展示出小女孩的早熟。“没有问题,她就是赫敏。”当时的选角导演克里斯·哥伦布说。今天,这位曾经将自己的试衣室的墙壁用各种动物图像来进行装饰的小女孩,已经成长为饱经大场面的少女明星。这个早熟的姑娘引用威廉·布莱克的话,为公平交易助威,并且对她自己后赫敏时代的生活表示困惑:“10年里,我自己生命中更多的时间在扮演另外一个人,而不是我自己。”21岁的沃森说,“我其实是一个对我是谁、我需要什么有着清楚的认知的人。但是现在,我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找出真实的自我。”

  沃森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做了精心的安排。在三个演员当中,她是最后一个签署拍摄最后三部哈利·波特电影的人,她花了很多时间来思考这一决定。她对自己是否将继续成为一名女演员一直心存疑虑。据制片人大卫·巴朗所言,最后的两部影片实际上是根据沃森在布朗大学的学习时间表来安排的,她在2009年被这所著名学府录取。而徘徊在学业和电影之间也曾经成为沃森的难题。在去年利用圣诞节假期进行了一些镜头的补拍之后,沃森向学校请了假。“我不想对任何事情都采取得过且过的妥协姿态,”她说,“我想对我10年的工作正式地说一声再见,之后,再好好地继续我的学业。”

  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她仍然将继续表演事业。沃森正在拍摄一部根据史蒂芬·切波斯基小说改编的电影,《壁画男孩》。“对我来说,拍摄哈利·波特以外的电影实在是一件兴奋和紧张的事情。”艾玛说,同时,她还刚刚签了某著名化妆品品牌的广告合约,“我想选择一些对我来说真的具有意义的项目,电影是一个拥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强大力量的媒介,电影人有影响未来人们思考方式的能力。我希望能够参与其中。我并非知晓一切,我需要学习更多,这让我感到兴奋。”看来,沃森和角色赫敏一般,也已经被锻炼成学习狂人。另外一方面,沃森也坦承,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片酬使得自己可以有比同龄女性更挑剔的权利。

  而对于丹尼尔这个永远将自己的面孔和哈利·波特这样一个经典形象相连的少年来说,除了感激之外,似乎并无他言。“哈利·波特给了我一切,”拉德克利夫说,“我想他将会在未来的岁月中继续影响我。我将为此永怀感恩。”

  粉丝:挑战权威,同时享受文本和电影

  在预测这一系列电影的走向的时候,曾经有人放言电影将取代书本的魔力,阻挡读者的想像力。然而,上百万售出的电影票、无可计数的粉丝网站,以及随后无数以魔术师为主题的摇滚乐队和音乐会,证明了电影并没有成为粉丝想像力的障碍,反而成为进一步点燃想象的契机。比如,在名为deviantart.com的网站上,你可以下载数以千计的哈利·波特形象,这些形象都来自粉丝的自发创造,其中包括波特的朋友和敌人,从照片般写实的到漫画化夸张的应有尽有,其中包括一个拥有心形脸孔的敌人形象,以及一个走日系可爱风的HELLO KITTY式甜美的哈利·波特。

  在1990年代后期打头的两部《哈利·波特》获得成功以后,几乎每出版一部《哈利·波特》的小说就意味着一部重磅电影的诞生。每次小说一出版,午夜的书店里就挤满了饥渴的读者,他们往往还手拿自制的“魔杖”、贴着一次性的荧光刺青,而在接下去的几天里,在每辆公车和公园的长凳上,所有的人——从学生到爷爷奶奶,或者年轻人都在读着同样的东西。而之后,在电影即将上映的那些天,这些场景会再次出现。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好莱坞将一本畅销小说改编成一系列成功的电影,但是文学和电影在《哈利·波特》系列上的互相重叠却是不同寻常的,而且证明了互相作用是极具影响力的。并非所有之后的类似尝试都证明了这种模式的成功,但是,在随后的《暮光》系列电影的成功中,再次看到了文学和电影叠加影响的互相放大,而且相信在之后的《千禧年》三部曲中也将有所体现。在这个崭新的千年中,我们似乎倾向于讲一系列的故事,并且用多种媒体样式来包装和传播。而且大多数观众乐于同时欣赏两种样式。

  另一方面,粉丝甚至不满足于已经有了两种样式,他们急切地寻找各种途径来表达他们对于哈利·波特的热爱,甚至于威胁到了华纳兄弟拥有的电影版权。几乎从一开始,电影公司就忙着保护其产权,但仍然徒劳无功。其中的一个例子是由一名14岁的粉丝——纳斯海瑟·劳弗尔创建的虚拟互动的《预言家日报》。在几年以后,劳弗尔遭遇了华纳公司的“拳头”,华纳企图关闭所有哈利·波特的粉丝网站,其中一些由十一二岁的孩子经营着。对此,劳弗尔发起了抵制波特衍生商品的运动(被称为“波特之战”)。最后,投降的是华纳,因为这些粉丝正是他们最大的目标群体。

  在终曲登陆大银幕之后,哈利·波特热潮仍然不会消退。罗琳笔下的小魔法师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流行符号,就像天行者、蝙蝠侠和米老鼠一样。玩具、DVD、已经建立一年的位于美国奥兰多的主题公园,以及罗琳不久前刚刚推出的、雄心勃勃的网站“更多波特”(Pottermore),这系列小说和它的主人公将在几代人心里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