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婕海波双获金话筒 话筒之外有故事(图)

2011/7/18 14:37:30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昨晚,2011年度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颁奖晚会在北京举行,上海广播电视台主持人何婕(微博)、王海波分别摘得了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和广播播音主持人的“金话筒奖”。在此前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何婕、王海波这两位倍受上海观众、听众欢迎的主持人不仅即兴“互访”,也说起了各自“话筒之外”的故事。

何婕海波双获金话筒 话筒之外有故事(图)

  昨晚,2011年度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颁奖晚会在北京举行,上海广播电视台主持人何婕(微博)、王海波分别摘得了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和广播播音主持人的“金话筒奖”。

  “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是中国播音主持界最高等级的国家级大奖,是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最高荣誉,本届“金话筒奖”获奖主持人19名,其中包括中央电视台知名主持人陈伟(微博)鸿、刘纯燕(金龟子(微博))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主持人涂经纬(微博)(经纬)等人。上海广播电视台的刘增娣 (甄迪)的《交通广播早新闻》获广播主持作品提名,杨连霞(阳子)的 《第六交易日特别节目——股市与足球》获电视主持作品提名。

  在此前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何婕、王海波这两位倍受上海观众、听众欢迎的主持人不仅即兴“互访”,也说起了各自“话筒之外”的故事。

  何婕:感谢我的亲人朋友

  -海波评何婕:何婕在电台实习时,我们就认识了,没想到能同年得奖。这十几年,何婕从没变过的是干练,她还是个优秀歌手,唱功非常好。

  遗憾:父母没能见到这一刻

  入行11年就获得中国播音主持界的最高奖,又参与过包括2003年伊战、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1年日本大地震等几乎所有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何婕的事业轨迹让人颇为羡慕。但在镁光灯背后,还有一个不停为家庭奔波的何婕:在她就读研究生期间,母亲就被查出重症,卧病6年后于2003年永远离开了她。伤痛未愈,2008年,父亲也被查出身患重症。在今年日本大地震期间,何婕在超大量的直播工作之余,还要照顾身体虚弱的父亲。然而,一个月后,她的父亲也撒手人寰。

  何婕说,母亲过世,让她遭遇了职业生涯中最困难的一个坎,今年三四月父亲病危时,她心中的苦更是难以言表,“也不敢在长辈面前流露,有时候陪他在病房里说说笑笑,转头就到洗手间里哭,一直到脸不红了,平静了才敢出来。”何婕坦言,父母都是老师,从小就教育她做事要认真负责,如果父母仍在世,一定会为她捧回 “金话筒”而高兴,“但我想,他们更希望我用这样的生活态度继续下去。 ”

  在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后,何婕感觉自己看待新闻时更细腻了,也有了自己的情怀,但她并不愿意给未来的道路设限:“我是记者出身,所以到现在都觉得自己是个记者,用记者的思维来做主持人。我想,主持是一条无止尽的路,慢慢地往前走,会不断有新题目。 ”

  幸福:老公请吃饭,奖杯给女儿

  “他请我吃了顿饭。 ”当记者询问何婕,同为主持人的丈夫林海有没有为她获奖庆祝一下时,何婕露出了幸福的微笑,还连连摆手制止记者浪漫的联想:“他说要我请家人吃饭,结果埋单时服务员才跟我说 ‘林先生已经付过了。 ’全家人一起去的,不是烛光晚餐啦! ”

  那么,得奖之后的何婕会不会向丈夫“炫耀一下”呢? “当然不会啊! ”在何婕眼中,林海是她最好的朋友,两人共同语言很多,也常常谈到工作,可以说是彼此的 “第一观众”,“他的工作很娱乐,但他在生活中其实很严肃,反而我工作上比较严肃,生活中却很活泼。 ”

  生活中的何婕甚至还有点马大哈,写材料时,她常常都会为找不到自己从前的奖状、证书等资料而发愁,“这次保证把‘金话筒’放在一个我找得到的地方,希望孩子长大以后可以给她看这个奖杯,告诉她妈妈很投入工作。 ”不仅如此,何婕还为两岁的女儿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从怀孕至今,她坚持每天为女儿写成长日记,至今已写满了六本之多。

  由于负责 《东方夜新闻》的总主持,每天何婕到家时女儿早已沉沉入睡了,“所以我都陪她睡过午觉再去上班,总得争取陪‘一觉’吧!”说着,何婕还兴奋地透露,女儿喜欢玩球,常常活泼到让她吃不消,“我宁可给她说故事,她也喜欢听,因为我会讲得天花乱坠的。我经常跟她说‘宝宝,我们聊聊天吧’,她就很大声地说:‘好! ’”

  王海波:不强势点怎么行

  -何婕评海波:海波是个非常认真的人,当记者时就是这样。虽然在离开电台以后,我们的工作是平行线,但今天我突然很欣喜地觉得,这十多年大家都没荒废。

  在媒体见面会上,听到现场记者让两位“金话筒”互相采访的起哄,一脸严肃的王海波(海波)立刻就“入戏”了,连连向何婕抛出几个大问题来。但在谈到自己的主持经历时,已经入行17年的海波的回答同样耐人寻味。作为沪上一名家喻户晓的投诉节目主持人,海波坦言曾无数次有机会转行电视,但他最爱的始终是广播,“我觉得广播可以最大限度地表达我想说的东西,我觉得我是为广播而生的。 ”说着,海波更幽默地表示,他根本无需出现在记者面前,“广播靠的是声音,所以我觉得我根本不用出现,只要放我的声音,再放个我的漫画头像在这里,够了! ”

  其实,在刚刚投身广播事业时,海波也曾遭遇了不小的打击,在他工作3个月时,有好友笑称他的节目很有点“农村广播站”的味道,“我当然知道是好朋友所以这么开玩笑,但当时真的很受打击。”海波回忆说,最早接触《990体育新闻》和《990听众热线》时,他对体育和法律都一窍不通,“当时我对足球的认识,也就只是知道一队有11个人,全场有22个人比赛。”就这样,自认为很“轴”的海波利用一切机会 “补课”,“那时候可以一个月什么都不干,看新闻,看各个球队的资料。做‘听众热线’也是一样,发疯了似地看各种法律条文,没想到最后还真感兴趣了,兴趣程度超过自己的想像。 ”

  海波的努力,有目共睹。何婕回忆说,一次她邀请海波到她的节目上做嘉宾,当时讨论的是有关违章建筑的话题,没想到海波对沪上违章建筑的了解那么深,不仅对法律条文一清二楚,对所在区域都说得头头是道。“我说得好像那些违章建筑都是我盖的吧? ”海波忍不住嘿嘿一笑。那么,投诉节目做久了,海波会不会担心给人留下强势的印象?听到这个问题,海波再次大手一挥:“有时候要曝光,要帮人维权,就是得强势,不强势怎么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