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肯定,今后一段时间内,“评奖”圈都会慎用“脊梁”这个词,因为人们的强烈反应告诉他们:汉语中一些特定名词的神圣性,可能会让人们“群情激奋”。
事件回放:“脊梁”评选疑成敛财工具
7月10日,在一场据称由中国经济报刊协会、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等单位联合组织发起的大型评选活动中,北京宏福集团董事长黄福水等10人被评为“共和国脊梁十大杰出企业家”,节目主持人倪萍(微博)等10人被颁以“共和国脊梁十大杰出艺术成就奖”。主办方称,之所以冠以“共和国脊梁”这个名头,是“为了进一步宣传和表彰全国各地为党旗增光添彩的时代功勋人物和为共和国作出卓越贡献的先进人物”。
像许多评奖活动一样,“共和国脊梁”也设置了名目繁多的同质化奖项,如“十大功勋人物”、“十大卓越人物”、“十大杰出人物”、“十大创新人物”、“优秀文艺作品奖”、“杰出艺术创作成就奖”等。正当人们为“倪萍够不够资格成为共和国脊梁”而争论时,又一消息爆出:一个名为“中华脊梁”首届功勋中国系列的颁奖活动疑似与“共和国脊梁”为同一活动,有爆料人称,“中华脊梁”向参会者收取9800元费用。
截至7月18日晚,关于“脊梁”的***仍然如一团迷雾。当“主办方”之一的中国经济报刊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兆平承认,曾在两年前,与有关方面共同策划过“中华脊梁纪实文学”丛书,但否认涉及人物评奖事宜;另一“主办方”、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相关负责人彭先生则认可“9800元会费”的说法,解释说是“会务费、食宿费、画册的出版费用”。
此“脊梁”是不是彼“脊梁”,暂且交给有识之士艰苦发掘。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两个“脊梁”是“同出一宗”还是“实属雷同”,把“共和国”、“中华”、“脊梁”等“大词”高高挂起,充当传播名声乃至敛财的大旗,是让人们难以接受的。
公众质疑:名头越大越可能是忽悠
随着词语的光荣被稀释成闹剧,人们对“脊梁”评选的态度由质疑转为愤然与嘲讽。
学者易中天写文章说,两个“脊梁”奖都“山寨得离谱”。关键在于何谓“脊梁”,“这事鲁迅先生早有说法——‘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先生说:‘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他看来,“收不收费,其实并不要紧。打着共和国的旗号,花着纳税人的钱,做着‘达芬奇’的事,那就更加不可原谅。”
其实,又何止这两个奖项在打“大词”的旗号,记者简单搜索了一番,近年来,名为“影响中国”、“领袖中国”、“中华之魂”等当代人物评选奖项层出不穷,似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态势。而一些奖项的颁奖词,也是越写越浮夸,使颁奖语演变成为一种堆砌形容词、拔高意义的特别文体。如某年度的华语传媒大奖,称一位文学新人“身上不同凡响的潜质,使她刚出道便成为当代文坛不可忽视的存在……并酝酿着一切可能的艺术突破。现在,除了她自己,已经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她向新的文学高度进发”,极尽夸张溢(微博)美之词,令听者“掉了一地鸡皮疙瘩”。
也正是在这样的风气日炽之下,“颁奖”圈里似乎已经没有不能用的“大词”,学者黄集伟从语用的角度向本报记者解释了“脊梁”一词为何触痛了公众的神经。
“首先,脊梁是一个名词,不是 ‘杰出’、‘新锐’这样的形容词。它有本义,也有语境定义,‘脊梁’指的是一种人或一群人,而不是某几个人。而评选出来的人,尚在人世、功过未定,与这个词惯以存在的民间想象期间相差太大了,老百姓本能地觉得这词不能这么用;第二,评奖,作为比日常传播更重要的一种价值再传播,它本该具有权威性和仪式性,可社会很多评奖不仅做不到这一点,更因承载商业目的而产生许多不合适的怪名字、怪奖项、怪环节。其实,越大的词越不靠谱,越可能是忽悠。”
他认为,在众多的颁奖活动中,颁奖词的浮夸离谱、对真实情感表达的损害,可能被人们忽略了,“今天我们对某些机构随意使用‘脊梁’这个词所爆发出的不满,其实是对先前所有滥评滥奖的一次集中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