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媒体评“窃听门”:年度最热关键词是窃听

2011/7/21 6:05:24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窃听门”事件愈演愈烈,以往呼风唤雨的传媒大亨默多克顷刻间成为众矢之的。那些真正犯罪的人却仍然在公司岿然不动,想象他们总是能够度过这场危机的  法新社:默多克旗下的报纸曾经能够左右英国大选的结果,但现在他却面临抗议者的愤怒情绪。

  “窃听门”事件愈演愈烈,以往呼风唤雨的传媒大亨默多克顷刻间成为众矢之的。尽管默多克在全英媒体上发表道歉信,但他的全力灭火措施似乎并没有奏效。从西方到东方,世界各地的媒体对“窃听门”的评价似乎只用一句最简单的话就可以概括:默多克太过分了!

  纽约客:小报之死

  如果考虑到对人们在茶余饭后的闲暇之时所作出的些许贡献,《世界新闻报》可算得上是鲁伯特·默多克三大邪恶轴心中最纯洁的一个。其他两大恶魔分别是“福克斯新闻网”,以及《华尔街日报》的评论版。然而,恶魔终究是恶魔。读者们对于球星、影星、政客、皇室成员等名人的电话遭到监听感到幸灾乐祸是一回事,因为这些名人们得以在他们所拥有的金钱、权利和名望中获取慰藉。然而要对一名惨遭谋杀的失踪少女,或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抑或牺牲在阿富汗战场上的士兵家人暗中进行电话监控,则需另当别论了。可以说是自食恶果,《世界新闻报》在2011年7月10日上周日,最后一次印刷发行完几百万份报纸之后,只得坐以待毙。

  纽约时报:当背叛离了谱

  当事态仅限于那些名人的曝光时,大众的反应比较冷淡。英国人并不太多关心名人。好像名人并不是真实的,他们只是用来娱乐下我们,但我们厌烦了时就让那些报纸毁灭他们。而这种结局就是他们奢华生活的代价,貌似这就是比较普遍的观点。换句话说,这是公平的,一物换一物。

  当被发现这些报纸竟追逐了那些唯有以悲剧来出名的人的私生活,所谓道德感,正义感就马上出现了。因为那些人仅仅是普通人,这显得有点儿背叛得离谱了。

  国际新闻报业从窃听事件曝光后就一直落后于事态的发展,他们一再尝试掩盖这个问题。然而这里是公平竞争。现在他们关闭了世界新闻报,使得200名国际新闻报业旗下的世界新闻报员工已经丢了工作,而且这200名员工在窃听丑闻发生时几乎都还没有在世界新闻报工作。那些真正犯罪的人却仍然在公司岿然不动,想象他们总是能够度过这场危机的

  法新社:默多克旗下的报纸曾经能够左右英国大选的结果,但现在他却面临抗议者的愤怒情绪。

  英国《金融时报》:“窃听门”动摇詹姆斯接班地位

  英国电话窃听丑闻令外界对传媒大亨默多克之子詹姆斯·默多克的危机处理能力产生了质疑。

  詹姆斯承认,自己在未对事实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错误地批准了与窃听事件受害者和解。工党下院议员汤姆·沃森称这是“企图妨碍司法公正”。

  美国《时代》周刊:现在是默多克王朝倒闭的开始吗?

  当默多克10日飞抵伦敦时,其首要任务是实现完全控股有利可图的天空电视台,并遏制窃听丑闻后有可能吞噬其媒体帝国在英国分支机构的政治和法律风暴。四天后,这一战略破灭了,尽管已采取了一些极端措施,如关闭其非常成功的《世界新闻报》并在收购天空电视台问题上作出让步。的确,默多克帝国的未来现在看来是那么的不可预测。

  光明日报:滥用的“新闻自由”是个假招牌

  《世界新闻报》的丑行,让数以千计的受害者的权益被肆意玩弄、践踏,而自己却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在其最后一期头版刊载的告白中,其不仅没有忏悔、道歉之意,竟然还出现了“自豪”的字眼。有读者见此愤怒地在网上留言:“自豪?他们仍然没有自责,看来永远也不会有了。”这就是一家西方媒体的真实面孔。正如英国网民评论道,“他们没有职业道德和专业标准,没有悔恨,没有自责!他们只是被抓住了。他们毫无责任心地随心所欲,根本不把法律和人的尊严放在眼中。”

  新加坡《联合早报》:“窃听门”冲破社会道德底线

  传媒大亨默多克拥有的《世界新闻报》窃听事件引发的丑闻愈演愈烈。为何向来捍卫新闻自由的英美政界人士,这次竟会对此做出如此强烈反应?原因在于,默多克拥有的英国大小报纸,为抢夺独家新闻,采取非法手段获取信息。这冲破了社会公认的道德底线,侵犯了西方人最为重视的隐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