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生长在偏远且封闭的山村的孩子来讲,当导演是一个奢侈的梦想,但是从山里走出来的贾樟柯(微博),完全靠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第六代导演中的代表人物。
然而,对于贾樟柯而言,梦想并不是一成不变:八九岁时,贾樟柯的梦想是当一名卡车司机,因为他想开着卡车离开村庄;初中时,因为每天看武打录像,他梦想成为“武林高手”;高中时,他想当霹雳舞高手,因为在他读书的县城中,霹雳舞代表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像宣言一样打破了县城的传统生活;19岁那年,他变得爱思考、想讲话,看了电影《黄土地》萌生了当导演的想法,因为他觉得把穷山恶水搬到银幕上,能打破一种不公平……
“很多人认为在生活压力非常大的环境里,可能没有产生梦想的机会,这种看法是不对的。梦想恰恰应该产生在身处在逆境中的人身上,因为它给予人反叛现实的勇气和智慧。如果没有梦想,就不会产生反叛现实的能量,那么社会不会进步,个人也不会进步。”年过不惑,贾樟柯如此总结自己的追梦之旅。
今年年初,贾樟柯在由其监制、和六位新锐导演共同执导的纪录短片《语路》中,展现了12种追寻梦想的人生。近日,这部纪录片的访谈结集《问道》出版。
《语路》选取了舞者黄豆豆、昆曲演员张军、国内“揭黑”记者王克勤、民谣歌手周云蓬(微博)、八百个艾滋孤儿的“母亲”张颖、潘石屹等12位分布在财经、艺术、公益、创业等领域的追梦人,让他们讲述人生中曾经遇到过的最大困难、生命中最暗淡的时光,以及如何走过。
当初,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拍摄主题,是因为去年的富士康事件让贾樟柯深受震动。贾樟柯一直在问:“多大的失望才能有这样的悲剧产生?”通过“问道”,贾樟柯希望迷茫的年轻人能够有所得,在这个实用主义价值观横行的社会中,还能够有梦、追梦。
怎么看待“间隔年”
快报:《问道》的腰封上说,这十二位被访者是“为梦想竭力打拼的人”,现在不少年轻人会很大胆地选择自己的人生,毕业了先不工作,去过一年游历的生活,称这一年为“间隔年”;还有人工作一段时间,发觉受不了沉闷的节奏,辞职了,去旅行。你觉得这是一种“打拼”吗?
贾樟柯:我觉得这个也算是中间的一个准备阶段。学生生活结束之后,利用旅行的方法来重新思考一下自己将来的生活,或者是在一种惯性的生活里工作了很久,希望能够找到自我或者更新的生活方法,这些都是关注自己,对生活有规划、有要求的表现。理想的产生就是来自于个人对自我的要求,而不是随波逐流或者放任自流。
最近我接触了很多做公益的人士,其实他们大部分是白领,或者说中产阶级,原先的生活相对安逸,但很多人后来都离开自己熟悉的职业与生活,投入到公益事业里。这也是找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法。当一个人已经处于一种惯性生活里的时候,能够改变自己,说明他很有勇气,(这种做法)非常值得肯定。
怎么看待“逃离北上广”
快报:很多人希望通过读书、考大学获得好前程,但毕业后不得不“逃离北上广”,退到二三线城市,你觉得他们该怎么重拾自己的梦想?这十二位被访者的经历里,谁能给他们一些借鉴?
贾樟柯:我们在拍摄《语路》的时候,特意寻找了几位——他们的事业跟实现自我价值都不是在“北上广”而是在其他的城市,比如卖菜网的创始人曹非、“绿驼铃”的创办者赵中、阜爱协会的张颖,他们分别在郑州、兰州与阜阳这样的二三线城市里找到自己理想的生活。《问道》这本书也在强调:虽然看起来资源和机会基本上集中在大的城市,但是每个人的价值观其实不一样,在二三线城市甚至乡村,同样可以实现自我与众不同的梦想。
怎么看待裸婚
快报:这两年“裸婚”这个词特别流行,了无牵挂,很多人视之为摆脱物质生活压力的绝佳方式,你觉得这是一种无奈吗?是不是对梦想的放弃?但话说回来,如果不放弃的话,这个社会太现实了,梦想就是遥不可及,怎么办?
贾樟柯:这不算是对梦想的放弃吧,婚姻是两个人走在一起,是不是需要那么多物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裸婚”也没什么呀。
怎么看待隐居生活
快报:有的人会为了坚持自己的追求而放弃世俗的、优越的生活,比如前段时间惹人关注的北大毕业生夫妇,放弃教职隐居深山二十年,《问道》所面对的十二位,给人的感觉多是事业型的,对比之下,你自己能理解这种桃花源式的追求吗?
贾樟柯:现在的社会基本上是由社会组织架构起来的,比如各种各样的企业和单位,但我却很理解这种生活,就像我以前读过的法国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勒·克莱齐奥的小说里所讲的一样,都是社会组织之外的生活。叛离社会结构,寻找更原始、更自然、更自由、更个人的生活,也是一种理想。
怎么看待朝九晚五
快报:更多的人可能会选择按部就班的生活状态,朝九晚五,工作、回家,你认为这是一种“迷茫”吗?你会试图唤醒他们当中很多人的梦想吗?
贾樟柯:不能说这样的生活就是迷茫的,正常的生活秩序本来就是这样的。我们追寻梦想,并不是说单纯地从表面上打破这种正常的生活秩序,主要是看沉浸在其中的人享受不享受这种生活,看这种生活是不是他所需要的。对于需要朝九晚五的人来说,他坐在办公室里,可以实现其价值的话,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好)。比如律师的工作、会计的工作,比较安定,比较“朝九晚五”,但也是从事那些职业的人的一种生活理想。
怎么看待“炫背景”
快报:前段时间郭美美炫富的事情把红十字会拖入一场风暴,现在炫富太常见了,另外还有“我爸是李刚”这样炫背景的。有人说这个社会太物质了,太功利了,对有些人而言获得太轻而易举了。在这样的环境里,你们在《问道》中去谈梦想的实现,如何能给迷茫的人尤其是迷茫的年轻人以信心?
贾樟柯:很多年轻人在现实里都遭遇到社会的不公正——包括巨大的贫富差异,包括权力带来的某些特殊人群在物质以及各个层面轻而易举地成功,所以《语路》在挑选12个人物的时候,都比较倾向于选择那些起点很低,不依靠任何背景,依靠自己的智慧跟努力成功的人。社会应该倡导依靠个人的创造力与努力取得成功,而不是依靠投机取巧,或者依靠整个社会的不公正来获得物质,甚至权力。
五问贾樟柯
关于他的五个热点问题
1.为什么喜欢穿黑色的衣服和海魂衫?
贾樟柯:我出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那个时候整个中国都没有什么色彩,从小,我的世界里的人主要就是穿黑色的衣服。常穿海魂衫是因为自己身处内陆,小时候对大海有向往,想成为一个在海上生活的人。
2.现在最看好的国内导演是谁?
贾樟柯:没有最看好的某个人,所有年轻导演都被看好吧。
3.会去看《变形金刚3》和《哈利·波特7》吗?
贾樟柯:不会。
4.你说过中国有很多商业片,但缺少贾樟柯式的商业片。“贾樟柯式的商业片”是什么样的?
贾樟柯:它不是一部复制的电影,而是有新的创造性的一部武侠片,有新的发现、发明——发现是情感层面的,发明是在武侠的类型动作上的——观众能感受到原创的魅力。
5.听说你有个绰号叫“三大”,意思是拥有了象征财富的“大房子”“大狗”和“大笔资产”?
贾樟柯:我第一次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