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们热烈探讨
作家?编剧?这是一个值得探讨和反思的话题。但可以肯定的是,作家与编剧都是一个苦差事。只是,纠结于到底是应该让他们苦得愉快点,还是苦得再苦一点!麦家在讨论会上很肯定,要写小说,而叶兆言则表示“笔随心动”,跟着感觉走。河南作家孙方友认为,作家无论创作哪种作品,出发点都应该是相同的。
麦家
坚定
小说与剧本二选一
我肯定选小说
自述观点:写小说是自己的,但电视剧不是。比如,我从来不敢说《暗算》这个电视剧是我的,我只能说剧本是我提供的。我更注重小说的创作,如果让我选择我肯定不写电视剧,我并不是为了钱,因为小说没人逼你写,但电视剧有人逼你写。老实说,我写小说比电视剧赚得多。当文人的目的不是为了当名人,创作不是为了给出名服务的。
现在有很多作家编剧本,但没有放弃写小说。与编剧相比,可以说作家的分量要大于编剧,因为作家对文字是很有感情的。写剧本是很容易的,只要有点文字功底的都可以去写,都可以给导演打工,可以当枪手,至于好坏另谈,而小说家不是,小说的创作太丰富了,太诡异了,一个编剧教他的下一代当编剧很容易,但一个小说家教他的下一代写小说很难。我一直在琢磨小说和电视剧的区别,两者理论上是同一个东西,但又有很大区别,可以说,电视剧和小说的区别太多了,无处不在,是一个东西的正面和反面,我其实也想过对自己的作品,比如《风语》的小说和电视剧进行二度创作,给评论家们提供一个样本去研究、去评说小说和电视剧的关系或者区别。
比起小说家和编剧来说,我更倾向于做一个小说家。我以前曾做过编剧的工作,后来我觉得自己更适合做一个单纯的小说家。编剧和小说家,就像散装酒和年份酒,虽然都是酒,但用的功完全不是一回事,甚至是对立的。写剧本有挣钱的快感,但现在挣钱对我来说已经很难有快感了。
孙方友
中立
小说和电视剧并不矛盾
河南作家孙方友创作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说,几十年来,他一直坚守在纯文学的道路上,对小人物的细致刻画,对社会现状的深度挖掘,都是他所坚持的作品内涵。在他眼里,不论是纯文学,还是大众文学,其实服务对象都是一样的。所以,作家无论创作哪种作品,出发点都应该是相同的。
自述观点:其实小说和电视剧并不矛盾,因为国内外的影视剧作品,大多数都是由小说来改编的。包括现在很多编剧家,像麦家、陆天明老师,还有大连的高满堂,他曾写了很多年的小说发不出去,但他在小说道路上的努力也代表了一种文学的高度。有很多大编剧,都是写小说写出来的。在文学的基础上,他们才走向了电视剧。作家搞创作,往往会产生思维定式,思维定式会最终导致相似作品的大量出现,渐渐陷入一种重复的尴尬。而编剧其实也受此影响,他一方面要迎合市场的口味,一方面也会参考一些同类题材编剧的创作手法,在这一点上,作家和编剧还是有共同之处的。
我一直认为中国的纯文学作品代表了中国作家水平的最高峰,很多传统作家还是依然去写作纯文学,但现在有一些作家,尤其是年轻作家都会去做编剧,因为做编剧很赚钱,比如说小说写一个字可能不到一块钱,剧本一个字10块钱,甚至几十块,几百块都有,这个市场被搅动了起来,这些作家就放弃了小说创作,或者说以编剧为创作重心。不论是小说家去写剧本,还是编剧去创作小说,都是各取所需,但最终还是为读者、为观众服务的。
杨葵
犀利
没有专业精神就不会成功
成了“个体户”之后的杨葵,似乎看透了很多事情。从事创作、出版20多年的他,作品几乎没有失败过。在文人与商人之间,杨葵明白读者或观众需要什么,市场需要什么,所以他明白,什么样的人能写好小说,什么样的人能写好剧本。
自述观点:作家和编剧是两个行当,现在很多作家和编剧都在跨界玩票,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就会角色转换并喜欢上新的角色。作家去写剧本,还是剧作家去写小说,应该更专业一点,不要单纯地凭兴趣,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没点专业精神去做事,注定只能是“玩票”,成功的概率很小。
在中国,因为影视的发展历史远比小说要晚的多,至今没有形成规模的专业编剧队伍出现,所以制片人不得已才来找小说家来编剧。比起绝大多数电影学院,这些院校培养出来的“愣头青”编剧,已经有了多年小说创作经验的作家明显有更强的编故事的经验。我曾经开玩笑地说过,在当前中国,三流小说家写出一流的剧本,比一流编剧写出三流小说的概率要大得多。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几年的优秀编剧,大多是写小说的,比如麦家等等。
但这一现象说起来,不是什么好事,相反,挺可悲的。非常期盼更专业的编剧队伍尽快建立,并茁壮成长起来,小说家更专心,也更专业化地去创作更好的小说;编剧也更专心地去创作更好的剧本,让“玩票”的事越来越少。
薛莉
感性
创作选择来自你的需求
作家薛莉在此次笔会中是年龄比较小的一位,发言一开始,她就感慨地说很高兴能够同前辈作家在一起聊聊。而说到小说与电视剧产业之间的关系,薛莉先从自己的工作经历聊了起来。
自述观点:我最早是为法国出版公司工作,现在为英国出版公司工作。我接触过的贝塔斯曼等作家都有产业意识,比如作为小说家就是小说产业的一分子,剧作家是剧作产业一分子,每个人有清晰的认识为哪个产业服务,权利、责任等意识都在里面。但要说写作行当中的人没有名利心我认为不当,因为从发表的那一刻起就有名利心了,要没有名利心,那么就把那些作品自己收到家里看就行了。
但是,一个剧作家并不能掌控自己的东西,我觉得是这个产业的性质决定的,一个是大众产品一个是精英产品,小说给有思考能力、愿意阅读的人看,但是现在会阅读的人越来越少。
现在在西方已经形成一种创作模式,比如有的人既能写小说,又能当编剧。有种产业形式就是找一个比较有想法的人,然后找有文字功底的人执行,这是一个团队,有了招牌人物,下面也有执行人员,那么这样就容易找到资金。当灵魂人物和几个熟练工人绑在一起,每一季都有有质量的东西出来。
我个人觉得小说与剧作没有冲突,想百分百操控,就写小说,资金链更充分,那么就做编剧。
鲍尔吉·原野
直接
编剧并不低级 电视剧该百花齐放
近年来以散文创作为主的作家鲍尔吉·原野,很希望中国的影视剧创作能够百花齐放,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在他看来,做编剧并不比写小说低级。
自述观点:以美国为例,电视剧非常发达,它能满足各种各样观众的需求,我觉得这就是一种很好的状态。它并没有以哪一剧种为主。在中国,像我们有13亿观众,我们更应该百花齐放,如果局限于某一种题材,会伤害了电视剧的创作、播出、广告收益等。我看了一些美剧,剧情很简单,但是语言风格太幽默了。我一直觉得我们应该多生产真正幽默的电视剧。
有人认为写小说比电视剧高级,我完全不赞同这种观点。好莱坞那么多文学编剧,没有人说他们不高级的。
叶兆言
随性
写作应该很自然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有着传统文人气质的叶兆言,与电视剧基本上没打过交道,但他的中篇小说《马文的战争》曾被改编成电视剧,改编者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工,后来该剧获得了很大的反响。回看他的作品,不论是《苏珊的战争》,还是《玫瑰的岁月》,其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与情感纠葛,其实也都非常适合改编成剧本。只是,叶兆言至今还没想过要写剧本。
自述观点:我觉得写作是很自然的事情,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写电视剧就写电视剧,想写小说就写小说,想写微博就写微博,不一定。比如说,唐诗不行了,到了宋朝还是会有人写诗,到了清朝也还在写,直到现在还有人继续在写诗。我觉得,作为写作者,我就是一个写手,我的生活态度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我并不是完全拒绝写电视剧,我认为最好的状态是,写一个就写好,电视剧、小说,包括微博,也该尽可能地做好。
不过一切都说不好,说不定哪天也就写(剧本)了。总体来说,我觉得写作对作家应该是愉快的事情,说它伤人,也让它伤得愉快点吧。
孙惠芬
坦诚
我认识到自己写不了剧本
大连的本土女作家孙惠芬,谈及写小说与电视剧创作之间的关系,认为自己是属于写不出剧本的那种人。
自述观点:我属于为自己工作的工作者,比较尊重自己想法的人,尊重自己的想法不排除别人的想法。其实我特别想写电视剧,之前央视有人找大连两个女作家来写一个剧本,我当时和那个搭档合计一下,觉得可以接,我们以为自己空闲的时间能够写出东西,于是联手搞了一个大纲。大纲出来了,但是往下写的话就不好玩了,以前以为我们有各方面的能力,但事实上,每个人的内存是不一样的,像麦家是不能复制的。
本来以为自己能写,其实是内心中没有那么多东西,所以我说自己的这个能力很差,很惭愧,从那之后我再也不敢想电视剧的东西了,我羡慕能写剧本的人,但是自己做不到。
总体来说,我觉得写小说还是养人的,我作为一个女作家,每天关注柴米油盐,关注自己写的东西,我挺幸福的,所以会觉得文学养人。既然我认识到自己写不了剧本,那么就放弃,自己适合做什么就做什么。这世界一定有精英和大众存在的,不是就哪一种存在的。
首席记者李洪波 记者方海征 齐书勤
摄影记者孙振芳
笔者体会
面对同一个话题,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故事,也都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他们的经历不同,所处环境不同,想法自然就不会完全相同。但是大家的操守和理想都是一致的,作家也好,编剧也好,最起码的底线是忠于自己,忠于作品,忠于读者。当然,这是最难的。
这次笔会之后,作家们也许会对未来的创作思路与方向做出一些思考或调整。而旁观者也会进行反思,我们对于文学作品,是否应该具备更深层次的阅读能力;对于文学创作者,是否应该保持基本的尊重;而新闻媒体,对于文学作品、文化精神的传播,也应该更具备专业的精神与品质的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