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张黎首拍电影:更在乎传达精神

2011/9/9 11:33:26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从《走向共和》到《中国往事》,从《人间正道是沧桑》到《辛亥革命(微博)》,对历史题材兴趣十足,擅长正剧宏大叙事的导演张黎(微博)可谓主旋律“专业户”。”  两人初次合作就异常默契,成龙就此曾形象地比喻,“张黎开车,我坐车,他说怎么开就怎么开。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

  从《走向共和》到《中国往事》,从《人间正道是沧桑》到《辛亥革命(微博)》,对历史题材兴趣十足,擅长正剧宏大叙事的导演张黎(微博)可谓主旋律“专业户”。虽然献礼片《辛亥革命》是他首次执导电影,但他说“其实我挺会拍电影的,只不过因为没拍过,投资方比较谨慎”。

  影片即将于9月23日公映,目前他仍在忙于后期制作。对于这部豪华演员阵容的银幕“处女作”,张黎看上去似乎稳操胜券。昨天,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影片收回上亿投资应该问题不大。

  风格不同于《走向共和》

  张黎最初从事摄影,在圈内的名分更多是“冯小刚(微博)的御用摄影师”。《天下无贼》中有句名言“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其中的“黎叔”即是冯小刚跟张黎开的玩笑。2001年出任电视导演后,他拍摄的每一部史诗剧,都得到业界和观众的认可,也在诸多颁奖礼上包罗各项大奖。

  《辛亥革命》截取关于1911年初到1912年初这一年中发生的历史,采用了类似《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的叙事方式。张黎认为,历史剧很难还原遥远年代人物的真实样貌,不在乎追求人物外貌的相似,更在乎传达一种精神。辛亥革命这段历史特别纷杂,史料和研究成果也比较多,电影“更多是体现人和人的精神,一些具体人物不可能表达得那么详尽,但是历史精神不会遗失。”影片的一个重要主题是牺牲,“在辛亥革命这个阶段,很多人舍生取义,这里面最杰出的代表有秋瑾、林觉民等,写的就是牺牲。”

  用纪录片手法拍摄战争戏

  作为史诗战争大片,《辛亥革命》里既有成龙扮演的黄兴在船上与刺客对打的戏份,还有大量战争场面,以此来展现革命先行者们的大无畏奉献牺牲精神。片中共有五场惨烈的战争戏,包括野战、水战、巷战等。为了还原战争的惨烈,增加真实感,张黎用近乎纪录片的手法来拍摄战争戏。他还采用了特殊的摄影技术,拍摄演员们不间断地移动和枪弹横飞的惊险画面。

  片中几乎每个演员都有持枪的戏份。影片开场不久,黄兴领导广州起义,手持双枪冲入广州总督张鸣岐家中,胡歌(微博)饰演的林觉民一身白色中山装,全神贯注举枪瞄准。就连片中黄兴的妻子徐宗汉(李冰冰(微博)饰),也在广州起义中持枪装弹。值得一提的是,几乎所有战争场景中,都离不开主演成龙的身影,他不仅带领将士们浴血奋战,还首当其冲打头阵。张黎表示:“我并不想美化战场,只想尽力将战争的残酷与革命军的英勇写实地表现出来。”

  黄兴徐宗汉上演战地恋

  大量战争戏增加了影片的可看性,此外,《辛亥革命》还特意增加了不少感情戏。历史上黄兴与徐宗汉的患难姻缘是一段佳话,但鲜有影视作品涉猎。在电影中,这段战地恋情将细腻再现。最初黄兴与徐宗汉是假扮夫妻从事革命斗争,最终假戏真做成了夫妻。据提前看过影片的业内人士透露,片中有一场戏尤其感人,广州起义失败后,躲在城中的黄兴受伤后准备断指。原以为他要自杀的徐宗汉先是奋力夺刀,在得知原委后,她默默从背后抱住黄兴,潸然泪下。

  对这段感情戏,张黎解释,“文有孙中山,武有黄兴。黄兴的个人情感生活比较丰富,徐宗汉这个人在当时已经是革命党的成员之一,做党的工作,他们那段情感也是生生死死,三次聚散,很有意思。”片中除了黄兴与徐宗汉伉俪情深,还有林觉民与陈意映感人肺腑的生死爱恋。

  谈及片中的战地浪漫戏,张黎表示,“强调情是电影的最基本的内容,不仅是男女之情,还有兄弟情、革命情等很多在推翻帝制创建共和这样一个伟大目标下的理想情怀。”不过,片中未涉及孙中山和宋庆龄的情感戏。张黎解释,1911年时宋庆龄没有进入到孙中山的政治生活中来,所以没有她的戏份。

  大赞成龙敬业和合作精神

  《辛亥革命》不仅是成龙演的第100部电影,还是孙淳(微博)第3次演袁世凯、赵文瑄第5次演孙中山,也是成龙、房祖名(微博)父子继《千机变之花都大战》后再次携手大银幕。房祖名在片中饰演张振武。

  除了主演之外,成龙是该片导演之一。谈及与成龙的分工,张黎透露,之前他们曾就剧本的细节、剧情、结构进行了大量的讨论。由于成龙也是影片主演,所以大量的现场执行任务,自然而然就落在自己头上。但电影粗剪以后,成龙都要看回放和样片,“看粗剪的样片时,他提供建议,我们会共同解决一些问题。”

  两人初次合作就异常默契,成龙就此曾形象地比喻,“张黎开车,我坐车,他说怎么开就怎么开。到了三岔路口,我说应该走这条路,那就走这条路。”而张黎大赞成龙,“他确实是一个专业能力极强的人,同时他的敬业精神着实令人敬佩,我们合作得非常好。”(本报记者 周南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