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狂人》海报
《疯城记》中的人物都这般“丑”
现代版福尔摩斯(左)和华生
在前天的美国艾美奖之后,已经没有人会质疑英剧的力量,好莱坞已经用实际行动为它所倾慕的英国进口产品加冕。
英国ITV电视台于2010年9月推出的时代剧《唐顿庄园》(Downton Abbey,第一季7集),漂洋过海来到美国后仍然口碑和收视双红,前天收获了迷你剧类最佳剧集奖等4座艾美奖的肯定。即便不提奖项的光辉,英剧也有一堆响亮的名字值得大家膜拜。无论是害粉丝们患了相思病的《神探夏洛克》(Sherlock)(去年首播,第二季预计要到明年),还是如约奏响第十季的《军情五处》(Spooks)和不时跳出来给予观众惊喜的史上最漫长科幻剧集《神秘博士》(Doctor Who)(据说最古老的版本要追溯到1963年),从英伦传统拿手的时代剧,到侦探剧、科幻剧甚至癫狂搞笑剧,各种类型都不乏精彩之作。
英国的免费公众电视台和美国相比真是少得可怜,包括BBC在内也不足10个,制造剧集的数量和进度更是不能和美剧相提并论。然而,凭借植入血液中的奥斯丁范儿和刻薄而又绅士的劲头,饶是在美剧风大举压境之下,仍然依然故我地慢悠悠精雕细琢出一部部经典作品,就像《唐顿庄园》中仆人们每天熨烫报纸以免主人的手沾染油墨那样精细。另一方面,英国人癫狂起来却比善于制造最后一分钟营救的美国佬更加酣畅,无论是《皮囊》(Skins)里的肆意又颓废的青春还是《IT狂人》(The IT Crowd)里的不断“重启机器”,他们总是带着一本正经的疯狂和永远不变的傲慢与偏见。
经典与疯狂
从1995年的BBC经典剧集《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中成长起来的“达西先生”柯林·菲尔斯已经成为奥斯卡影帝,英剧也早已经不是时代剧一统天下的局面。除了以工业革命时期为背景的《南方与北方》(North & South)、以亚瑟王时期为背景的《梅林》(Merlin)、以乔治五世时期为背景的《唐顿庄园》这类时代剧外,那些疯狂之作同样备受好评。
和此前大热的小品式喜剧《小不列颠》(Little Britain)一样,BBC在2009年推出的《疯城记》(Psychoville)(今年推出第二季)也是一部由多才多艺的演员一人分饰多角的剧集。剧中的演员“丑得让人发指”,然而,恐怖惊悚和黑色幽默的巧妙结合却迎合了颇多重口味的粉丝。在《疯城记》中,因为一封恐吓信而使逃离疯人院两年后又重新被联系起来的疯子们上演了各种“疯狂”。
还有经常拿来和《生活大爆炸》做比较的《IT狂人》。美剧中的宅男至少在智商上都是“高级分子”,讲的冷笑话也充满科学名词,但《IT狂人》中的两位则又宅又囧。他们的IT部门位于地下室(这跟他们在公司的地位一样),他们接到同事的求助电话第一句话就是“你重启了吗?”但和美剧相比,这样的宅男无疑更加日常。
傲慢与偏见
实际上,英国人非常清楚自己和美剧的差异。在《卫报》今年所做的对于英国电视现状的调查专题中,英国人指出当前英剧的三大致命伤分别是:对于少数群体缺乏表现;播出时间太短、集数太少(英剧一季的长度往往是美剧的四分之一),即便大热剧集也常常因为团队不固定的原因而成为墙上的一抹蚊子血;剧作的结构过于固定,受传统戏剧的影响太深。
但是,痛心疾首地举出三大问题之后,英国人又用五项优势宣告了自己的傲慢——优秀的演员、独立制作的电视剧公司(《火星生活》(Life On Mars)和《尘归尘》(Ashes to ashes)都是独立小公司制作的)、现实性以及公共电视台(如BBC)的电视剧没有广告——还有一个让人大跌眼镜被认为最大优点的是以《神探夏洛克》为代表的英剧,评论者认为这部将经典侦探小说《福尔摩斯》加以现代化翻拍的剧集很好地融合了英伦传统和美剧特色,极其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