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电视纪录片《海上生绿岛——崇明围垦开发纪事》在本市试片,激起了一批当年崇明“围垦人”和“农场人”的热烈反响。从上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先后有3万多“围垦人”和30多万“农场人”在崇明岛“战天斗地”,谱写了气壮山河的青春之歌。 青春故事可歌可泣
这部纪录片的拍摄缘于一位参加过50年前围垦的八旬老人给韩正市长写的信,他提议在纪念崇明大围垦50年之际拍摄一部纪录片。由此,《上海故事》栏目组带着市长批示和老人来信,来到了崇明岛拍摄《海上生绿岛》。1949年崇明岛面积是600多平方公里,如今面积已达1200多平方公里,足足长出一倍,这里面就有“围垦人”的功劳。当年,有30多万上海知青来到崇明岛,从海底“捞出来”8个农场,他们把80多万亩滩涂变成了良田,为此奉献了青春,其中的故事可歌可泣。但当摄制组进入崇明岛采访拍摄时,却发现有点晚了,半个世纪前的不少故事已经随着一些“老围垦”的离世而失传。
记录历史不能等待
编导余永锦说,50年过去,当年的小伙子、姑娘都已是古稀老人了,当年的围垦副总指挥李守咨已94岁高龄,再不拍这段历史,恐怕以后就很难找到历史亲历者了。幸亏当年围垦时留下了20多分钟的珍贵影像,但当摄制组找到影像中唯一有名有姓的张景福时,他已是患上老年滞呆症的九旬老人,面对镜头无法言语。摄制组是怀着抢救历史的急迫心情拍摄此片的,一些影像的空缺只能靠“口述历史”来弥补了。
当年情景历历在目
片中许多镜头令人震撼。当围垦遇上风高浪急、投下的草袋土块被浪卷走,很多围垦战士会奋不顾身地跳入水中,筑起人墙,用血肉之躯阻挡汹涌浪潮,共青团员们高喊着:“海龙王你来吧!我是海鸥!我是海鸥!”这让人看到了一种不可战胜的精神力量。
在崇明茫茫海滩上,围垦战士头顶青天,脚踩淤泥,吃的是杂粮,睡的是芦苇,穿的是“泥制服”。今年80岁的陆华田老人说,她1960年来到崇明岛,当时是长宁区的团干部,正值风华正茂的年龄,她看到很多人在滩涂上跌倒或深陷淤泥之中,人人都像泥鳅一般,她写下一首《跌倒怕什么》的歌,其中有这样的歌词:“围垦的大军进沙滩,天大的困难我们来担……”歌声激励了很多人,这是何等的豪迈气概!
激发观众情感共鸣
许多观众在观看试片后表示,历史不该遗忘那些艰苦岁月中的上海故事,它们应该变成我们今天继续前行的精神动力。有人说,当年上海的人口是1000万,3万多“围垦人”和30多万上海知青从城市来到崇明,涉及几十万个家庭,他们的命运牵动着千千万万上海人的心。这样的题材在上海市民中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这是一段难以忘怀的城市共同记忆。
其实,有共同记忆的上海城市题材还有很多,如《上海故事》已经拍摄的“鸳鸯楼”“小菜场”“小人书”“电话亭”“街道工厂”等,此外还有更多题材有待发掘。《海上生绿岛》试片反响热烈,24日16时将在新闻综合频道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