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塔卡-瓦夫拉
捷克之外,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奥塔卡-瓦夫拉(Otakar Vávra)。他被尊为“捷克电影新浪潮之父”,却消隐于诸多著名的人物与事件之后,静默而坚实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他是捷克知名的电影导演,一生拍摄五十多部剧情长片;历史题材的“胡斯党三部曲”《扬-胡斯》《扬-杰式卡》《反对一切》使他受到赞誉,1965年的《金皇后》则被认为是他最成功的作品,获得了当年的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大奖。
相比于电影创作,瓦夫拉更重要的成就在于创立布拉格电影学院(简称FAMU)。这所学校选址于一间叫做斯拉维亚的著名咖啡厅的楼上。像欧洲许多艺术现象都与咖啡文化有关一样,从卡夫卡时代开始,这里就成为捷克知识分子聚会场所。FAMU的成立,吸引了更多当时优秀的知识分子聚集,米兰-昆德拉作为其中的一员,也曾在此任教。
1960年至1968年,捷克近60位新锐导演陆续推出自己的作品,以强烈的个人风格和对现实的真切反映,冲破了当时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对电影艺术的压制,被称为“捷克电影新浪潮”。这一电影盛事,几乎都是由20世纪50年代就读FAMU的学生推动的。瓦夫拉作为捷克电影先驱之一,从学校初创期便在此授课,时间长达半个世纪。
瓦夫拉在FAMU培育出一代又一代杰出的电影人。他的学生、“新浪潮”的代表人物米洛斯-福尔曼、杰里-闵采尔都以其对现实的有力反抗而闻名,分别以《飞越疯人院》和《严密监控的列车》先后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但让人琢磨不透的是,他们的老师偏偏在此颇受争议:不少人批评他与政治走得太近,曾为共产主义政治宣传拍摄说教作品。
无论是在战前的捷克斯诺伐克共和国、“二战”中七年的纳粹统治期间,还是1968年苏联侵占捷克之后、1989年共产主义在欧洲倒台之后,各个迥异的政治时期,他都坚持创作,平均两年一部电影作品。他经历了捷克历史上最动荡的一百年,艺术生涯却没有受到太大波及,倒是他的学生因为现实主义意味浓厚的作品屡遭劫难,米洛斯-福尔曼被永久流放,杰里-闵采尔则被禁止拍摄二十多年。
很难鲜明评判艺术创作者们在颠倒的时代里做出的不同选择,反抗者诚然可敬,暧昧者却也未必如此可鄙,后者也许出于真心的信仰改变,也许是为生计的情势所迫。昆德拉在小说《玩笑》——同名电影作品也是捷克新浪潮的代表作——里,已为这代人的命脉做了概括:“我们都生活在一个被毁灭的世界里。”在这样的世界,要做出合理的选择真的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