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杜海滨:拍纪录片必须是本能的冲动

2011/10/11 9:33:37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2007年作品《伞》剧照,讲述农村青年摆脱乡村命运的过程。杜海滨:《伞》源于一个“命题作文”,北京有个基金会想帮助一些纪录片导演做片子,但他们有一个命题,一定要拍经济。杜海滨:我最近正拍摄一部关于“爱国主义”的纪录片,它不仅仅牵扯到中国,还有国外的,包括传统的爱国主义特别强烈的国家。

杜海滨2001年作品《铁路沿线》剧照,讲述一群沿铁路流浪的青少年。

杜海滨2001年作品《铁路沿线》剧照,讲述一群沿铁路流浪的青少年。

2007年作品《伞》剧照,讲述农村青年摆脱乡村命运的过程。

2007年作品《伞》剧照,讲述农村青年摆脱乡村命运的过程。

2009年作品《1428》剧照,“1428”代表着汶川地震发生的时间——14点28分。

2009年作品《1428》剧照,“1428”代表着汶川地震发生的时间——14点28分。

好莱坞电影和张艺谋们的电影,跟你的生命经验毫无关系。——杜海滨

好莱坞电影和张艺谋们的电影,跟你的生命经验毫无关系。——杜海滨

  早报记者 黄小河

  自从处女作《窦豆》问世,杜海滨几乎以每年一部的速度创作纪录片,相当高产。虽然高产,但杜海滨的作品质量较高,曾获国际纪录片大奖,代表作《伞》和《1428》参加了第一届阳光华语纪录片奖的评选。

  刚入道时的杜海滨,视野有限,但随后的历练,让其把镜头对准了这个社会。“拍纪录片必须是本能的冲动,一定是内容本身触动了你。”近日,接受采访时,杜海滨告诉早报记者,做这一行,不能跟风,不能功利地投机。

  “江湖经验”有益拍片

  (微博):听说你小时候学美术,后来又学摄影,这对你上电影学院有不少帮助吧?

  杜海滨:我是跟我奶奶长大的,她会画一些工笔画,我也就耳濡目染。等到我八九岁回到父母身边的时候,父母也给我提供条件,就一直画到上大学。

  包括我青春叛逆的时候,打架、玩儿,但总会挤出时间去画画。但特别遗憾,学画画的整个过程中一直没学会自我表达。

  摄影对我来说是第一次找到感觉的事儿,我可以通过这个载体来说我想说的话。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如同开悟,得经历前面艰难的过程。

  考电影学院是阴差阳错。1996年我去汕头,在北京转机,住朋友家,因为生病,没走成。听说北京电影学院在招生,于是报名考试,都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你的第一部作品《窦豆》拍了一个外地打工青年,但它还是有点个人化的表达吧?

  杜海滨:我们最初能力有限,其实也只是拍旁边的人。

  后来就希望放宽视野,把镜头对准社会。以前画画时,曾看到过一位德国女画家画了很多民众,当时欣赏不了,但后来我理解到她的画跟当下的联系,这个时候就觉得这种才是最有力量的表达,也就逐渐从小众的感觉当中跳脱出来了。

  :于是就有了你的成名作《铁路沿线》的拍摄构想?能谈谈这部片子的拍摄情况吗?

  杜海滨:这不是一个计划好的片子,更像是一个激情作品。

  之前有愿望要了解那些流浪群体,那时候还是学生,没多少经验,尝试去跟我们学校后面那几个流浪汉沟通,结果他们要么不讲话,要么转身就跑了。

  但《铁路沿线》那一次就很通畅。因为我们年纪相仿,有的比我还小,他们是一群人,我是一个人,那一带是他们的地盘,防范感会降低。当时恰巧是过年,他们觉得来个人也挺热闹,所以没费多大工夫就混熟了。晚上我买些菜、烟、酒,找他们吃喝一顿,基本上第二天就可以拍了。

  :能和“江湖”上的人交流,得益于你青春叛逆时期的经历吧?

  杜海滨:你说得太对了!(笑)

  我小的时候,宝鸡市有个叫“地宫”的“游乐场”,准确点儿说应该叫“地下文化宫”,里边有棋牌、旱冰、台球,我小时候就经常喜欢到那儿滑旱冰、打台球。

  那里基本上都是社会闲散人员,留着长发、穿着喇叭裤、滑旱冰滑得特别好。那地方给我一种江湖的经验,大家都不认识,一旦碰到,说话做事,彼此都要有江湖的感觉。这些经验对我后来接触类似的拍摄对象,有很大的帮助。

  :《铁路沿线》被誉为中国独立纪录片的转折点,它太有名了,是不是很难超越?

  杜海滨:其实我讨厌一成不变,我的每部作品在风格上以及形式手法上都不太一样,很难比较。

  2006年之前,我的创作基本上重复一种方式,参加釜山电影节的时候,看到了很多别的国家的纪录片,当时自己很不满足,思考了一段时间。一直在寻求突破也许才是我不变的风格。

  到汶川10天后才开始拍

  :你觉得一个纪录片导演该把握些什么?

  杜海滨:过去我一直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一个纪录片导演,最多是一个纪录片制作者吧。从前期到后期,我做的都是流程工作。

  后来做了些片子后,才慢慢开始发现,从过去的经验来说,更多的是被动的拍摄和主动的选择。

  :什么叫“被动的拍摄”和“主动的选择”?

  杜海滨:被动拍摄么,就是拍摄时自己不善于控制,经验不足嘛。

  经过十多年的创作,我现在认为,其实纪录片的可能性还是很多的,可以主动的拍摄和被动的选择。比如说你前期领到了一个题目,是一个命题作文——前提是你感兴趣的,可是你如何拍摄呢,这样就要看导演的功力了。

  :你曾说你的纪录片不凸显、不干涉、不评判,只是呈现,但“平静”和“冷眼”真做得到吗?

  杜海滨:都是相对的,人的主观性是永远都不可能被消除的。在现场,如果说突破了主体承受的时候,主体就会被迫放弃。

  像在《1428》中,有些时候我就没办法再拍了。虽然把别人的苦难呈现出来,这种展现还是有它的道理。

  :当时拍的时候考虑到道德因素吗?

  杜海滨:有一个最著名的争论。一张摄影图片的内容是枪杀越共的瞬间,有人就质疑(摄影师),你为什么不去阻止?这个摄影师回答,我的工作就是传达出这个瞬间,让更多人看到事实。当然质疑者认为:作为一个人来讲,出于人道主义,你首先要阻止当事者。这也是我们经常争论的一个问题。

  拍《1428》的时候,我们在地震发生后3天就到了那里,但是10天后才开始拍。当时如果心里只想着拍片子的话,我会觉得自己是在犯罪。但后来觉得,那个地方需要被记录,而且需要一个民间的视角去记录。这样我们才可以有不同的视角看待整个事件。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也开始拍片了。你对这些年轻的独立导演有什么忠告?

  杜海滨:一定要忠实于自己的感受!如果你想拍一个周边的人,在你有能力的情况下,就去做!但必须是本能的冲动,一定是拍摄内容本身触动你,不要因为社会上流行什么题目,流行什么拍法,就去跟风、去功利地投机。拍之前要搞清楚(自己拍摄的)最初动力来自什么!

  《伞》就是表现农村被盘剥

  :当初你怎么会想到拍《伞》这样一部片子?

  杜海滨:《伞》源于一个“命题作文”,北京有个基金会想帮助一些纪录片导演做片子,但他们有一个命题,一定要拍经济。

  本来我对这个很抵触,因为我不懂经济。后来我发现经济其实跟我们息息相关。

  正好那段时间挺想拍中国农村的纪录片,但是具体拍什么并不清楚,后来我看了一本很著名的书叫《中国农民调查》,于是就有了去农村看一下的想法。

  :对你这样一个在城里长大的人来说,拍农村题材会有障碍吗?

  杜海滨:这之前我对农村的情况了解很少。当时从北京出去,也就二三十公里的地方,看到的状况让我很诧异——那里多是老人和孩子。到了广东农村,情况又大不相同了,那边充满着从全国各地农村走出来的年轻人。

  这不免让我思考,中国经济到底是如何在增长?后来我坚定了一个认识,中国经济其实在靠原始劳动力的积累,而且完全来自于农村,这些简单的劳动力创造巨大的外汇比率。

  另外还有房地产业,房地产商几乎很难从城市里拿地,工人和土地都是从农村盘剥出来,这也就中国农村最大的矛盾,用农村来支撑城市。

  现在的农村是一个遍体鳞伤的农村。我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过去一个身在中国农村的年轻人,要想把泥腿子洗干净,他可以读书。现在很多政界商界的优秀人才当初背景都是农民,不是有句话叫“寒门出贵子”嘛。

  今天我们看到举家来供应一个学生的现象极其普遍,家庭负债累累,可大学生最后找不到工作,也回不去农村……《伞》其实涵盖了一个含义,就是(对农民后代)继续的盘剥!我确定了这个方向之后,所谓工农商学兵,这就是伞的骨架。《伞》其实表达了最不容易看到农村的一些深层次的东西。

  下一部拍“爱国主义”

  :《伞》这样一部散文式的、群像式的电影好像比较难把握啊,而你似乎青睐于这样空间或时间跨度都比较大的片子。

  杜海滨: 我的片子确实是形式上比较散,题材也比较大(笑)!我看过很多欧洲纪录片大师的片子,像尤文思、梅尔索斯的纪录片。他们的纪录片也都有很凝练的表现,也没有靠故事来吸引你,而是有一个理念在里边。

  故事其实没那么重要!我其实刚开始想要这么做的时候,也很难,在拍摄中要碰到很现实的问题,怎么去找这些人是最困难的。还好,我都一步步克服了。

  :下一部也是这么“大”的题材吗?

  杜海滨:我最近正拍摄一部关于“爱国主义”的纪录片,它不仅仅牵扯到中国,还有国外的,包括传统的爱国主义特别强烈的国家。

  我是2009年想到要做这个纪录片。当时在山西平遥碰到一群年轻人,扛着红旗,举着横幅,打算走遍全国,以此来表达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这个事儿还挺刺激我的,无论是80后还是90后,我们很少看到这种发自个人的爱国行为,我想知道他们背后的原因。所以我从中国出发,在美国、法国的华人身上,挖掘一些关于国家认同的材料。争取明年做完吧。

  :国外的纪录片人曾经很羡慕地说,当代中国对于记录者来讲是个良机,有很多人和事情可以去拍。

  杜海滨:没错!我也听到国外的一些导演这样说。

  我们正在经历快速的变化,时间的变化,各种层面之间的变化。我们生活当中一切正在变化的东西,这就是记录者最应该去关注的东西,它们是最有价值的。

  杜海滨导演简介

  中国独立纪录片导演中,科班出身,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

  1972年,生于陕西宝鸡,5年高考落榜后,第6次终于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2001年,凭借讲述铁路流浪汉的纪录片《铁路沿线》获得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新浪潮单元特别奖;2007年,拍摄的农村题材纪录片《伞》入选第6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竞赛单元;2009年,表现汶川地震的纪录片《1428》获得第66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

  作品多涉及工人、农民、打工者、夜总会里的“伪娘”,关注底层人民为创作中的自觉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