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当代中国青年导演困境 探讨杀出重围之路

2011/10/17 10:49:51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一部《可可西里》,我们认识了陆川(微博);一部《疯狂的石头》,大家爱上了宁浩。”管虎认为,这就是不少青年导演得不到投资的症结所在,“拍电影不是一锤子买卖,总不能让投资方亏了吧。

青年导演

青年导演

  一部《可可西里》,我们认识了陆川(微博);一部《疯狂的石头》,大家爱上了宁浩。于是,他们成了青年导演的代名词。然而,中国每年有多少青年导演默默无闻地拍着短片、DV,就算砸了钱,赌了青春,也不会像陆川或者宁浩那么幸运,本报记者在宁夏“新青年导演计划”项目中独家专访了陈富、吕洪峰(微博)等青年导演,同时也采访了陈德森(微博)、管虎等名导,中国当代青年导演最大的困境在哪儿?要如何杀出重围?大家都在思考——

  在不少人的眼里,当今的电影圈几乎就是大导演的天下,大投资、大制作永远只会围绕在他们身边,青年导演运气好的拍个片子能在电影院里逛个一两周,更多的都只能自娱自乐地拍些DV,离大银幕的日子遥遥无期。

  现状一

  风险太大  资金是最大问题

  吕洪峰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代表作品有《潮湿的自由》、《我和父亲》等,属于圈内上升势头较快的新晋青年导演。

  在西宁参加“青年电影展”的时候,新青年导演吕洪峰正拿着剧本《眼镜飞人》向包括陈德森、管虎在内的导演以及来自中影的高层们演说,希望能打动投资方,为自己的电影获得投资,他预计拍摄的费用在300万左右。吕洪峰的剧本灵感来自清华大学研究生胡凯获得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男子100米决赛冠军,以此创作了一个体育生成长的故事。

  虽然才30出头,但吕洪峰并非彻底的新人,2006年他拍摄的60分钟故事片《马加爵》曾获得过许多奖励,他还在湖南卫视(微博)出品的电视剧《8090向前冲》里担任摄影。然而这些经历对吕洪峰争取投资而言,似乎并没有太多直接的帮助,因为和他一样,拍过不少短片,甚至拿过大奖的青年导演太多了。

  “资金,是制约我们青年导演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吕洪峰对记者直言不讳,“虽然现在电影的传播途径越来越广阔,你可以通过电视电影、视频网站发布,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一个做导演的人,都渴望自己的作品能上大银幕,能通过院线上映,然而现在拍电影的开销越来越大,又有多少人愿意投资给一个年轻导演冒险呢?”吕洪峰表示:“我认为现在的电影圈里,不缺乏锦上添花的人,但缺的是雪中送炭的人,所以青年导演要出来的真的很困难。”看到问题所在,吕洪峰也有解决办法,“所以我比较务实,片子资金方面,首先自己控制好。”

  支招

  要把别人的钱当回事

  钱,是每个导演都绕不过的一道坎,可为何投资方就真的那么保守,不愿意投钱给年轻导演呢?对此,曾拍摄过《黑洞》、《斗牛》等影视作品的第六代电影导演管虎有自己的思考:

  “你们只说人家不愿意投钱给年轻导演,但是人家也会考虑究竟会不会有回报吧。比如有的年轻导演可能拍电视剧还不错,但是一拍电影就觉得这是特别自我的东西,完全按着个人想法拍,不为投资方所想,投资预算一超再超,这样能得到信任吗?”管虎认为,这就是不少青年导演得不到投资的症结所在,“拍电影不是一锤子买卖,总不能让投资方亏了吧。”

  在管虎看来,投资方愿意投钱给已经成名的导演们,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一件事。“论资历,人家经验可能更丰富;论票房,人家也有号召力;论经济实力,他们通常也不会让投资方亏损。”管虎拿自己的情况举例,“比如我现在拍《杀生》,预算已经追加到2000万了,如果再向人家要钱真说不过去,我就把电视剧的酬劳200万拿来用,这样谁也不会惊动。所以不管是年轻导演还是导演,都不能认为电影只是自己的表达,一定不要不把别人的钱当回事,要替别人想”。

  现状二

  机会太少

  放眼望去,每年电影院里上映的电影有很多,但左看右看都是那些熟悉的名字。尽管有那么些年轻导演的作品可以通过院线上映,但看了一部后要期待看到他们的下一部作品,总是一个漫长的等待。属于年轻人的机会真的就那么少?

  很多人只能拍微电影

  重庆本土青年导演陈富,今年他执导的《摆手舞之恋》入围了上海电影节传媒大奖单元。

  在西宁举行的青年电影展上,陈富的纪录片《大漠绿洲》又一举获得“最佳纪录片”奖项。获奖的第二天大早,陈富就带着自己的剧本开始了“游说”和“兜售”。

  陈富的作品叫《说谎者》,这个故事发生在重庆人都熟悉的“洋人街”,在演讲的时候,陈富特意强调了洋人街这条在全国而言都充满特色的街道,他相信这足以引起评委们的兴趣,不过他也告诉记者,他对于能通过这个推介会获得投资的信心并不大,“数量有限。但是我来这里的目的是希望能有机会让他们更多地了解我。”

  陈富的电影梦走的是“曲线救国”的道路。他最开始与电视台合作,担任《走进中国消防》等节目的导演,随后他走上了纪录片的道路,《大漠绿洲》、《三峡别哭》、《边境少女》等都赢得了好口碑,真正开始拍摄故事片,还是从《摆手舞之恋》算起。

  “属于我们机会不多,很多人只有拍一些微电影、短片等,只能通过一些青年电影展等活动介绍自己,”陈富说,和北京、上海的青年导演相比,重庆的青年导演们走得更为艰难,“重庆没有电影制片厂,大环境比较闭塞,不像北京的一些青年导演,人家有机会与大导演沟通。我也希望重庆能发现更多的青年人才,让他们发挥出新想法新思路。”

  “谁没有过年轻的时候?每个人都是从青年导演过来的,每个人都有年轻的时候,张艺谋、冯小刚(微博)他们就没经历过年轻时代吗?”管虎反问记者。他透露,当年冯小刚年轻的时候为了能拍好《北京人在纽约》,曾经因为对自己的拍摄效果不满意发脾气跪在地上哭,但哭过之后也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教训。张艺谋如果当年不是省下馒头钱去钻研摄像,哪里又能成为现在的大导演?他们在那个时候也并没有埋怨机会少,相对过去而言,现在各种交流的平台要多很多了,但是真正你能否脱颖而出,并不是靠抱怨而来的,需要有耐性,要有克服各种问题的承受力,要能承受非人的折磨,总的一句话,就是别抱怨。”

  如今有了越来越多的影展为青年导演提供平台,然而细数下来似乎真正作品被观众认识的导演依然不多,对此管虎也认为:“影展只是起到一个桥梁作用,真正的成功还有80%得靠自己。”

  支招

  需要耐性和承受力

  虽然青年导演们苦叹资金不足,机会很少,不过他们也并非一味地哀怨,他们同样也看到了自己身上的问题,也在问自己“你能坚持下来吗?”

  现状三

  坚持不够  不切实际的人太多

  如今,陈富不仅在业界小有名气,生活也过得不错。他不仅在大学里任教,和学生一起探讨动画专业,而且也拥有自己的工作室,和一群80后一起做一些纪录片、拍短片。生活过得安逸,但陈富却并没有因此消磨掉电影的梦想,他依然在寻找制作的灵感,也愿意千里迢迢辛苦奔波,只为能多一些推荐自己的机会。

  谈到自己的电影梦,陈富感慨,“干我们这行不切实际的人太多了,许多人可能开始都有好的想法,但他们并没有为这个想法尽最大的努力,也不愿意从一些看似小的案子做起,真正坚持下来的人并不多,特别是到一定年龄后,还在坚持的人就更少了。”从陈富的这番话里也听得出,由此放弃的青年导演不在少数。

  吕洪峰也告诉记者,青年导演都试图追求一些突破性的创作,然而他们的想法可能并不能在现实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对自己的创作往往还缺乏驾驭能力,不知不觉中他们就会走极端,这样就可能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比如资金出现问题或者拍摄搁浅等”。吕洪峰坦言,这时候可能就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有人就会渐渐失去了信心,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动力。

  支招

  切忌眼高手低

  曾拍摄过《特务迷城》、《十月围城》等片的香港导演陈德森也告诉记者,他发现很多青年导演都有好高骛远的想法,因此他建议大家最好要端正态度,摆正自己的位置。陈德森分享了自己入行时的经历,“当时我在打保龄球,隔壁电视台导演徐小明(微博)认为我可以演戏,就让我去客串两天,最后我演了六天。”尽管是演员出身,但陈德森却发现自己内向的性格似乎更适合在摄影机后面工作,于是他转投幕后,从底层做起,场记、编剧都经历过,这样才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陈德森也用这样的方式帮助青年人,他告诉记者:“我有个学生,在美国拍摄了很多短片。他23岁的时候,我带他去印度拍了很多纪录片,一共有900卷的内容,但是我只让他剪30多分钟的长度。当时他可能恨死我了,但现在他已经是业内小有名气的剪辑师,姜文、黄建新等导演都想要跟他合作,《建国大业》、《建党伟业》他都有参与,他叫做许宏宇,今年才27岁。”

  陈德森认为,如今有梦想拍电影的年轻人,许多都有想法有创意,自身条件不错,家庭条件也不错,“但能吃苦的不多了,一些人做到一半就把工作辞了。其实每个人都可能会经历眼高手低的阶段,但只要坚持下去,你就会看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