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今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电视剧《辛亥革命》前不久在央视一套播出后受到观众追捧,所以这部史诗剧将于今晚在央视八套黄金档再次播出。日前,记者采访了该剧的几位主创人员,导演李伟称,拍摄《辛亥革命》是带着现代人对那段历史的情怀,去还原当时的历史。而正确地认识历史,反映历史,是文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辛亥革命中的革命者超过九成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1880后”,而李伟拍摄此剧也是期待着能唤起今天的年轻人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剧本·再现历史大事不虚
该剧的编剧王朝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辛亥革命》就是王朝柱式的风格,那就是真实。当然这少不了编剧王朝柱对那段历史的准确把握。而在影视剧中真实地把握历史,恰恰是最难的事情,如何能在影视剧中既不枯燥又能真实再现历史?导演李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辛亥革命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变革,这样一个严肃的事情,在之前都是带着一点戏说的方法去讲述的。而这次《辛亥革命》不要戏说,要还原历史本来的面貌。
但是纯粹地还原历史又是比较枯燥的,所以李导说,此次《辛亥革命》采用了史诗的方法,带着今天的人们对那段历史的感受和感怀,去再现那段历史。其实,这段历史本身就充满故事性和曲折性,就足以让人充满敬意。
此次拍摄《辛亥革命》之前,剧组就已经确定了一个共同的原则: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带着对那段历史的情怀,在大的事实面前不虚不假,不违背历史的真实,至少不违背大多数人的角度记录的历史真实;但是小事件中,某个人物其中的态度、表现都是即兴的。
演员·转换立场理解人物
李伟曾经说过,《辛亥革命》里每一个人物都经得起历史的考证,没有一个故事和情节是误导观众的,甚至对白都是加引号的,是有据可查的。而同时,影视剧所要传达的信息是要观众能明白的,如果不能明白,观众自然就不会愿意去接受这些信息。采访中李伟导演表示,《辛亥革命》是在人物原话的基础上还要让今天的人能听明白,能感受到当时人物所说的那些话所带给人的震撼和启迪,而这又是非常考验演员的。
李伟导演说,这里面孙中山的很多次讲演都是真实的,都可以查到,但并不是一点都不改动。我要求演员要将孙中山的原话都变成自己的语言,去充分理解孙中山讲这段话的目的是什么,想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以此为原则,台词再进行相应的调整,让语言不那样生涩,让今天的人一听就能听明白。
李伟导演说,演员要把自己的立场变为人物的立场,这不像过去演员到现场背台词就完了,《辛亥革命》中要求所有演员不可以仅仅背台词,这样一部历史巨作,就是尽可能让观众感兴趣,就是要所有戏都生动起来,让人感觉是真实的,就像回到那个年代。
观众·艺术表达格外重要
前不久,《辛亥革命》的几位主创在清华大学的大礼堂举行了一次诗歌朗诵会,孙中山的《演讲词》、陈天华的《警示钟》、秋瑾的《对酒》、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看过电视剧的观众一定能发现,剧中“伟人们”的演讲是再精彩不过的了。
辛亥革命时期,这些伟人的演讲是那个时代人的“兴奋剂”,鼓舞更多人投身革命,保家卫国,摆脱贫穷的状况。李伟说,当今社会环境和当时有着相当大的差别,让当今的观众听到演讲时能感同身受,几乎是不可能的,“毕竟环境不同、条件不同,感受肯定不同。我们再怎么生动化,也不可能把观众带到一个很贫穷、很饥饿的状态下听这些话的感受。”李伟导演还说,在这种环境下,就需要更大篇幅的艺术表达,也需要演员投入更多的激情去创作。
细节·刻画女性革命情怀
剧中有一场戏很令观众震撼,就是秋瑾被押解到刑场的那场戏。秋瑾在被押解到刑场时,一队人马中,秋瑾一身纯白色旗袍,手脚都戴着铁链,面带微笑,从容地走着。这个年轻而美丽的女人眼神温柔似水,但却透着对革命的坚定。
李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他看来,秋瑾是最美丽的女性之一,她可以算是中国妇女解放的第一人。“最后判她死刑的其中一条罪名是‘休夫’,在那个年代,大家都觉得她是怪物,她是最早喊出男女平权的中国妇女了,而秋瑾的一段话也让我非常感动,‘你们男人可以为革命牺牲,我们女人为什么不可以为革命牺牲呢,我要做中国革命女性牺牲的第一人’。”因此,拍摄秋瑾牺牲时,李伟把她的死诗性化,把死升华,从而让美更美,美得更冷静。在一片哀嚎中,不要见血,让她美丽地死去。
除了秋瑾,剧中还有一位女性“革命者”,就是孙中山在日本时,保护他安全、照顾他起居的陈粹芬。李伟告诉记者,阿芬相当于孙中山的如夫人,也就是妾,她有一身非常好的南拳功夫,孙中山在日本的时候阿芬随着他,照顾他的起居,也保护他的安全。虽然是妾的身份,但是伴随着孙中山一步步地革命,更多地培养的是革命情谊。而在孙中山革命后期,有了一些成果后,她就隐退了,宋庆龄也非常敬重这个人。而这次《辛亥革命》中,阿芬是首次出现在影视剧当中。
目的·激发青年民族责任
王朝柱在《辛亥革命》剧本的序言中写道,“要旗帜鲜明地站在‘告别革命论’者的对立面”,“以孙中山、黄兴的革命活动为主线,再现那段波澜壮阔的伟大的革命历史。”
李伟表示,“在国家的改革当中,出现一些不一样的声音,他们所谓的‘告别革命论’就是一个伪命题,他是在‘假如’的基础上提出,但是历史怎么能‘假如’呢,发生了就是发生了,辛亥革命就是要表现这段躲不开的历史是怎么来的,是怎么发生,为什么要发生,我们要做到的就是承认历史的客观存在,这也是文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李伟还说,“现在生活中让我们汗颜的地方是,其实我们刚刚大病初愈,但是现在这种歌舞升平,让人觉得我们已经百毒不侵了,好像我们从没有贫穷过,但不是,那个时候的腐朽、贫穷,我们都不堪回首,把这段历史讲述出来,让今人能体会到那时候的革命是必然的。”
李伟在清华大学的朗诵会上也说道,《辛亥革命》是想让上个世纪的80后去感受,上上个世纪80后在自己青春岁月对民族兴亡的责任感。而采访中他告诉记者,“我们统计过,那个时期的革命者,90%以上都是1880后的人,1911年,他们正好是20-30岁的阶段,正是最热血青春的年岁,也正是他们把一个国家从危亡的状态中解救出来,至少是个开端,开启了救国的道路。其实任何一个社会的变革,都是靠年轻人,年轻人的责任感强,社会才能兴旺。而希望辛亥革命中的‘80后’,能给今天年轻人一个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