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生活》
在国内谈及南北文化差异,必提京沪。正在北京卫视(微博)热播的《双城生活》就选择了一对年轻的北京老婆和上海老公如何维持和经营异地恋情,其间夹杂着“当上海婆婆遇上北京丈母娘”的小矛盾和小冲突。
该剧是编剧王丽萍(微博)继《媳妇的美好时代》(以下简称《媳妇》)之后的又一部生活剧。虽然王丽萍一再强调表达的重点在于“异地恋”如何经营,“文化差异”如何消融,但由于“清咖婆婆”杨曼莉的个性突出,“喧宾夺主”也在意料之中,“有型有品有礼数”的小资婆婆开创了全新的荧屏形象。
编剧剖析
王丽萍 “狗血”容易“生活”难
在外人看来,《媳妇》成为婆媳剧的标杆之后,王丽萍面临着如何超越的问题。《双城生活》,无论是从视角的新鲜感、某些演员的选择、还是观众的共鸣上,相比《媳妇》要稍显逊色,“两部戏的风格不同,《媳妇》是轻喜剧风格,基调很明快;《双城生活》有喜有悲,到了二十五六集以后人物的沧桑感特别大,这个是《媳妇》没有的。至于其他方面,有很多不可抗力的因素,也算一种遗憾吧。”
《双城生活》,顾名思义重在表现地域文化差异。这类题材有一个风险,就是两地的“原住民”可能都不买账。该剧也出现了“北京观众抗议‘我们是豪爽,不是二乎’;上海观众认为‘把姿态和品位弄得有点妖魔化’”的看法。王丽萍表示,创作时还是很自信的,卫视播出后是有这种声音,“就像张小磊演的婆婆,某一类上海人就是这样子的,她代表不了所有上海人。我写的就是戏剧中的人物,是两个城市中的人,但实际上现在能有几个正宗的北京或者上海人?两个人物只是概念和载体,最后要表达的是南北文化的融合,人性的温暖。”
不过,王丽萍也认同,表现“文化差异”的确没有表现“婆媳矛盾”更讨巧、更容易驾驭,但她不愿意重复自己。“观众还是希望最传统的叙述,不要异地恋,就要婆媳关系。我也想过把异地恋拿掉,就写北京媳妇怎么在上海生活,好看程度肯定比现在强,但跟我十年前的《婆婆·媳妇·小姑》有什么区别?没有新意。”
在不断追求题材和视角求新求变的过程中,王丽萍也深知不能放弃自己的“独门秘籍”——“婆婆”。从“勤俭持家、事事做主”的仇家婆婆(《婆婆·媳妇·小姑》)到外表强悍、内心柔软的婆婆曹心梅(《媳妇》)再到“清咖婆婆”杨曼莉(《双城生活》),每一个“婆婆”的出现都是全新的形象。这些婆婆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小毛病、小缺点,但都绝不逾越王丽萍坚守的大原则:不制造恶婆婆形象。“生活中,婆婆和妈妈没有见面就打架的,婆媳最多也是背地里嘀咕对方,面子上大多总是过得去的。写得很狗血其实特别容易,但观众有基本的辨识度,看狗血剧就是看热闹,骂骂就完了,这类剧很难有口碑,经不起重播,就是一次性消费。”
道理谁都明白,但狗血剧大行其道也是不争的事实。“作为编剧,还是要表达真善美的,不要总去试探观众的底线在哪里。”展望明后年荧屏格局,王丽萍认为狗血剧不会越来越少,只会越来越多,“有市场就会有人拍、有收视就会有人买。电视剧是个庞大的产业链,很多制作方只是拿它当成商品,而不是艺术品。”
演员解读
马伊琍(微博)不愿装嫩不扮老
马伊琍是上海女孩儿,在北京已经生活了八年,由她诠释的胡同妞郝京妮豪爽、直接,甚至有点“二”:她会直呼母亲的名字“牛一蓓”;她第一次与尚未认识的婆婆在出租车上遭遇,婆婆还没下车,她就上了车,当被指责没有教养时,她绝不吃亏,脱口而出,“大妈,今天就让你见识见识。”
对于演这样的角色,马伊琍说是第一次,“我以前演的都是有点小个性、有点小尊严的那种,从来没演过这么‘二乎’的女性,特别接地气的一个角色,特别普通的一个北京女孩,没有任何特别之处,还特自信。刚开始心里有点打鼓,我怕演出来太表面化,担心观众会说北京女孩哪是这样说话,扯着嗓门哇啦哇啦。我还是希望更生活化,就赋予她很多北京女孩儿说话时的快人快语。”
至于有否刻意凸显北京女孩儿个性时,马伊琍说,“地域特色”只是一部分,更多的还是要表现年轻夫妻在婚姻中的成长。“郝京妮在婚前是一个特别直接的女孩子,婚后开始考虑别人的感受了。我记得有一集是她爸爸到上海来看她,发现女儿不再直接表达自己的情绪了,开始委婉地、拐着弯说话了……爸爸回北京后就跟妈妈说,女儿过得不好,因为她学会顾及别人的感受了。”
生活中的马伊琍在为人妻、为人母后心态也有很大的变化,“以前没孩子时,自己是个孩子,可以被大人宠。现在看着我爸对我女儿的那个态度,眉开眼笑的,也不拿我当回事了,心里还是会有点失落。没办法,晋升做妈妈后就要迅速调整心态。”
“坚持不用保姆、坚持母乳喂养、坚持学习幼教知识。”生活中的马伊琍绝对是名合格的“星妈”。对于将来会不会接一些年轻妈妈的角色时,马伊琍的原则是不愿装嫩,也不会扮老,“找我的戏还是年轻姑娘比较多,但也不排斥做了妈妈的角色。这是很自然的过程,之前是年轻的阶段,之后也不会排斥,只要在我能控制的范围内,还是30多岁的年龄段,婚姻、情感题材居多。”
张小磊 “清咖婆婆”抢镜头
“清咖,原意是指黑咖啡,不加奶和糖。‘清咖婆婆’可理解为虽为长者身份,历经沧桑,但内心仍保持着原味、本色和单纯的女人。”这是王丽萍对“清咖婆婆”的定义。在扮演者张小磊看来,还有另外一层含义,“‘清咖’,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它代表着与众不同,代表着品质、档次和讲究。”
剧中,张小磊也将“品质、档次和讲究”诠释得相当到位。不过据张小磊透露,她本人并不喝清咖,“我刚演的时候有压力,因为这个角色离我本人还是有点远。外形很像,我骨子里的清高和讲究是有的,但言行方式没杨曼莉那么做作,那么讲究。安健导演说我生活中属于骨子里清高,但对朋友很爷们儿、很仗义的女人。”
张小磊回忆说,拍摄时她必须拿着小劲儿才能找对“清咖”的感觉,其实挺累的,“说话的速度、音调,任何时候都要保持缓慢平稳、宠辱不惊,不能哇啦哇啦;笑容,坐姿、站姿始终要端着;即便在吵架的时候也要讲究气质、教养。记得第一集我和郝京妮在出租车上偶遇,发生了争执,马伊琍的角色可以快人快语,吵得很痛快的那种,我就不行,有点‘秀才遇上兵’的感觉。”
而对于诸多网友的“演员和角色相当贴合”的评价,张小磊很是受用并表示,“清咖婆婆”是她迄今为止最满意的角色,“开始找到我时,说实话心里有点不乐意,找我演婆婆,我有那么老吗?女人普遍有不服老的心态。而且以前的角色大多是美美的,被男主角争来争去的。即便是演母亲,孩子也都很小,不像《双城生活》中徐嘉惠那么大。生活中赞美的话也听多了,所以演婆婆开始有点接受不了。但看完剧本,我很兴奋,就一个想法:机会来了!我必须演。”
王丽萍在接受采访时多次提到,她非常看好张小磊能通过“清咖婆婆”被更多的观众认识。张小磊也笃定这次“机会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这么多年也演了很多戏,但都没有碰上一个特别好的本子和角色。《双城生活》的团队和平台肯定会受到关注,有喜欢‘清咖’的,也有讨厌‘清咖’的,但只要能让观众记住这个角色,我就演成功了。”
本版撰文 晨报记者 冯遐
相关新闻
《双城生活》小说首发
晨报讯 昨日,王丽萍的最新小说《双城生活》举行了首发式,改编自本书的同名电视剧目前正在热播,剧中女主角马伊琍以及“婆婆”张小磊也来到现场助阵。面对“在家能带好孩子,在外能经营好事业”的“三道杠”女友的称号,马伊琍笑言,自己接受这个定位。
书中的女主人公郝京妮是个地道的北京女生,而马伊琍却从小在上海长大,马伊琍表示,其实北京、上海“双城”女生的品质自己都具备,“我希望自己能多学习一点北京女孩的优点,去掉一些上海女生的缺点。”而当被问及具体自己的优缺点是什么时,马伊琍则卖起了关子,“这个我老公知道就行了。”马伊琍表示,自己和文章(微博)由于工作关系,生活中也会出现“双城”的情况,“所以我们特别珍惜在一起的时光,就像书中写的那样,再远的双城,心安即是家。”作为本书的作者,王丽萍则对马伊琍赞赏有加,认为她同时具备上海女孩的细腻和北京女孩的大气,而马伊琍出演本剧,也正是王丽萍的推荐,“我觉得马伊琍有种迷人的气质,尤其她笑起来,特别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