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辛亥百年纪录片《天下为公》解说词赢好评

2011/11/15 17:33:29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纪念辛亥革命(微博)一百周年,由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与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联合出品的6集文献纪录片《天下为公——孙中山1911》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后收视率同比增长32%。

  本报讯(记者金力维)纪念辛亥革命(微博)一百周年,由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与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联合出品的6集文献纪录片《天下为公——孙中山1911》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后收视率同比增长32%。日前,在孙中山诞辰145周年纪念日之际举行的研讨会上,多位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天下为公》史实资料丰富厚重,尤其是优美的解说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天下为公——孙中山1911》以天下为公这个人类美好愿景为切入视角,以中国1911年辛亥革命的历程为叙述主轴,重点突出百年民族史及以孙中山为首的仁人志士的奋斗历史。中国文联副主席丁荫楠曾在1986年拍了电影《孙中山》,而这部电影至今保持着9项“金鸡”大奖的纪录。在研讨会上,丁荫楠对《天下为公》采集资料不吝本钱依然十分感慨,“当年我们拍摄《孙中山》的时候,拿着6万美元,沿着孙中山革命前走过的路重新走了一遍,连澳门、日本都去了,就是没去英国,《天下为公》比我们的材料更全。”

  据制片方介绍,《天下为公》拍摄历时两年、走访十余国家、地区,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在史实、资料、各种历史图文影像上鼎力支持,拿出了很多珍贵的档案,剧组先后到达武汉、南京以及美国、英国等地采访过程中,找到了当年的海外华侨以自己1岁儿子名义向革命捐款的捐款单;甚至还采访到了孙中山在英国期间接触过的英国人的后裔。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言及,这部纪录片从创作之初就希望以真实来表现历史、打动观众。“因此,我们用真实的史料来表现,档案馆提供了当时的一些文件、电报、录音、照片,包括当时的新闻报道,这些史料在这部纪录片中都有大量展示。”

  史实资料丰富外,与会专家大都对该片独特、新颖的解说词提出了表扬。《天下为公》总编导李黎表态,“好的历史文献片,叙述必须是一篇美文。”作为该片的总撰稿人,王树增在研讨会上的发言中提出,除了官方特质的纪录片外,官方语言不能够入纪录片文本,“纪录片是艺术品,艺术品必须建立起艺术语言体系,不然就是官方文件。当代纪录片普遍存在着‘看图识字’的弊病,大部分解说词是画面的附庸和介绍。而好的文本则需要阐述画面之外的东西,凡是画面能够解释的含义,文本不但不能重复,而且需要具有引领深层次审美的功能。”他还提出,纪录片文本的当代视角是决定纪录片质量的关键,“重续历史的目的是为了今天和未来,不顾今日社会的需求而单纯地记录历史的纪录片,没有生产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