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乐加盟八只眼重唱组合:五人唱和声更丰满

2011/12/7 17:06:21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两个月前,中国最著名的男声重唱组合“八只眼”,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举行的民歌名曲音乐会大获成功,当地报纸盛赞“绕梁三日”并大篇幅报道。松鹿:试唱练耳是必修课,音准、节奏、音色是重唱最基本的三要素。

  两个月前,中国最著名的男声重唱组合“八只眼”,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举行的民歌名曲音乐会大获成功,当地报纸盛赞“绕梁三日”并大篇幅报道。前日到广州为明年1月1日~2日在友谊剧院举行的新年演唱会造势时,“八只眼”的灵魂人物、超级“低音炮”松鹿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对于原团员、音乐才子许乐回归后组合的新变化,对于“八只眼”何以屹立歌坛22年,对于如何将《传奇》、《青花瓷》等流行经典唱出新意思,对于什么样的歌曲适合改编成重唱,他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五人行” 演唱曲目大多重新编曲

  媒体(微博):许乐归队了,很多发烧友笑称你们现在应该叫“十只眼”。

  松鹿:我们已经是一个有22年历史的组合了,“八只眼”已成为一个品牌。

  媒体:之前的四人组是两个高音、一个中音、一个低音,现在是如何分工呢?

  松鹿:我的角色不变,男低音主唱是“八只眼”的一大特色,马文杰和李俊广还是高音,而耿国际和许乐是中音。但事实上,这种分工也是根据作品灵活调配的,重唱的魅力就在于,让个人音色融入集体音色,带出更丰富的声音色彩。

  媒体:你们多了一个人应该要全部重新编曲吧?从4人到5人,“八只眼”有哪些方面的变化?

  松鹿:对,重编的工作量真的很大,对作曲家来说,也比写四重唱难度更大。变化首先是和声拓展了,比如说三重唱是“1、3、5”,四重唱是“4、7、2、升4”,那么五重唱更能完整演绎九和弦,而不用省音。其次,音色上也丰富了,我们的新专辑一开始就是按五重唱来编的,不少发烧友都反映听起来比四重唱更丰满了。再次,演唱形式也更灵活,五重唱、四重唱、三重唱、二重唱都有。

  媒体:除了编曲,唱的方面,五重唱会更难一些吗?

  松鹿:重唱的体系是不变的,但因为增加了一个声部,所以色彩的搭配更为讲究。比如《传奇》中的“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很多发烧友拿来试音,五重唱和四重唱的区别一下就能听出来,五重唱的定位更加准确。又比如BOYZONE(男孩地带)那首《NO MATTER WHAT》,五重唱的音色对比也更加强烈。

  媒体:之前去听过两次你们的音乐会,会觉得稍微有些波澜不惊,现在会有变化不?

  松鹿:对,为了减少大家的疲劳感,我们引入了爵士乐队伴奏,打击乐的加入尤其提神。同时,曲目编排的跳跃性大了许多。特别是新专辑中,延续“八只眼”传统风格的平稳曲目只有一首《海港之夜》,流行歌曲有《遇见》、《传奇》、《青花瓷》、《执迷不悔》、《你的眼神》,而重新填写中文歌词的《YOU ARE MY SUNSHINE》更有拉丁风格的。不少歌迷都认为我们的版本比原唱更丰富。其实,这张专辑对我们来说挑战也挺大的,因为采用了同期录音,5个人一起,谁有一丁点儿错,所有人都要重唱。

  难点1:美声唱中文词咬字考人

  媒体:从1990年到现在,“八只眼”最值得分享的成功经验是什么呢?

  松鹿:我们作为中国的重唱组合,面临最大的难题其实是咬字。意大利语就5个母音“A、I、E、O、U”,而中文发音、韵律都要复杂得多。所以,中文歌很难唱。这么多年来,我们下工夫最多的,就是吐字,将中文咬字与美声唱法相结合,让大家可以在听CD、听音乐会时不看字幕也清楚知道歌词是什么。我们这次收录的《执迷不悔》就是粤语歌,咬字真的很难。

  媒体:新专辑以《传奇》为主打歌,有听过王菲、李健(微博)、周华健等版本吗?

  松鹿:没有,选这首歌的时候,我其实只听过王菲在春晚上唱的,觉得歌词很有意境。而且这么多年了,我们耳朵很“毒”,一听就知道这首歌适合重唱,留给我们的创作空间很大。

  媒体:到底什么样的歌曲适合改编成重唱呢?

  松鹿:首先要旋律优美,而且观众熟悉,只有这样,他们听到我们的版本时觉得某个地方丰满了,才能知道重唱的魅力。一般的歌被我们一哼,和声能不能写出来基本就知道了。

  难点2:音准节奏音色是重唱门槛

  媒体:您刚才提到了音乐修养的问题,现在国内的新生重唱组合越来越多,您觉得他们应该如何提升自己?

  松鹿:试唱练耳是必修课,音准、节奏、音色是重唱最基本的三要素。很多重唱不好听,其实是因为他们的音准、节奏都达不到。音乐之外的储备也很重要,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八只眼”唱过上千首歌曲,这些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经历都是要知道的,无形中就学到了很多。我们做过很多不同专题,红歌该怎么唱,欧美歌曲该怎么唱都是有讲究的。而电影歌曲,则必须对故事、演员都有了解。此外,大家都说“八只眼”是经典组合,但我们不是抱着几首代表作就算了,而是一直在吸收、在尝试、在突破,像流行歌曲,我们也从来都不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