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
当下荧屏,“有收视易、有口碑难”,但76集古装巨制《甄嬛传》却将“高收视、好口碑”一并收入囊中。该剧上周日晚在BTV-4完美落幕,不仅一举拿下频道年度收视冠军,更一扫此前宫廷剧埋下的粗制滥造、肤浅恶俗的骂名。在该剧近日的研讨会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表示,“严格来说,一些电视剧的问题不在于题材本身,而在于对待题材的态度。”
主创理念:细节决定成败
《甄嬛传》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正剧,但以郑晓龙为主的主创人员没少在历史细节上下功夫。编剧流潋紫透露,她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搜集资料,“查阅过《宫女访谈录》,了解宫女们怎么吃饭、怎么穿衣……剧中有一场戏是华妃睡着了,她的侍女只能靠在墙边而不能躺着睡觉;皇帝和嫔妃行走路过时,太监、宫女必须面对墙壁;妃子们穿花盆底鞋,宫女们要穿平底鞋,不然走不快。我们在类似细节上做了很多功课。”流潋紫坦言,她开始不太理解电视剧为何如此精雕细琢,但郑晓龙坚持必须如此,“若要拍出有质感、让人称道的作品,这些小的细节非常重要,只有细节真实才会让观众相信是那个年代的事情。”据了解,剧中温实初的扮演者张晓龙(微博)是中央戏剧学院的礼仪指导老师,《甄嬛传》拍摄时,他除了拍摄任务外,还有重任在肩——时时负责全剧礼仪和乐舞编排方面的细节。
此外,郑晓龙在制作上也严格把关,“古装剧多在横店拍摄,远景镜头的故宫通常会带到后面的山峰,这部符合故宫的真实环境。我们注意到这一点,所以在后期制作中花了很大工夫将出现在镜头中的山全部抹去。”
专家评价:作品精致 态度严肃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甄嬛传》在细节上的考究也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尹鸿表示:“作品艺术上所体现出的精致,也反映出其历史态度的严肃、负责。”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毛佩琦对剧中体现出的文化意蕴十分赞赏:“时代、场景、服饰等自不待言,其中做鞋底的菜玉、做旗袍的蜀锦、做大氅的墨狐皮等一些细节,都是一篇娓娓道来的文章(微博),足以看出主创的文化和知识储备。”而剧中展现的饮食、服饰、医药、器物、礼仪、官制之类都比较考究,对细节真实性的注重无疑增加了历史厚重感。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曾庆瑞指出:《甄嬛传》自觉地追求文化品位,谈诗论画、操琴吹箫、踏雪赏梅,古典文化气息即扑面而来。
观众反映:一堵宫墙演绎人间百态
一部《甄嬛传》,专家们看到的是历史态度、文化气息;导演郑晓龙最想传达的是对封建制度的批判;主演陈建斌会不自觉地联想到当下现实;编剧流潋紫希望刻画出人性的复杂,而不只是让女孩子做梦的童话故事……这一切都依托精彩的故事,若要观众入心必要先入戏,看到甄嬛和果郡王生离死别的一幕,有人落泪;看到甄嬛终其一生夺得最高权力,有人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