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雯淼)谍战剧《悬崖》正在东方卫视、天津卫视等台播出,该剧凭借紧张抓人的剧情和大气精致的场景“抓获”了不少观众,收视也位列全国黄金档前三名。昨天,该剧导演刘进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该剧即将在央视二轮播出,他本人刚刚完成36集的央视版剪辑,结尾的处理和目前正在播出的版本有不小差异,将不再悲凉收尾。
刘进形容《悬崖》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部谍战版的“步步惊心”,“观众会越看越发现,这部剧特别有韩剧的感觉,因为它是靠人物魅力进展下去,不是完全靠故事情节,周乙的缜密沉稳和对信仰的坚持很能打动人。”以往的谍战剧中常有大段的旁白甚至阴森诡异的音乐来烘托剧情,而《悬崖》没有任何旁白的辅助,只有老式打字机敲打日期的字幕和声音,刘进说,从筹备开始,全组上下就明确不用旁白,而是完全靠镜头来讲述这个故事,“首先,全勇先的剧本非常扎实,把每件事的来龙去脉交代得很清楚,我们觉得观众看画面就可以完全看懂,没必要再加上旁白,看着太累。”
为了打造一部不一样的谍战剧,全组上下明确了“真实感”这个最大的原则,因此在场景的选择和道具的配合上非常用心。剧中,既能看到白雪皑皑的深山老林,又有唯美大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兼具冰冻和浪漫的双重气质,这也是观众好评的原因之一。刘进介绍,剧组辗转了哈尔滨、沈阳、大连、上海等多个拍摄场地,“哈尔滨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地标性建筑,必须要有,东北的林海雪原也不是那么容易能拍到,有时为了等晴天,我们在山上一等好几天,每天能拍摄的时间很短,零下20多摄氏度,车还开不进雪地,只能扛着拍摄器材一步步往里走。”刘进说,拍摄的过程让他们感到很幸运,“需要下雪的时候,真的就下起雪来,冰冻纷飞的感觉一下就有了,只有少量几场戏是靠人工撒雪。”
此外,在道具的考证上,剧组也费了不少心思,刘进拿特务们常用的对讲机举例,“当时火车上有没有对讲机,我们特意去进行考证,后来了解到,在上世纪30年代的哈尔滨虽然没有双向通话功能的对讲机,但是已经出现了单向定向接受功能的接收器。但是,双向通话功能的对讲机在1941年就已经出现了,是摩托罗拉制造的,所以1944年孙悦剑被捕的那场戏里出现,就显得合情合理了。”剧组还找了专门的裁缝,按照上世纪30年代,哈尔滨人的装束来制作服装,给小宋佳设计了宽大富贵的外衣和帽子,张嘉译的西服和皮衣也细致到连针脚都和现在的服装有很大区别。
虽然有不少酷刑戏,不过《悬崖》中的血腥镜头相比其他谍战片还是“干净”了不少,“我们尽量回避了那些血腥镜头,不过还是有一些观众投诉,觉得受不了,我们认为不能完全避免这些场景,因为战争本来就是残酷的,也希望观众能体会到这种残酷,只是尽量能温和地表现出来。”
刘进说,《悬崖》的整个基调是灰暗压抑的,全剧甚至连太阳和阳光都没有出现,“周乙虽然不是去完成一个惊天任务,但他每件事、每一步都可能把自己置之死地,又要看着他怎么化险为夷,后面会越来越压抑。”全剧的最后,周乙设法救出了被捕的“真妻子”,并将她和亲生儿子送过边境,只身回去营救落入虎口的顾秋妍母女,任凭妻子儿子痛哭不舍。刘进介绍,央视将播出的36集版修改了最后的结尾,周乙没有冰冷落幕,最后的结局比较温情。“有的观众觉得接受不了现在的结尾,认为好人怎么能死呢,但我觉得现在的结尾更有力量,做特工,他们就知道,一旦暴露了下场就是这样,所以周乙这种为信仰奉献自我的精神才显得尤其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