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亚洲电影大奖的“亚洲电影终身成就奖”得主为香港著名导演许鞍华
女物娱乐讯 香港国际电影协会今天(1月12日)正式宣布,第六届亚洲电影大奖(下称:大会)的“亚洲电影终身成就奖”得主为香港著名导演许鞍华,她是历届首位获此殊荣的女性电影工作者。在七、八十年代,许鞍华已为香港电影界开拓先河,作品屡获殊荣。初登大银幕的周润发和刘德华亦在她的作品中有突破性演出,为他们日后成功的影艺事业奠下基础。时至今日,许鞍华导演仍然孜孜不倦地创作不辍,不单成功在主流电影中取得佳绩,每出电影的内容亦能发人深省。
亚洲电影大奖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表扬亚洲区表现出色的电影工作者,而第六届亚洲电影大奖颁奖典礼将于2012 年3月19 日假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在原来的14个奖项外,大会今年增设3个特别奖项以鼓励个别电影工作者及电影公司对亚洲电影的突出成就及贡献,当中包括:亚洲电影终身成就奖、纪念杨德昌亚洲新秀大奖和2011年最高票房亚洲电影大奖。
历届亚洲电影大奖“亚洲电影终身成就奖”的得主都是世界知名的电影人,包括:日本著名导演山田洋次(YOJI Yamada),其“武士三部曲”(Samurai Trilogy)是他近期的代表作;印度殿堂级演员阿米塔布 巴沙坎(Amitabh BACHCHAN),以及香港最具影响力的监制、嘉禾娱乐事业有限公司的创办人邹文怀先生。
许鞍华执导的作品中,早期多部探讨社会边缘人和新移民带来的问题,已备受注目。1990年的半自传式电影《客途秋恨》,虽然是一套家庭伦理电影,但深刻的描写,却引起观众的共鸣。此片同年获选在康城影展的Un Certain Regard环节内放映。至于她近年执导的“天水围系列”:《天水围的日与夜》(2008)和《天水围的夜与雾》(2009),探讨香港本地家庭和新移民在生活上的冲突,及对社会不满的情绪。这两部电影皆获提名多个奖项,最后《天水围的日与夜》荣获第2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4项大奖,并且在第15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获颁3个奖项。
许鞍华作品类型广泛。1987年她改编武侠小说的《书剑恩仇录》上下集,全程在中国内地拍摄,并悉数起用国内演员,开创香港电影先河;《投奔怒海》(1982) 政治色彩浓厚,甚具争议,亦让刘德华首次在大银幕上绽放光芒;《撞到正》(1980)和《幽灵人间》(2001)属黑色喜剧;《千言万语》(1999)表达导演对政治、社会问题的关注。多年来,与许鞍华合作的皆是香港影坛的表表者,当中包括演员杨紫琼小姐、梅艳芳小姐,以及名导演胡金铨先生。
许鞍华在新作《桃姐》(2011),与刘德华再度合作,并请来阔别银幕多年的叶德娴担当女主角。凭着精湛的演技,叶德娴勇夺今届威尼斯影展最佳女主角大奖。
大会的主办单位、香港国际电影节协会主席王英伟太平绅士表示:“许鞍华导演对香港电影的影响深远。70年代末她即属香港新浪潮一员猛将,在已有的电影类型上开创新猷,并创出全新的通俗电影类别,表达日渐形成的香港人身分。然而,她毫不自满,继续不断创作。由1979年开始,几乎每年便有一部新作,而且每部作品质素都很出色。无论作品属于什么类型,许鞍华都得心应手──惊栗、文艺、喜剧、恐怖、历史武侠、爱情浪漫,许鞍华都一一奉上,而且注入更丰富的元素。她代表了香港电影人梦寐以的境界。此外,她积极推广香港的电影文化和电影发展。1993至2004年间,她出任香港电影导演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并于2004至2006年间担任主席一职。香港国际电影节协会创会初期,她即出任副主席,对推动协会的发展与活动贡献良多,我们在此致以万二分的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