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岩好友编剧张佳详述“代笔门”始末(图)

2012/1/30 15:05:29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鉴于网友对“海岩代笔门”事件始末不够清楚,编剧张佳于1月29日在新浪博客中撰写长文详述了事情的始末。编剧田博近日在微博评论韩寒“代笔风波”时,自曝曾为海岩代笔创作电视剧《五星大饭店》的剧本,并公布了海岩修改其剧本的照片。

海岩短信内容

海岩短信内容

微博原文

微博原文

海岩剧本手稿

海岩剧本手稿

  女物娱乐讯 近日编剧田博在其微博中自曝曾为海岩代笔,并公布了海岩修改其剧本的照片。随后海岩委托好友编剧张佳通过微博以及媒体发表官方声明详述《五星大饭店》创作始末,否认曾找人代笔。鉴于网友对“海岩代笔门”事件始末不够清楚,编剧张佳于1月29日在新浪博客中撰写长文详述了事情的始末。

  编剧田博近日在微博评论韩寒“代笔风波”时,自曝曾为海岩代笔创作电视剧《五星大饭店》的剧本,并公布了海岩修改其剧本的照片。26日海岩通过朋友、编剧张佳的微博发表声明否认“被代笔”,并称必要时可以把保留的修改稿和口述录音发表。随后,海岩又正式通过媒体发布了官方声明,再次详述《五星大饭店》创作始末,称田博当时作为一个大学生,没有五星大饭店的工作经验以及居住经历,怎么可能写出酒店行业的人物及细节。

  1月29日编剧张佳在新浪博客中详述了“海岩代笔门”的始末,张佳称自海岩通过她的微博发表回应之后,接到不少媒体的采访邀请但都尽量避免口头发言回应,所以特地落笔成文从个人角度来谈谈这件事情的始末。张佳首先称赞海岩为人并详述了其与海岩的工作经历,意在证明海岩是一个负责任的编剧,如果是共同完成的作品在编剧一栏里也会共同署名。而给田博在《五星大饭店》这部剧的职责是文学编辑,也出现在了电视剧屏幕上。

  张佳表示《五星大饭店》虽然收视不算成功但是是海岩最喜欢的一部作品。剧中三个女孩的三种情感让他在创作中体会很深也创作的非常过瘾。并且海岩创作周期比一般编剧都长,海岩做文学本不算快手,每句话都反复打磨,每个桥段都能记得,这些并不稀奇,所以这部剧不可能是海岩找人代笔的。最后张佳列举了代笔、编剧助理、抢手、联合编剧四个名词进行解释,意在说明田博在偷换概念给网友造成误解。

  海岩老师借我的微博发表了对“田博代笔事件”的声明以来,我接到一些媒体的采访邀请,但我尽量避免仓促的口头发言回应,因为说的不如写的真,随意发声也是不负责的表现,于是我落笔成文,在此仅从个人角度说点我对这件事情的心里话,文责自负,笑骂由人。

  我所熟识的海岩老师一向宽和待人,事情来了不怕事,事情过了不追究。但在广大影视行业同仁和广大群众网友的关注下,关于此次事件的个中细节,虽然海岩老师已说的足够清晰,但除非对簿公堂呈上证据,通过司法手段开诚布公地解决,否则旁观者难以得到最清晰的***。所以海岩老师曾向我表示,如他发表声明过后当事者田博若仍旧无法释怀,大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此事(著名编剧、中国电视剧编剧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刘和平老师第一时间在微博也公开表示他反感不付出法律成本的片面之词)。日光之下,司法介入,清浊立现。海岩老师昨日已归京,认真翻看了制作公司和田博的合同,合同写明他的任务是做记录并整理记录稿,也说明了给他的署名是文学编辑。如若和海岩老师手中合同内容不一样,可请田博提出。

  我和海岩老师是师徒兼朋友。我和他的合作始于他想续写《永不瞑目》,即原故事之后的故事(非前日播出的翻拍版),经人介绍,我和韩星老师(作家出版社编辑)和他见面即签署了合同,未动笔就支付了定金,合作诚意和氛围非常好。坦白的讲,韩星老师有家有业,他丰富的经历能给这个故事带来生活质感,而我当时作品很少,年纪尚小,能够参与已属大幸。其实这个故事海岩老师已经了然于胸,但他给我们的承诺是——共同署名。即播出时屏幕上将呈现——“编剧:海岩、韩星、张佳”

  后来这个项目因为海岩老师这几年身体抱恙,同时我们三人各自工作单位的事情纷繁,更由于他几乎对剧本的每个字都会反复推敲而进展变缓,历时一年半,几易稿件终未定稿。这一切只因海岩老师一向对自己的作品要求严格,《永不瞑目》又是他的巅峰之作,续集做不到他自认为的完美就算暂时搁置也并不可惜。但在此项目之后,我们三人还是经常聚会聊剧本,还期待着续集故事能够尽快搬上荧屏,同时也在筹划日后的合作事宜。

  据我所知,海岩老师成名后和别人的第一次合作是和金凌云老师,作品为电视剧《独家披露》,林心如、周一围主演,今年也会面世。海岩老师非常看好金老师的原小说,于是邀请金老师一起创作,金老师时任《京华周刊》副总编辑,虽对写剧本不精通但乐意尝试,于是他们以合作者的格局一起写了大概有一年半多。写过影视剧本的同仁都知道,小说改编电视剧的难度非常之大,有时甚至难过原创。金老师在剧本修订完成后的一次会面上和我说,和海岩老师合作实在太辛苦了,压力巨大无比。我深表理解,因为这种压力在我和海岩老师合作时尤甚。海岩老师每天在昆仑饭店工作结束就到了晚上9点(因为他的真正职业其实是锦江国际集团董事、高级副总裁、昆仑饭店董事长),到家几近10点半,静心后开始手写剧本或小说(因为他不懂电脑,手机用的都不是智能的,右手中指有厚厚的老茧,皆是捏笔导致)。一进入写作状态就会到凌晨2-3点,小睡一下,6点起床,8点又去工作岗位……如此已经形成习惯,从未听他喊累喊苦,每次见面都神清气爽。写作只是他除收藏、酒店设计、酒店经营外的业余爱好之一,外人以为他身心疲惫,他自己却不冤不乐。

  根据我和海岩老师的合作,我有以下感受:我觉得与他合作首先要像他一样专注尽心;其次还要有很强的编剧能力;再次,他的故事里充满了军政商的诸多元素,非熟识其中规则的人很难驾驭;好在我和他的合作项目,是一部没有这些元素的情感剧,我能应付,否则也难以达成合作。所以海岩老师就田博事件发表的声明中,有一段话很能说明问题——“那时候尚未毕业的田博,没有住过五星饭店也没有五星饭店的管理工作经验,如何写的出这个故事?”莫要争辩说施耐庵没有上过梁山,也写出了《水浒传》;吴承恩,没有去西天取经,也写出了《西游记》;罗贯中没有经历三国也写出了《三国演义》;曹雪芹也没有抱过林妹妹,也写出了《红楼梦》……那皆是虚构。你我都没去过的世界,何来真实与否?剧本要求的点滴细节真实度执行度十分之高,和小说创作又不一样。

  我还记得一个细节:有一次《独家披露》开新闻发布会,海岩老师事先就和主办方打好招呼,编剧是他和金凌云老师两位,结果现场又只是强调了他,未提及金老师,海岩老师台下又行协调未遂,片花光盘上也未见金老师名字(包括百度百科等也是如此,毕竟“海岩剧”名头太响,制片方有类似考虑不足为奇),海岩老师因此事抱憾不已。好在播出时有金老师编剧署名,金老师也并不计较。

  关于《五星大饭店》,外界可能不知道,这是海岩老师最喜欢的一部作品,剧中三个女孩的三种情感让他在创作中体会很深也创作的非常过瘾。虽然这部戏遭遇了自然灾害被停播,在收视上不算成功,但海岩老师不以收视论英雄,十几部小说里独爱这一部,多次和我们讲起这部戏里一些细节为何这样设置的缘由……这里以我个人观点还要补充说明一下,第二次见海岩老师的时候,我说起海岩老师的《平淡生活》和《河流如血》其中几处细节都让我潸然泪下时,海岩老师都清晰地记得自己当时写这些段落的创作心情和为写戏搜集的素材故事。海岩老师创作周期比一般编剧都长,又必须做文学本而非“行活儿”,不算快手,每句话都反复打磨,每个桥段都能记得,这也并不稀奇。所以当田博声称为海岩老师代笔的言论出现后,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

  在这里,我要为没写过剧本的朋友解释一下这几个名词——

  一、代笔:

  就是指大纲,人物,整个故事走向、细节部分都已经在作者心中,或者已经较为简单的落实于书面,而作者本人不懂电脑或者打字较慢或身体限制,找来相关专业的人来代为落实成剧本,即,我说,你记录,我再根据你写的基础来做反复修订。但是在我说你写的过程中,因为代笔一般找的都是略懂剧本的人,速记员因为不懂专业术语,记录的东西往往令人看不明白或啼笑皆非,而代笔在描述上会有更好的效果。著名编剧、中国电视剧编剧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刘和平老师也就此次事件说过——“最痛苦的是我不会打字。《雍正王朝》以来,都是口述,由助理追着语速打入电脑……十多年来,几百万字,为我代笔者好几人了,此为代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