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研讨会探讨谍战剧突破之路

2012/2/20 18:05:15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从2002年的《誓言无声》算起,中国的谍战剧已经走过了新世纪里的十年,从蜂拥而上到热闹后的冷静思考,编导们始终面临着谍战剧如何突破的问题。《悬崖》的故事发生在深冬的哈尔滨,全篇基调以冷静的素色为主,回避了大绿、大红、大蓝,制造出一种压抑感,符合伪满洲时期的政治气氛。

  从2002年的《誓言无声》算起,中国的谍战剧已经走过了新世纪里的十年,从蜂拥而上到热闹后的冷静思考,编导们始终面临着谍战剧如何突破的问题。而近来正同时在央视播出的两部谍战剧《悬崖》与《誓言今生》,似乎在这个冬季让谍战剧重新看到了春天。上周末,一场有关《悬崖》的专家研讨会于在北京举行,业界一批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悬崖》突破了谍战剧的创作瓶颈,从重情节重节奏,到重人性重细节,真正确立了具有国内特色的谍战剧风格。

  主题

  从情节为王到人性为主

  这个冬天,张嘉译、小宋佳主演的谍战大剧《悬崖》重新燃起了人们对谍战剧的热情,冷静、睿智、隐忍、从容,张嘉译扮演的特工周乙成为新一代谍战偶像,导演在结尾设置的周乙之死甚至还引起了众多争议,人们不愿看到一个英雄就这样死去。可以说,《悬崖》的成功,很大程度归功于剧中各色人物的成功塑造。

  而这也是编剧全勇先的创作初衷——写好人物和情怀比制造紧张刺激的情节更重要,他谈到:“2008年开始创作《悬崖》时,正逢谍战剧走到一个瓶颈地带,斗智斗勇的有,比智商的有,比情商的也有,要如何走出一条新路子?这个时候有个朋友告诉我,以往好莱坞的经典影片,留在观众心中的永远是人物。这个观点给了我很大启发,我们以往的一些谍战戏太重视情节了,一定要几分钟制造一个小g.c,但其实在情节之上的是人物,只有真实的人物情感和命运才能抓住观众的心。”全勇先表示,以往谍战戏的特工人员很多都是英雄主义,内心对敌人充满了仇恨,“创作周乙则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从他身上反映了谍报人员情感的无奈、纠结以及理想主义的破灭,而支撑他面对如此巨大苦难的是一种情怀,一种爱。”全勇先认为,一部作品的灵魂在于人物,“有时候一部投资上亿的作品,却打不过投资几十万的小成本,我觉得缺少的就是情怀。只有在人物情感丰满的基础上,那些情节才具备了意义。沈从文说过写小说最关键是贴着人物写,用在电视剧的创作上也是一样的。 ”

  风格

  从美式节奏到中国特色

  《暗算》、《潜伏》、《黎明之前》代表了中国谍战剧在不同阶段的探索,尤其在《黎明之前》后,大多数谍战剧沉溺于快节奏的美剧风格,但这种风格毕竟是“舶来品”,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悬崖》最难能可贵的价值在于,在一片急功近利、媚俗迎合的谍战剧市场中,首先抛开了美剧快节奏的模仿,做到始于谍战,止于情感,找到了真正属于国内谍战剧的特色。

  《悬崖》的故事发生在深冬的哈尔滨,全篇基调以冷静的素色为主,回避了大绿、大红、大蓝,制造出一种压抑感,符合伪满洲时期的政治气氛。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育华认为,这样的气氛令谍战戏通常的夸张化表现被淡化了:“编导把粗线条叙事刺激,转化成了细腻、揪心的内在张力,不仅是对谍战戏的超越,也是对中国电视剧美学成长发育的一大贡献。”

  对此,导演刘进表示自己也是吸取了过去拍谍战剧的一些经验教训,“过去我也拍过几个谍战戏,各个方面都是要夸张表现的,似乎这样才具备谍战剧紧张刺激的表现力。而到《悬崖》,由于人性真实所带来整体的真实感,所以我要求所有的部门都要感受到存在,而不是看到存在。摄影、用光、造型各个方面都不要去突出,就是冷冷静静地讲故事,让观众纯粹去感受人物的魅力。”

  细节

  从刻意还原到力求真实

  谍战剧实际反映的是隐蔽战线上的故事,原中国文联副主席、文艺评论家仲呈祥指出:“隐蔽战线影视剧重在细节真实,反过来说,一旦到关键性情节上,出现了细节不真实,就会变成硬伤。”去年引起话题的《借枪》也是谍战剧在寻求突破道路上所做的一次尝试,《潜伏》原班创作人马试图另辟蹊径却引起不小的争议,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曾庆瑞分析到:“《借枪》试图寻求突围,把谍战人员降低到一个普普通通的世俗生活状态来,却恰恰显得不真实,最后的砍头行动尤为荒诞失真。而《悬崖》则是在吸取了《借枪》的教训后,往前走了一大步,实现谍战剧质的飞跃,既没有神化谍报人员,也没用降低他们的智慧。”

  《文艺报》总编辑阎晶明表示,同样是张嘉译扮演的谍报人员,《借枪》中的熊阔海为掩饰自己的身份有类似这样的台词:“谁说我是共产党”,这句话对于真正的地下党来说是非常危险的。而在《悬崖》中就没有出现这样的细节性错误。此外,该剧在服装、画面、房屋、街景,老爷车等细节的方面处理非常精致到位,既体现了历史真实性,同时视觉上也是有一种享受。编剧全勇先表示他在创作时曾查阅了上千万字的资料,因此剧中所有的细节,资料,满洲国警察机构,宪兵,保安局各科室配制,均尊重历史事实,“因为真实所以震撼”,这种严肃的创作态度也是《悬崖》能够突围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