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冬:正面角色不好演 所以我永远在挑战自我

2012/2/24 0:57:23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  《誓言今生》中的黄以轩是郭晓冬继电影《秋喜》、电视剧《风语》《我是真的》之后出演的又一谍战角色。记:导演说选中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你形象正面,黄以轩的很多特质都很像你,比如忠诚、责任、信仰。

郭晓冬

郭晓冬

郭晓冬

郭晓冬

  撰文、编辑/ 白郁虹

  郭晓冬的成长,很像一部青春励志电视剧,甚至比电视剧更精彩。他出身农村,高中辍学,做过清洁工、伐木工、建筑工,跑过龙套……他像大多数凤凰男一样,怀揣梦想,努力打拼,最终结婚生子,扎根城市。而他的与众不同在于,他从未改变最初的梦想,哪怕绕行千里,也会在自己坚守的航道里勇往直前,就像他在电视剧《誓言今生》中饰演的信仰坚定、历尽风雨终见彩虹的特工人员黄以轩。并且,任何时候,他都不避讳自己的底层出身、动荡经历,他说:“我是一个骄傲的坦然者。”20年人生磨砺,让他最终拥有了传奇人生——捧得国际电影大奖,与徐克、陈可辛、程小东、袁和平、孙周等知名导演合作拍片,凭借多部热播电视剧被大众追捧,成为“完美先生”代名词。如今,他又站在上海的话剧舞台上,继续自己的梦想追求。

  “我一直在演正面角色,正面角色不好演,所以我永远在挑战自我。”

  《誓言今生》中的黄以轩是郭晓冬继电影《秋喜》、电视剧《风语》《我是真的》之后出演的又一谍战角色。当初郭晓冬接到导演刘江邀约的那天晚上,正准备签一部电影合同。在看过《誓言今生》剧本第一集后,郭晓冬推掉电影,致电刘江:“导演,我坚定不移地跟你走。”但是,比起姜武饰演的表面和善、实则阴狠,既懂得逢迎,又善于谋划的台湾特工孙世安,“又红又专”的黄以轩显然很难搞出新花样,“老实”的郭晓冬很可能面临被“圆滑”的姜武PK下去的尴尬。

  记者(以下简称记):《誓言今生》中的两个男人斗了一辈子,但比起姜武饰演的老***巨滑的孙世安,一身正气的黄以轩形象太正了,很容易被对手抢去光芒。

  郭晓冬(以下简称郭):到目前为止,我一直在演正面角色,说实话,像黄以轩这样又红又专的人确实不好演,他不可能像反面角色那么丰富,他不能有太多毛边。当初演《秋喜》时,我跟导演商量尽可能把人性的东西多挖掘一些,因为再坚强的人,当面对威逼利诱时,至少会有一丝动摇。但当你演共产党员时,这些都不能拥有。所以,演正面角色其实就是不断地、重复地挑战自己,我永远选择挑战自我的道路去面对。

  记:导演说选中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你形象正面,黄以轩的很多特质都很像你,比如忠诚、责任、信仰。

  郭:我觉得选择我太对了(笑)。自信心很重要,不管做什么,尤其对于工作者来说,信心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对演员更是这样。当你拥有了自信,面对角色时就会所向无敌,就像黄以轩一样,生活态度决定了生活道路,当你信仰坚定的时候,你就知道自己的路该怎么走。说到我自己,当初就是因为坚定不移地喜欢做这一行,可能绕行千里,但最终我还是会走到最终的目标。这就是信仰,就是坚守。

  “《风语》对我刺激很大,不管别人喜欢与否,至少我交出了令自己满意的答卷。”

  《风语》中的陈家鹄是郭晓冬出道以来饰演的最具争议的角色,郭晓冬用近似偏执癫狂的表演演绎了一个他心目中的破译密码天才,却未料被一些网友调侃为“狮吼功”“马景涛第二”。郭晓冬首次向本报记者袒露心声,他说:“《风语》对我刺激最大,确实让我很失落。”但没关系,他依然用明朗心态笑对一切:“就像导演说的,我们可以用《誓言今生》打一个翻身仗。”

  记: 《风语》 里你演的陈家鹄,敏感、癫狂,情绪反复,能看出你演得非常用心,但反而争议最大,连刘江都说对不起你,陈家鹄一直在受难,很难有戏剧冲突。

  郭:《风语》对我刺激很大。你能看出来,我当时演得特别用心,用心到什么程度?我在生活中情绪都会受到干扰。我太太问我:“奇怪,怎么你那么容易激动?”那阵我尽管控制自己,但控制不住,一旦进入状态,一切由不得自己,根本不会设计怎么哭、怎么演,他在我身上附体了,而且附体得那么深。到目前为止,我很少聊《风语》,不管别人喜欢与否,至少我交出了令自己满意的答卷。

  记:你曾经说过,你的表演都很克制,大家对你的评价也更多是朴实无华,为什么到了《风语》就搂不住了?

  郭:我是一个相对会去克制的人,我的很多戏都属于那种状态,所以当一个陈家鹄出来时,大家就接受不了,陈家鹄是完全释放的。我们当时分析这个角色时,他就是一个神经质的人,他经历了太多悲欢离合:老婆死了,孩子没了,父亲死了,同时自己又被束缚在黑室里,甚至他的呼吸都受到限制,那么憋屈的一个人,他能让自己的情感再被自我束缚吗?不行,我觉得他的思想一定要比天高,比海大,正是这种宽阔的胸怀被黑室包裹起来时,他的情绪才会成反比。我的表演完全释放了,但也可能释放大发了(笑)。

  “这么多好人我还演不过来呢,干嘛非要演坏人?”

  演员大多喜欢体验各种人生,善的、恶的、扭曲的、阴险的、疯狂的……很奇怪,郭晓冬固执地在自己的航道里不肯偏离,他不演反派,不是怕破坏形象,而是希望通过不同的好角色传递善,传递美。

  记:你一直在演正面角色,是你演不了坏人,还是不想演坏人,不想破坏形象?

  郭:所谓怕破坏形象,想过,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内心不想演这样的角色。这么多好人我还演不过来呢,干嘛非要演坏人?可能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一直在追求善的东西,我觉得拥有了善,你的天地才会宽广,才会快乐。我相信人性本善,我希望通过很多好的角色不停地传递善的东西,我不希望让坏的角色影响我自己,影响其他人。这可能也是我对自己信仰的坚守吧。

  记:无论正反,不过都是一场戏,为什么那么在乎?

  郭:我在演每个角色时都是跟他同呼吸、共命运的,我不觉得那只是一部戏,一个角色,每个角色其实都会融到我的生命里。我不会想,无非是戏嘛,大不了尝试一下。我觉得就算尝试,我也会在我坚守的航道里去航行,不会轻易改变。比如我现在排的话剧《钢的琴》,我演的角色也有很多毛边,但他是善良的小人物。

  记:怎么想到演话剧?这算是在自己坚守的航道里做出的一个新的尝试吧?

  郭:我也想给自己更高的挑战,话剧确实需要很深的功力,不是谁都可以演话剧的。现在电视剧市场非常好,放弃电视剧演话剧,不是每个演员都能轻易做出的选择。

  记:《钢的琴》今后要全国巡演,肯定会耽误挣钱吧?

  郭:我有过特别没钱的日子,但钱依然不是第一位的。人最终追求的是什么?修炼的是什么?不就是精神、心态吗?这次演话剧,就是挑战自我的心境,难得这么踏踏实实地为一句台词掰扯半天,为一个字争论一上午,哪怕争得面红耳赤,我也很享受这种状态。

  “我不想什么事都插一脚,这个电影晃一下,那个电影再晃一下,会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还什么都做不好,是得不偿失的一件事。”

  2003年,郭晓冬凭借电影《暖》从日本捧回金麒麟大奖,从此开始了看似光明却极为艰难的电影之路。直到电视剧《新结婚时代》播出,“凤凰男”何建国让郭晓冬一炮而红,此后数年,被娄烨、霍建起等导演委以重任的电影演员郭晓冬却再难在艺术电影里找到一席之地,不是他不想,而是中国的艺术电影一直在下滑。郭晓冬无奈地发出感叹:“我多么想跟着中国的艺术电影一直走下去啊。”

  记:你是以电影起家,但像你这种文艺气质很重、商业味道不够的演员,在电影方面想要有所作为是不是很难?

  郭:我曾经坚守过一些年,后来离开。不是因为我坚守不下去,而是这个市场太小了。一年几部所谓的艺术电影,并且有些剧本你也不想参与。面对这种现状,我就得学会调整自己。至少,那时候需要生存,所以接了一些电视剧,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逐渐找到了乐趣,完全把自己融入到角色中。当然,这段时间也轧了一些戏,包括《投名状》《苏乞儿》《剑雨》等电影。可能正是那段时间的迷茫,才会出现那样的情况,我想以后不会再出现那样的事了。有这些时间,不如多休息,我不想什么事都插一脚,这个电影晃一下,那个电影再晃一下,我不想面对那样的感觉了,会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还什么都做不好,是得不偿失的一件事。当然,如果再有好的艺术电影找我,只要适合我,我依然马上答应。

  记:在生活困顿时,人的理想是最明确的,也会为之努力奋斗。现在,当一切都比预期的还要好时,理想的光芒还在吗?人生的下一站目标是什么?

  郭:我以前在乡下、跑龙套、做清洁工、当伐木工的时候,我都在想,将来有一天当演员是多好的一件事。现在也会想,我希望不断有好的角色给我,我想畅游其中,在我的航道里,照样会出现各种美好的人,跟这些美好的人打交道就好。所谓理想,就是不断期待与下一个角色的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