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剧照
好莱坞高科技大片盛行全球的今天,《艺术家》这部以好莱坞从无声电影时代向有声电影时代转变为题材的黑白默片,登顶了象征着美国电影工业的最高荣誉——奥斯卡金像奖。该片在原汁原味地重现上世纪20年代美国电影工业重要转折的历史性时刻,而如今,全球电影工业正经历胶片时代到数字化的革新,《艺术家》一片对当今电影工业也具有反思作用。
《艺术家》“生得逢时”
纵观今年奥斯卡入围影片,一股浓浓的怀旧情结扑面而来。由法国导演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执导的《艺术家》获得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等五项重量级大奖,该片以黑白的影调和22帧/秒的拍摄速度,营造出20年代默片的感觉,所有细节力求做到惟妙惟肖,借此向好莱坞默片时代致敬。另外一部赢家——由美国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雨果》也是走复古怀旧路线,堪称一场怀旧的3D盛宴。如果说《艺术家》是对默片时代的怀旧,那么《雨果》则是对斯科塞斯写给自己的电影生涯和整个电影工业的一封浪漫情书。影片通过一个法国孤儿在修理博物馆机器人的过程中,揭开了一个有关电影工业起源的大秘密。
当初《雨果》以11项提名领先于《艺术家》,而最终只包揽了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和最佳视觉效果在内的五项“技术类”奖。著名影评人孙孟晋认为,就艺术造诣上,《雨果》和《艺术家》不相上下,《艺术家》获胜的原因在于其更具有现实意义:“《雨果》看似一部儿童冒险片,实则是斯科塞斯致敬法国电影先驱乔治·梅里耶的一部作品,用3D的形式追忆电影诞生的过程,充满浓浓的怀旧之情。《艺术家》一片除了怀旧之外,更具有现实意义。该片讲述男主角因无法适应电影工业从默片向有声电影的转变而一蹶不振的故事,他最终在朋友的帮助下,尝试拍摄有声电影并且重新站起来。这可以说是电影人在面临电影工业革新时期的缩影。当今的电影工业也正在经历一场技术革新,数字化电影正在逐步取代胶片,而3D技术的发展也使电影拍摄有了更多新的探索。电影人该如何面临并且适应新一轮的电影技术革新,是个亟需思考的命题。” 孙孟晋认为,《艺术家》的成功,除了电影本身极高的艺术价值外,也因为该片生得逢时,“好莱坞电影飞速发展至今,在这个需要停下来回顾、思考的当口,正需要这么一部影片让电影人静下来反思。《艺术家》放在早几年或者晚几年的奥斯卡上,未必会成最大赢家。”另外,本届奥斯卡的其他热门影片《午夜巴黎》、《我与梦露的一周》也都充满浪漫的怀旧情结。
不再局限于“大制作”
奥斯卡走过了80多个年头,近年来的评奖趋势有何变化呢?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葛颖认为,高科技大片不再大行其道,“今年的奥斯卡可以说反映了北美电影人的心声:呼吁电影回归到承载质朴感情的本质。获得本届最佳影片的法国电影《艺术家》和获得最佳外语片的伊朗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都不是高成本制作的大片,但却情真意切地打动了专家和观众。纯粹依靠高科技撑起来的商业大片这次一部都没入围,即使是3D影片《雨果》也是以好故事和动人的情感取胜。”著名影评人孙孟晋认为,作为代表美国电影工业主流价值观的奥斯卡近年来“尺度”越来越大,“近几年的奥斯卡对电影的关注范围更为宽广,小成本制作和小众题材的影片也得到了关注和肯定,比如去年《社交网络》和今年的《生命之树》。”
奥斯卡以专业透明取胜
奥斯卡可以说是全球规模最大、受关注最多的电影颁奖礼。在每年的导演工会奖、编剧工会奖、演员工会奖等各大类别的专业奖项后,作为颁奖季压轴登场的奥斯卡,可谓是莱坞电影工业的年度总结。奥斯卡已经超越了奖项本身,这张成绩对美国电影工业起着促进作用。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葛颖认为,奥斯卡具有如此高的权威性应归功于其专业性和透明性,“奥斯卡近6000位评委涉及了电影工业从导演、编剧、演员、摄影等各个工种的专家,让他们投出相关领域的一票,分类很精细。另外,从提名、投票到最后票数统计,整个流程公开透明,聘请了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监票人。”
另外,葛颖表示,奥斯卡颁奖礼所蕴含的人文关怀也是其备受尊崇的重要原因,“美届奥斯卡都会对过去一年中逝世的电影人致敬和追忆。这会让人感觉好莱坞是个温暖的大家庭,只要你是其中一员并且为电影工业做出过贡献,奥斯卡会代表全美所有电影人永远铭记你,这种荣誉感会吸引更多有才华的电影人投身好莱坞。”
然而,奥斯卡再成功,颁奖礼再星光熠熠,这毕竟是美国电影界自己的盛会,奥斯卡评奖影片的入围标准德其中一条就是:要在北美大陆公映过的影片才有参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