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转行当制作人又红了 《走向海洋》央视播

2012/3/6 16:34:06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一曲《常回家看看》让歌手陈红家喻户晓,风光时她隐退结婚生子,如今成为纪录片《走向海洋》制片人  “找点儿空闲,找点儿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一曲《常回家看看》让歌手陈红家喻户晓。

陈红

陈红

  一曲《常回家看看》让歌手陈红家喻户晓,风光时她隐退结婚生子,如今成为纪录片《走向海洋》制片人

  “找点儿空闲,找点儿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一曲《常回家看看》让歌手陈红家喻户晓。龙年春晚王珞丹版《常回家看看》让这首歌再度回到大众的视野,陈红却在十多年前最红的时候销声匿迹,隐退原因众说纷纭。歌声依旧红,伊人今何在?

  一向低调的陈红近日在北京接受媒体专访,如今她已是海政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大校军衔,转行成了纪录片制片人。她的处女作——中国第一部大型海洋文化纪录片《走向海洋》正在央视纪录片等频道播出,引起广泛关注。陈红首度向公众透露心声:选择最红的时候隐退,是为了结婚生子;阔别舞台十多年的她,一直做着纪录片的工作。撰文 成风

  转行之心

  父亲看对了

  我真的不适合做明星

  中国第一部大型海洋文化纪录片《走向海洋》在央视6个频道和地方台播出后引发强烈反响。这部纪录片的总制片人、总编导竟然就是陈红,如今她还是海军大校、海政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

  记者:从一个家喻户晓的歌手,怎么会突然转行去做纪录片呢?

  陈红:父亲从来都不希望我做职业歌手,反而希望我做一个相对稳定的音乐老师,他说我做明星不是很合适。其实父亲看对了,我真的不适合做明星。5年前从海政文工团调到海政电视艺术中心,担任总编导和副主任的职务。作为第一个做纪录片的歌手,熟识的人说我是“行走在纪录片刀尖上的使者”(笑)。

  记者:刀尖上的使者?怎么会这样说?

  陈红:无论哪一个选题,都关乎国家的现状,都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记得中国纪录片学会会长刘效礼跟我说过,“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纪录片,就等于一个家庭没有相册,拍纪录片的人必须要忍住清贫,耐住寂寞,去追求你心中的信念,记录国家的历史,展望未来,让历史告诉未来”。

  记者:《走向海洋》是怎样的一部纪录片?

  陈红:《走向海洋》是一部旨在唤起全民族海洋意识的纪录片。很多国人都知道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面积,但很少人知道还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蓝色领土。其实,纵横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从殷商到唐宋,历代帝王都是有海洋观念的,因为在很多国家都发现了来自唐宋时期的瓷器,那个时候已经有了海上贸易,最著名的就是郑和下西洋,那个时候中国是海洋强国。

  《走向海洋》是中国第一部海洋文化纪录片,如果能再次掀起中华民族海洋强国梦,那么这部片子就具有很深的时代意义了。

  记者:做纪录片和当歌手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陈红:做歌手可以收获到很多鲜花和掌声,做纪录片则是很苦的,默默无闻,没有了浮华,回归宁静。

  记者:退居幕后是不是偶尔也会失落?

  陈红:不会啊,纪录片给予我的是当歌手所不能比拟的。我觉得过去的职业(唱歌)很好,但是总会有一些不安,总会有一些压力,甚至说对自己的命运不能够去掌握,好像一切都被市场和别人左右着,而做纪录片则不同,我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我的想像力,很从容!

  拍片之苦

  5年沿18000公里海岸线拍摄

  遇台风差点写遗书

  拍纪录片很辛苦,从歌手到做纪录片,陈红说在海上拍摄遭遇台风是家常便饭,最长在海上漂了3周,遭遇10级台风时大家用身体保护器材,她甚至想过写遗书。

  记者:中国人拍摄纪录片和国外拍摄纪录片比较,有什么不同?

  陈红:其实已经很接近了,我们纪录片人真的是很苦,都是用自己的热情和执著去坚持。纪录片无法和电影电视剧相比,给纪录片人的回报少之又少。在此,我想呼吁更多的媒体、观众和企业,拿出热情和资金支持中国纪录片的发展。

  记者:拍摄海洋纪录片有什么艰险经历吗?

  陈红:经历台风对我们来讲是家常便饭了,5年时间里,我们差不多都是沿着18000多公里海岸线来拍摄的,还跑了30多个内陆城市。在西沙拍摄时还遭遇了‘土台风’,它是一种突发、不在预测之内的台风,当时有10级,我们乘坐的补给舰只能抗7级台风,在海里颠簸了两个多小时,那时甚至在想是不是要写封遗书,也好给亲人有个交待!

  记者:舰上应该有很多摄影器材啊,遭遇台风时是怎么保护器材的?

  陈红:台风来的时候大多是半夜,我住的房间都进了海水,要保护好设备不被海水浸湿,用塑料布等所有能找到的东西把器材包裹起来,然后用身体去搂住设备,宁可让海水打湿我们的身体,也不能打湿我们的设备。船身摇晃得厉害,几乎快要翻船,那时候五脏六腑都要吐出来了。

  记者:有没有亲自下海潜水拍摄?

  陈红:我在三亚的时候潜过水,拍摄珊瑚。当你潜水的一刹那,你会发现人类和海洋、大自然是无法分割的,保护海洋和保护自己的家园是一样的。

  记者:在拍摄亚丁湾护航编队返航时有什么感触?

  陈红:迎接首批亚丁湾护航编队返航给了我很多感动,当时有一个妻子带着自己的孩子去迎接半年多在海上执行护航任务的丈夫归来,孩子长大了,爸爸都差点不敢认了!护航官兵真的太辛苦了。

  记者:下一步计划拍什么纪录片?

  陈红:以后,我会更加关注中国的社会状况和中国人的生活状况。因为20年后,中国可能会进入老龄社会。

  隐退之谜

  《常回家看看》风靡全国后,陈红突然“消失”,她告诉记者:暂别歌坛是因为遇到了知心爱人,完成结婚生子等人生大事。

  记者:《常回家看看》红了之后为什么会突然消失荧屏呢?

  陈红:结婚,生子,等到我再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做纪录片了。

  记者:您和爱人是怎么认识的?听说他蓄谋已久?

  陈红:我和爱人是邻居,算是马路相会吧!我们经常在高速入口碰到,他是个有心人。天黑的时候跟着我的车把我送到我住的地方,三四年的时间都这样暗中保护。

  记者:工作那么忙有时间带孩子吗?

  陈红:孩子都是我一手带大的。儿子达达9岁了,上小学,我都要接送他上学放学。

  记者:听过您父亲的故事,当时到美国求医最终没成功?

  陈红:我父亲60岁病倒,一病就是几年,我尽了最大努力去挽救爸爸的生命,和美国国家实验室联系人工心脏治疗,但都失败了,美国那边说人工心脏起码要十几年才能成功,那时的我放声大哭,特别绝望……父亲的离去,是我生命中最大的打击。

  记者:以后还会出唱片吗?

  陈红:看缘分,不苛求!

  小链接

  陈红,1968年12月30日出生于哈尔滨。1999年参加央视春节晚会,和蔡国庆、江涛、张迈合唱歌曲《常回家看看》红遍大江南北。2009年被任命为海军电视剧制作中心副主任。2011年其总编导、总制片的文献纪录片《先锋本色》在央视七套播出。2012年1月,陈红担当总编导总制片的海洋文化纪录片《走向海洋》在央视一套播出,引发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