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龙东方台开讲《甄嬛传》台前幕后

2012/4/12 11:41:20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日前,剧中“绝世男闺蜜”温太医扮演者张晓龙接受了东方卫视采访,为大家讲述了《甄嬛传》的台前幕后。《甄嬛传》中温实初温太医扮演者张晓龙除了演员这一身份外,还担任了此剧的礼仪指导一职。

张晓龙接受采访

张晓龙接受采访

“绝世男闺蜜”温实初

“绝世男闺蜜”温实初

剧中妃嫔服饰

剧中妃嫔服饰

  女物娱乐讯 电视剧《甄嬛传》自东方卫视上星以来收视率节节攀升,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阵“甄嬛热”。跌宕紧凑的剧情、演员精湛的演技以及剧中严谨的宫廷礼仪展现使得年度宫斗大戏《甄嬛传》与其他宫廷古装剧严格区分开来。日前,剧中“绝世男闺蜜”温太医扮演者张晓龙接受了东方卫视采访,为大家讲述了《甄嬛传》的台前幕后。

  《甄嬛传》中温实初温太医扮演者张晓龙除了演员这一身份外,还担任了此剧的礼仪指导一职。据了解,张晓龙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影视剧宫廷礼仪指导师,现任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为《孔子》《赤壁》《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多部影视剧担任专职礼仪指导。张晓龙表示,“宫廷礼仪部分在《甄嬛传》的拍摄过程中尤为重视,我们在拍摄之初就翻阅了大量史料以保证在宫廷礼仪方面能够尽可能还原历史样貌,相信观众在观看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我们的诚意。”

  清宫礼仪大普及

  细心的观众可以发现,与很多宫廷戏中妃子格格常用的“万福”礼仪完全不同的是,《甄嬛传》对于行礼非常讲究。“例如《甄嬛传》中槿夕行的福礼,她是双手微微握拳下蹲,这个姿势就表明了她的身份。槿是姑姑,在宫女中年龄偏长;而浣碧流朱她们行的福礼则是手掌展开,竖放在身体右侧下蹲行礼,这是年龄偏幼一类宫女的礼节。”张晓龙表示。

  大部分我们看见的清宫戏中皇帝都是高坐龙椅上,群臣站下面议事。对于很多观众疑惑的为什么《甄嬛传》中的大臣在上朝时站在殿外,张晓龙解释道:“宫廷正规的早朝采用的是 ‘御门听政’,从康熙开始,每天凌晨,文武大臣列队从午门左右掖门进入,并按品级分列于乾清门两侧,在皇帝就座后,太监鸣响鞭,大臣们行一跪三叩礼,然后九卿六部大臣依次奏事或敬呈奏折,由皇帝做出决策。”

  此外,像类似“皇上”“皇帝”的叫法,太医应该如何问诊等疑问,张晓龙也都进行了细心解答:“皇太后就叫自己的儿子是皇帝,别人称他是皇上,很多戏里面皇太后直接说皇上怎么怎么样,那是错的。”“根据历史记载,太医给后宫娘娘的诊脉方式是“悬丝诊脉”,但这样表现太玄乎,所以《甄嬛传》采取了折中的做法,用一块布盖在手腕上,诊脉时,太医跪下、低头,不去看妃子们的脸。”

  孙俪片场“拼命三娘”

  作为戏中甄嬛的“绝世男闺蜜”张晓龙与孙俪有很多对手戏,对于这位戏中深爱的女子,张晓龙表示,“孙俪确实表现得非常好,是一个值得敬佩的女演员。当然,作为绝对的女主角,孙俪在服装、道具方面也是享受了一级待遇。”

  “剧组在服饰头饰方面真是煞费苦心,单是饰品就做了350多套,演员服装有800多套,甄嬛孙俪一人最终就有48套服装造型。我们负责造型的是曾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担任服装设计的陈敏正,设计服装的则是陈凯歌的御用设计师陈同勋,他曾凭借《梅兰芳》获得金马奖最佳服装造型。”可以说,《甄嬛传》在幕后制作上基本可与电影大片媲美。而为了更加尊重历史事实,导演、剧组也是不惜花费时间和金钱成本。“像甄嬛生孩子的时候,太医都是在屏风后面跪着。本来我们这场戏一开始是太医站在一旁的,但是导演说妃子生产,太医怎可能在旁边看着,于是加入了屏风。剧组真的只是为了这个小细节,然后等着屏风运过来,这也是整个剧组对于历史,对于观众一种严肃负责的体现。”

  对于孙俪,张晓龙甚至流露出钦佩之情:“我们的对白不但古风古韵,咬文嚼字的,还引用了很多古诗词,对演员来说很难驾驭。90%的戏都有孙俪,但是她拍戏从来不会说错对白,所有演员都非常吃惊和佩服。”“戏中有段重头戏惊鸿舞是我编的,很多观众认为孙俪是专业舞蹈演员出身不会有什么难度,但是事实上我们在拍的那天她落枕了,胳膊抬起来都疼得掉眼泪,但是孙俪还是忍痛坚持下来,表情动作都非常到位,真的很拼的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