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不少香港导演把自己推向危险境地,再稍有不慎即粉身碎骨。希望本次报道能传递观众的态度与意见,让导演们多一点了解观众的心声。
徐克与杜琪峰在百名普通观众及二十位资深观众的打分中均名列前茅。
陈可辛去年因《武侠》未尽如人意而位居“百名观众信任度”第三位。本报上周六报道中的排名有疏漏,特此更正。
南都独家调查《香港导演北漂之信用危机》引发业界讨论
回访多位影评人及影院经理阐明观点
导演王晶接受南都采访解释近年“状态欠佳”之因由
上周六,南都推出独家报道《香港导演北漂之信用危机》,在业内引发广泛反响,网友也参与到讨论中。对于百名观众、十位影评人、十位影院经理对16位香港导演的信用评分结果,外界的声音中有肯定,亦有不解。
有网友在南都全娱乐的官微上留言,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统计,导演信用很重要”;有人则发出疑问称“不应该分内地人、香港人”;亦有电影从业者的思考,“静下心来反思无论对自身还是整个行业都有好处。”南都记者就反响中的一些重点话题,对参与评分的部分影评人、影院经理以及被调查的部分导演进行回访。
为什么要调查香港导演的信用度?为什么影评人、影院经理打分如此苛刻?“爱之深、责之切”,影评人韩松落如此道明其中缘由,“人往往对家人严厉、对朋友宽容。很多香港导演的作品都是一路伴随我们成长,那份感情就像家人”“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希望它能更好。”
调查背景
“合拍”十年,香港导演到了被考验的时刻(来源:)
自2003年的C E P A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协议)制定并顺利推行之后,香港和内地的合拍片今年进入第十个年头。2003年,26部合拍片在内地拿下2亿票房;2004年,32部合拍片斩获5亿多,这个票房数据占当年国产片总票房的70%……这十年来,每年的年度十大卖座国产电影中,香港与内地的合拍片所占比例均不少于50%:2009年,十部中有7部;2010年,十部中有8部;2011年,十部中有5部。在华语卖座电影中,合拍片占据大半边天,可见香港导演在商业片中的重要地位。
但从整个市场上来看,情况并不乐观,因为好莱坞电影受观众欢迎程度越来越高。以2011年为例:即便是口碑平平甚至被冠以“烂片”名号的好莱坞电影,都能创下极佳的战绩,如《加勒比海盗4》《洛杉矶之战》、《致命伴侣》、《创战纪》等均能过亿,甚至斩下三四亿票房。批片方面的票房发展亦相当惊人,去年42部批片冲入市场创下纪录,虽然只有《夺命深渊》一部破亿,但批片全体票房逾11亿元,不容忽视。去年全国131亿元票房中,虽然国产片以53 .61%的比例险胜进口片,但后者占据46 .39%的成绩,亦创下五年来的新高。今年以来,到目前为止,内地票房前四名全是好莱坞电影,其中《地心历险记2:神秘岛》、《异星战场》在北美票房不佳口碑亦一般,但观众仍纷纷跑进影院买票观影。这个现状对华语片来说,是个极其危险的信号。而且,目前国内市场对好莱坞分账大片的限额从原来的二十部增加到三十多部。对于支撑华语电影半边天、但近年少见佳作的香港导演们而言,也到了一个被考验的时刻。放眼未来,内地与香港合拍片乃至华语电影,更应未雨绸缪,加油翻滚!所以,本报策划了《香港导演北漂之信用危机》这个调查报道,传递观众的态度与意见,希冀借此帮助导演们多一点了解观众的心声。
外界反响
“反思对行业有益”
“盘子是大家的,一起干”
报道出街后,引发业内外广泛讨论。
圈内人士的看法大多较为冷静,制片人安晓芬发出感慨:“静下心来反思无论对自身还是整个行业都有好处,包括所有导演、演员、编剧和我们这些从业者。”编剧史航评论称:“刘镇伟众望所归,黄百鸣当之无愧。黄百鸣如今这个样子是可以料到的,但刘镇伟真是一个谜。《天下无双》、《情癫大圣》都不能算是很难看啊。为什么后来就一泻千里追之不及呢?”而圈外网友的反应则比较直接,有人毫不留情地批评道“靠后几位导演的戏确实不敢恭维。我上了三部shi一样的电影的当后,清醒了,果断不买账了。”有人则发出鼓励的声音,“盘子是大家的,内地同行没必要惧怕和去排挤港台同行,港台同行也不要端着架子不放下,死死守护自己的那一些自尊。干吧,市场不错,竞争也终将是作品及人品之争。”(来源:)
追踪回访
资深观众
为何打分如此严苛?因“爱之深,责之切”
此次调查,以百名普通观众的评分为主,十位影评人与十位影院经理(资深观众)为辅。调查数据显示,普通观众对导演的评分最低是61.5,而影评人打出的最低分是20.6,其中有8个不及格,影院经理给出的最低分则为37,有10位导演不及格。影院经理与影评人对是否太苛刻了?
合拍片是观众掏钱的第二优选
有网友评论称,电影创作者中不应有内地、香港之分,“哪来那么多的隔阂?”对此,影评人韩松落分析,“我们下意识地区分出来的香港、内地导演,并不是简单的因为地域身份,更重要的是他们对题材选择、作品气质不同。作为观众,大家都希望把两地电影好的地方结合起来。这次调查审视,但愿能促进香港导演更好地融入内地。”影院经理陈庆奕则从市场现状予以分析:“大部分观众一个月进影院看电影两次,面对二三十部新片,首先选择好莱坞片,认为会值回票价;第二是口碑好的国产片,尤其是合拍片。”有网友提及,是否也应该对内地导演做一次调查?不止一位影评人直言称:“内地除了四大导演之外(注:姜文、冯小刚、张艺谋、陈凯歌),其他的大部分人还不值得做考察”,“他们都还没有建立美誉度”。
“香港导演也在痛定思痛”
观众的看法,导演们是在意的。导演王晶在报道出街后在微博连续发表看法。影评人魏君子接受记者回访时亦表示,在与香港电影人接触的过程中发现到,“很多香港导演也很在意风评,品牌透支得厉害,他们也在痛定思痛。他们知道,内地的中青代导演成长得很快,比如陆川、宁浩、杨树鹏等人。问题已经摆在眼前了:自己的电影是否落伍了?品牌是否存在有意无意的透支?”他分析说,“从时机上来讲,这次调查是有价值的。痛定思痛之后,可能接下来的一两年内,他们会奔着去拍好电影。”
“人往往对家人严厉,希望他能更好”
对于资深观众打出20.6的低分,还出现多个不及格,韩松落对此感慨:“这就是所谓的爱之深,责之切”。他说,观众对大多数香港导演都很熟悉,甚至有家人一样的情感,“比如徐克,从1980年代到现在,30年了,伴随我们的成长,而内地导演很少有这样的。人往往对家人很严厉。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往往希望会更好。”陈庆奕认为,影院方面的评分与观众的意见是比较接近的,“因为我们在一线。不过我们对市场对行业更熟悉,所以分数偏低也很正常。希望能引起香港导演进行思考”。
香港导演
王晶:我在累积议价能力
得分:百名观众73.6;十位影评人42;十位影院经理57.5分
“很多观众和影评人喜欢严厉地评价导演,但往往不明白很多导演和运动员一样,是需要好状态才能得到好成绩的。自87年至99年,我的巅峰状态也维持了十二年。2000年和零一年改任行政人员,之后再执导筒,便一直回不了十足状态,我明白急不了,一直当自己是新人从头再来,别人的看法我也管不了。今年,我有感觉状态已有所提升了,希望很快能交出更好的考卷。”
上周六调查报道出街后,鲜有更新微博的导演王晶在微博上连发了三条,表达自己对观众们打分的看法。
有人批评“让人失望”,有人不希望其退休
在调查结果中,王晶的得分显得有点特殊。在百位普通观众的打分中,他个人的信赖度仍旧不低,名列第五,紧随陈可辛与麦兆辉/庄文强;而另一方面,观众对他去年的票房过亿影片《财神客栈》打分仅为倒数第二。可见凭借早年多部卖座佳作建立起美誉度的他,在普通观众心目中仍然是值得信任的导演,但近年的作品确实让人失望,严重透支了观众的信任度。在网友的讨论中,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王胖、葡萄、黄百鸣和李力持,曾经的香港喜剧导演四大天王,如今全部沦为炒冷饭的货”;有人则认为“他要是不拍了,真的少了很多欢乐呀,还有谁能拍出王晶式‘烂片’呀。”
回应:拍《财神客栈》是想让投资人相信我
在调查结果出炉后,南都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上王晶。他的回应相当冷静与理性:
“这几年在内地,我十分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我在积累bargainingpow er,就是议价能力。观众是很重要的因素,但投资者也非常重要。
我拍《财神客栈》,就是想很稳地、没有压力地赚点钱,让投资人慢慢地相信我,用很少钱就能赚到。《财神客栈》的投资只是《龙门飞甲》的15%。《龙门飞甲》最后也是赚钱的,徐克也做得很好,但他们承受的压力要大很多。我近几年的片子是小也好、有人说片子不够好看也好,我都没关系。稳稳的、过亿不赔钱,我也拿到合适的酬金,大家都很愿意和我合作。这样下来,累积了投资人对我的信心,我才可能拍一部大的(注:王晶正在筹备《大上海》)。这就是我的方法。前几年在内地合拍的电影,我一直很低调,没有放开手脚去做,因为没有把握。一旦失败了,以后很难走,用的劲太大,未必会有人接受。
我以前在香港拍戏,什么事情没有遇过?我也不担心观众的信任度会流失,如果有一部戏真的好,观众怎么可能不来看?香港导演在内地拍戏,绝对不能碰运气,一定要很有把握抓准内地观众的心理。现在我对内地观众的心理考量,不敢说抓得有多紧,但有把握多了。“
黄百鸣:暂停贺岁片,搞3D《叶问3》
得分:百位观众68.1;十位影评人33.8;十位影院经理49.8分
在观众调查结果统计出来后,南都记者拨通了黄百鸣的电话。他对得分作出以下回应:“观众要求越来越高,其实我们也都在想办法做一些创新的东西,也尽量在变。比如我到内地拍春节的贺岁片,每一部的票房都是有进步的,拍了三部之后我决定停一下,因为系列电影三年就够了,观众会审美疲劳的,当时发行商要求我才接了拍《八星抱喜》。之后我真的要停一段时间,准备拍《叶问3》,尝试用3D拍摄。”(来源:)
统筹:南都首席记者方夷敏
采写:南都记者陆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