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徐克(资料图)
《龙门飞甲》以13项入围领跑香港电影金像奖,这是首部3D电影入围金像奖。而3D也成为今年金像奖一个热门词。科技这双看不见的手,还能为我们打造出什么样的电影享受?本报记者在报道香港电影金像奖期间多方采访,为大家勾画一个未来电影世界。
也许有人会问,在《龙门飞甲》之前,也有一些国产3D影片,为什么说徐克是中国3D电影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是因为《龙门飞甲》是中国第一部在拍摄阶段就采用3D机拍摄的电影。
徐克如何看待此番入围金像奖呢?我们请他来解读3D这个金像奖热门词。
3D不是新概念,为何如今才入金像奖法眼?
徐克:现在有了将这种视觉效果做到没有负面反应的技术
3D并不是新鲜事,徐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1823年就有人知道立体是通过左眼右眼的感觉差异去实现的,200年来一直有人不断去将视觉的效果用影像的方式表现出来。”但为什么今年3D电影大爆发,并有机会入围金像奖?他说:“因为现在有了将这种视觉效果做到没有负面反应的技术。”
记者了解到,在《龙门飞甲》之前,一些国产片在后期制作时进行2D转3D处理,被称为“伪3D”。比如3D《泰坦尼克号》也是采用这种手段,但3D效果并不好。
那么多电影题材,为什么《龙门飞甲》抢头彩?
徐克:3D摄影机适时出现,“龙门”适合驾驭器材
早在两年前徐克就想拍成3D武侠片,“其实3D拍摄本来应该发生在《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的,但当时摄影技术没到这么一个程度。并且3D用到《龙门飞甲》里是有几个方便条件的,在一个固定的客栈环境中,在沙漠景观上,3D电影的器材会呈现很有趣的效果,还可以更加自如地运作摄影器材。如果在《通天帝国》那样的场景环境下,变化太多、层次太丰富,驾驭器材就更加困难。”
目前的3D摄影是双摄影机同时拍摄,这让演员吃了很多苦头。李宇春就说:“有时一个镜头要拍六七遍,不是演员表演的问题,而是因为两个机器距离调试需要多次试验,才能达到最完美的状态。”
3D还未成主流,未来3D电影什么样?
徐克:观众希望银幕上的世界越来越真实
目前,国内尝试3D拍摄的导演并不多,3D会成为电影发展的主流吗?徐克说:“3D好吗?好!但不是所有影片都要用3D来拍。要看内容是不是适合。3D只是包装手段。”
徐克如何看待3D电影的未来?“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平面到立体,都是观众希望它接近真实世界的效果,在追求银幕上所缺乏的一些元素的时候希望补充进去。观众的体验要求决定了影片越来越接近真实世界。”
本报记者 朱秦冀
相关》》
金像奖,我们来啦
4月11日15:30本报记者赴香港采访香港电影金像奖,4月11日15:30抵达香港尖沙咀。这里已经充满了浓浓的金像奖气氛。文化中心前,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搭台赶工,挥汗如雨。负责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说,正在铺设的就是明星走红毯的地方。记者看到,这里几乎是个露天舞台,只要关注金像奖的观众,无需买票,都能在这里一睹明星风采。走访香港电影院4月11日21:00在内地,3D电影总是票房大卖。但据说3D电影在香港却票房疲软,这是什么原因?本报记者走访了香港的电影院。
香港同档期上映的电影很多,但每个电影院的厅有限,所以各个影院上映的电影并不相同。记者晚上九点多来到位于弥敦道的海运戏院。据售票人员介绍:这家影院3D放映厅有500个座位。美国3D电影《3D狂神魔战》晚九点场售票200张,晚十点场售票80多张,这已经是很好的票房了。据嘉禾院线的庞经理介绍,香港每年至少上映20多部3D电影,消化能力有限,“香港人都不大喜欢武侠3D电影,倒是对美国的科幻3D有兴趣,可能也是因为武侠电影看得太多了。”
本报特派香港记者谢晨红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