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让《桃姐》凯歌高奏
4月15日晚落幕的第31届香港金像奖,许鞍华的《桃姐》毫无悬念地拿下影帝、影后、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重量级奖项。在内地,《桃姐》拿下6800万元的高票房,而《晚秋》、《春娇与志明》的崛起,也让文艺片一发不可收拾。
其实不仅仅是香港影坛,从即将到来的五月档期,一部又一部以文艺的旗号吹响号角——管虎的《杀生》,张扬的《飞越老人院》和王小帅的《我11》,他们以积极的姿态等待着市场考验。让你仿佛又能听到震耳的呐喊声:“文艺片复兴了,复兴了!”
新作·文艺之春
第六代+大明星集体出动
就像约好的,王小帅、张扬、管虎等就这样聚集在了一起。王小帅再次以自传式的电影风格,以一个孩子的眼光聚焦一个群体,《我11》讲述了一个小工厂的青春往事;张扬的《飞越老人院》请了一帮在银幕上销声匿迹多年的老一辈艺术家们,集体出演一部电影,关注的仍是社会热点——孤寡老人的生活状态。
游走于电影与电视两圈之间的管虎,也推出了《杀生》。娄烨重出江湖,正在秘密炮制他的《浮城迷事》。
这股文艺的浪潮也吸引了赵薇、章子怡、黄晓明等。赵薇忙着在南京拍摄毕业作品《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请了一帮朋友来帮忙,包括写过《孔雀》的李樯当编剧,关景鹏担任监制,许鞍华也给过她建议。
章子怡和黄晓明,加盟了80后导演李芳芳的《无问西东》,是一部青春励志片。
赢利·文艺之夏
文艺片博眼球,是个技术活
曾几何时,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口碑强大且拿下东京电影节大奖的《钢的琴》是如何草草收场,曾几何时,无数的导演呕心沥血,卖房完成的辛苦之作,也不过落个影院“一日游”的下场,文艺片如何吸金、博眼球仍是个技术活。
秘籍一:以商业模式包装文艺片
《桃姐》、《晚秋》、《春娇与志明》,无非是“商业外套+文艺内涵”的套路。如果不是刘天王,又会有多少观众知道《桃姐》?《桃姐》总投资为1200万人民币,其中1000万用于制作,200万用于片酬——刘德华几乎不拿片酬。
从《疯狂的石头》到《打擂台》,再到《桃姐》,刘德华一直在扮演香港电影和青年导演救世主的角色。他一方面以1800万港币一部的片酬接演商业电影,一方面自掏腰包发掘新导演、投资文艺片。
他并非出钱就不管了,反而用自己做商业电影积累的经验,从头到尾为这部影片保驾护航。
刘德华有一个专业的团队。他提前让团队核算过《桃姐》的成本和预期收益,并根据他们的建议出演《桃姐》,用自身的商业价值带动票房,尽量不赔。
“我负责票房,叶德娴负责演戏。”他曾这样玩笑地说起自己在《桃姐》中的商业使命。
刘德华还仔细算过一笔账,认为《桃姐》是一部可以长线收钱的文艺电影。“就好像《香港制造》及《去年烟花特别多》,这两部戏到现在,每年都收回十万八万。因为每部戏卖了八年后,就有新的版权费,一部好戏会有不同的版权费入账。”
秘籍二:将文艺片变成商业资金
与吴宇森“痛苦”无人投资文艺片相比,王家卫和贾樟柯这两位不折不扣的“文艺导演”,让人捧着钱去找他拍电影。他们很清楚自己的定位与市场。
别看王家卫拍一部电影要耗个几年,但他很明确自己是拍给谁看的,也会与海外发行伙伴讨论电影的走向,尤其是影展评委的口味更是了如指掌。所以他的电影在国际上得奖率颇高。
王晶深知王家卫的套路:“我和他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商人,只是一个贩俗,一个贩雅。王家卫总能得奖的关键就在于算计。因为每一个电影奖项的要求和评委风格都是不同的,他每部片子一直在押宝。可以说,王家卫对奖项很会算,我是对市场很会算。”
另一个将文艺变成商业资金的则是贾樟柯,他最擅长用商业赞助的钱拍个人风格的电影,贾樟柯去年监制并导演的系列短片《语路》,就是某高端名酒品牌的赞助,但全片均没有该品牌的植入,只是在片尾打出体现品牌精神的标语。
另一个例子则是《二十四城》,原本一个楼盘,经过贾樟柯之手,就变成了一个关注老厂迁徙的话题了,还成功将品牌植入到戛纳电影节。据说,贾樟柯投资800万的《三峡好人》的全球总收益接近3亿,抱着钱找他拍电影的人应接不暇。
华西都市报记者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