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三位主持人忆张培:枕边收音机伴她度过最后时刻

2012/4/24 14:56:10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新民晚报·推荐】著名主持人张培今天凌晨走了,枕边放着一台日夜陪伴她的收音机。记者采访了3位与张培合作多年的名主持,他们回忆了张培生前的点点滴滴。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依然天天收听广播,她是个把广播当成自己生命的主持人。

  张培生前留影

  【新民晚报·推荐】著名主持人张培今天凌晨走了,枕边放着一台日夜陪伴她的收音机。在病痛难忍的弥留之际,电波中的声音给了她最后的安慰。亲朋好友在她耳边播放了一段她生前主持的《美文妙律》,让她听着节目一路走好。记者采访了3位与张培合作多年的名主持,他们回忆了张培生前的点点滴滴。

  她是我启蒙老师

  曹可凡(SMG首席主持人):听到张培的噩耗,我非常非常悲痛。我叫她姐姐,她对我来说亦师亦友。我们相识在1987年,那时我还是医科大学的学生,刚参加荧屏大学生主持人大赛。她一见我就主动叫我:你是曹可凡!并给了我很多鼓励。那时我是新人,而张培正值巅峰期。她的这番鼓励对我影响很大。随后,她让我留个电话,说电台有事会找我。就这样,她让我参与主持了不少节目。第100期星期广播戏曲会是一次戏曲盛会,侯宝林、马季、姚慕双、周柏春、杨华生等泰斗、大师级人物都来了,她也让我共同主持,可见她对我的信任和提携。可以说,是她把我领进了门。

  外界有个误解,以为我一开始就当电视主持人,第一个搭档是袁鸣。其实,我先主持了近两年的广播节目,第一个搭档就是张培。我一直没有拜过师,但我把她看作自己的启蒙老师。如果有人问,曹可凡当主持有没有师傅、老师?我只承认一个,那就是张培。现在我带教王冠,也用了她的方法。使我深深遗憾的是,我本想请她做一期《可凡倾听》,她却病倒了……她在生理、心理上所受的痛苦煎熬是巨大的,但她仍顽强地与病魔搏斗。昨天上午,她仍拖着病体顽强地起床,硬是坐了10分钟。

  她是上海的文化名片

  方舟(SMG播音指导):听到她的不幸,我心特别乱(抽泣)……她对我来说是大姐也是亲人,我最敬佩的就是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她是上海的倪萍,是上海的一张文化名片。张培在荧屏上家喻户晓,但她淡泊名利,回到默默无闻的广播电台精心耕耘。因为,广播是她的最爱。

  在生活里,张培是个开心果,常把欢乐带给人们。病重期间,她身体的很多部位痛得很厉害,我们去看她,她总是笑脸相迎,没有流过一滴眼泪。我们帮她揉揉痛处,她说,你跟它说呀,让它乖一点,别疼了。她还在逗你呢!她不想给大家带来太多的心理负担。

  张培是个特别天真、特别可爱的人,也是个马大哈,丢三落四,特别糊涂。有次她进商店竟然问,今天这么暗是不是停电?原来是她自己戴着墨镜。她甚至曾把儿子放在托儿所,埋头工作,下班后竟然忘记去接。这次,她这痛那痛,癌细胞扩散,体检早已测出肺部阴影,她却稀里糊涂,误认为是颈椎、腰椎不好,把注意力全投在节目中,耽误了生命。她透支太多了……对大姐来说,她什么都不上心,上心的只有广播。

  她把广播当生命

  张民权(东方广播公司党委书记):1993年东视成立时,我刚刚当主持人,她已是全国“金话筒”得主了。我主持的第一台大型晚会就是与张培合作的。那次我们主持的是一台纪念“八一”建军节的晚会,张培在昆明军区话剧团当过演员,她当场教我如何行军礼,还对我的吐字发音进行纠正,对我这个新人非常热情。从此,我常常请教她,并听她朗诵。她还热心地介绍我去请教陈醇老师。

  张培对培养新人充满了热情,大家对她感情很深。今年3月6日是她55岁生日,她所在东方广播经典947的十多位年轻主持人来到她的病床边,陪她一起度过了最后一个生日。55岁还年轻,本来,她还可轻松地带领学生;刚刚当上奶奶的她,还可以去澳洲儿子处享受天伦之乐。没想到,她竟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这两年,我和她还常常主持节目,她的认真令我感动。由于眼睛老花,她每次上台前总要把串联稿字体放大,丝毫不敢懈怠。有一回演出,对方准备的串联稿看不清,她竟花了近两小时,埋头整整抄写了七八页。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依然天天收听广播,她是个把广播当成自己生命的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