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别歌坛拍纪录片
希望大家了解海洋
1999年,央视春晚上一曲《常回家看看》让陈红一下红遍大江南北。今年,王珞丹版的演唱再度让这首歌曲回到公众视线当中。不少人忍不住好奇:陈红去哪儿了?的确,陈红淡出舞台已经多年,无论大型歌会或是文艺演出,很难看到她的身影。很多人并不知道,陈红如今是海政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已经全面转型幕后。最近,刚刚在央视播出的大型纪录片《走向海洋》受到好评,总制片人、总编导陈红的名字让她不得不再次站到台前,讲述自己的新工作与新挑战。
暂别歌坛拍纪录片
希望大家了解海洋
当观众的印象还停留在那个干练短发、朝气十足,作为老年人贴心闺女的陈红时,站在眼前的陈红身着一身蓝色军装,依旧是笔直、一丝不苟的站姿,也依旧是利落的齐肩短发,甜美笑容,不同的是,陈红的气场多了几分大气和庄重。陈红说,她现在已经不能算明星陈红了,她更享受自己纪录片导演陈红的定位。陈红的这次转型似乎有点突然,相比娱乐圈其他同行,转型的跨度可谓非常之大。很少有人知道,从小加入海军、对海洋有很深感情的陈红,为了这部《走向海洋》的纪录片一心投入了5年之久,在海上漂泊时,危急时刻甚至都要留下遗书……
《走向海洋》是陈红担任总导演的第二部纪录片,却是规模最大的一部。从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入手,系统梳理了中国的海洋史、海洋文化和海洋文明,试图把海洋研究成果普及给广大观众,让国人和海洋文化发生共鸣。选择这样一个视角来打造这部纪录片,陈红说,很多中国人都知道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面积,但很少有人知道还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蓝色领土,“其实,纵览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从殷商到唐宋,历代帝王都是有海洋观念的,因为在很多国家都发现了来自唐宋时期的瓷器,那个时候已经有了海上贸易,最著名的就是郑和下西洋,那时候中国不但是海洋大国,还是海洋强国。”陈红希望借这部纪录片唤起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如果能再次掀起中华民族海洋强国梦,那么这部片子就具有很深的时代意义了。”
不后悔少走穴少挣钱
离开歌坛是迟早的事
做纪录片,向来被认为是一件“又苦又累”的活儿,对一个明星来说,从绚丽的舞台走下,投身其中,似乎更是一件“不被理解”的事。“很多人都跟我说,这五年里你少走了多少穴、少挣多少钱、少参加多少抛头露面给自己挣人气的机会啊,可我觉得,我为了心里的一个信念,放弃多少都是值得的。”
其实早在陈红心里,对自己的未来就有了规划。“我的转型,是一个理智的决定,毕竟唱流行歌是有时间节点的,不可能到四五十岁还在唱,所以我在很早的时候就给自己一个警示,一定要在最巅峰的时候清醒面对以后的发展,我心里知道我最喜欢纪录片,所以我希望能回归我本真的状态,甘愿从五光十色的舞台离开,放弃名利掌声,也正是纪录片,让我找回了自己。”
担任导演的工作不是正式转型才开始的,陈红说,早期时,她的MV都是自己和导演共同创作完成的,2000年开始,她也动手制作一些军营文化的专题片,每一次尝试都让她很开心,也慢慢有了自信。陈红说,她正式上任后,心气儿挺高,一度对选题非常挑剔,“搞前人没搞过的题材,搞前人没搞过的风格,最重要是要搞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有意义的大片子”成为陈红主攻的方向,最后她决计奔赴“雷区”,拍摄大型海洋文化纪录片《走向海洋》。“为什么说是‘雷区’呢?因为中华民族对海洋太纠结,有太多的苦难与辉煌,也有着很多的欲言又止。‘走向海洋’是中华民族历史的选择,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这不正是我们这代海洋人的担当与使命吗?”
于是,陈红多方奔走,到处为纪录片“化缘”筹集资金,最终该片由国家海洋局、海军政治部联合摄制,还说服了中石油和中海油参与协拍,海政电视艺术中心与三多堂科技共同制作。资金有了,不过还得还人家人情,于是投资方有单位的文艺活动,陈红常常义务去给人家唱歌或者给人家当晚会导演。
拍中国万里海疆
遇台风考验意志
拍摄光撰稿就用了2年,再加上3年的拍摄和后期制作,陈红一头扎在剧组没日没夜的当起总指挥,剧组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18000公里的海岸线,以及海外近10个国家,拍摄了大量的素材。拍摄的过程也是异常艰辛,经历台风对剧组来说像是家常便饭,有时台风在大半夜袭来,船上的房间都进了水,工作人员连自己都顾不上,拿着大塑料布就往机器上盖,情急时甚至用身体护着器材,不让它们被打湿。有时船身晃得厉害,几乎都要翻船了,难受的有种五脏六腑都要吐出来的感觉,对人的精神和意志很考验。
在制作上,陈红的态度很明确,既然做了,就一定要做高品质的精品力作。“我要求镜头语言一定是电影的表现手法,音乐也要是电影的效果,以后让人们再记住这部片子的时候也能记住音乐。另外,就是解说词,一定不是普通的念台本,而是要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陈红对最后呈现的配音解决效果很满意,比如第四集“仓惶海防”的最后,在记述“丁汝昌接到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佑亨劝降书”这一段故事的时候,要求配音要进入此时此刻丁汝昌的内心世界,将那份回天无力的悲愤充分表现出来。
该片2月份在央视首播,随后两个月间在多个频道重播,回忆当初的情景,陈红说自己心里非常忐忑,“开播当天,我还问编导,能播吗,能播吗,确定今天播吗。7点钟就守在新闻联播前,当听到播音员说今晚将播出这部纪录片时,我们所有人都热泪盈眶了,因为这部纪录片的出炉太不容易了。”陈红感慨,如果让她再重走一遍,她不知自己是否还有这样的勇气,“拍的时候,谁都不知道会这么难,但看到成片和大家的肯定时,我瞬间觉得这五年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我一直告诉自己,这个事情不是我个人的事情,它不仅对国家,对我们的老百姓和这个民族都是有意义的。”
对纪录片情有独钟
职称论文吓人一跳
和纪录片结缘,最早并不是因为完成“工作任务”才开始的。其实,陈红早就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有了新的思考。2005年秋天,在上交业务职称考评论文时,身为海政歌舞团歌唱演员的陈红却交上了一份题为《论纪录片〈甲午百年祭〉镜头的缺憾美》的论文。当时还闹了一出笑话,收到论文的领导以为她交错了,结果陈红说,这就是我的研究内容。领导们不得不重新关注这份论文,并对陈红有了新认识,在经过相关调研和多次考评之后,陈红走马上任了海政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的岗位。她就此全面从舞台转型幕后,专心做起她喜欢的纪录片工作。
“当时我想,音乐领域的论文有很多,我再写也没什么突破,我当时其实兴趣点已经转移了,有人说我的转型是突然的,但其实这是一点一滴积累的结果。”陈红说,她一直对纪录片情有独钟,像《话说长江》、《话说运河》、《再说长江》看了无数遍,“这些让我对中华水的历史、水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包括像《河殇》、《大国崛起》、《华尔街》这些纪录片我也都看过,还有外国的名人传记。”陈红心里暗自做了决定,这是她以后的努力方向,“有些想法在心里会暂存着,只是在某一时刻会被急剧放大,以前我做音乐的时候,这方面兴趣还没迸发,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越来越觉得我应该朝这个领域发展,这才是我成熟、持久的发展方向。”陈红说,她其实是个一直对历史、对国家未来有关注有思考的人,“没有人要求我这么做,但兴趣使然,这和你看事物时的思考、时间的推移是分不开的,我的转型不是瞬间的,是长时间综合因素的体现。”
父亲去世差点一蹶不振
九岁儿子给她精神鼓舞
拍摄途中,发生了一件事,差点摧毁陈红的意志。拍摄正紧张时,陈红的父亲突然离世,但她却不得不收起悲伤,处理完父亲后事第二天就回到了摄制组。“我和爸爸的感情一直很好,而且我是个很恋父的人,父亲的离开,让我感觉一棵参天大树倒了,我的人生找不到方向了,有一种万念俱灰的感觉。”当时陈红沉浸在悲痛里,不能自拔。“父亲的离开对我的家是巨大的损失,但我如果因此一蹶不振,那就会对‘大家’造成损失,我知道唯一能把我从悲痛里拉出来的就是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陈红说,她要感谢的还有自己的丈夫和儿子。今年,陈红的儿子达达已经9岁了,对于私生活,陈红一直低调,结婚生子从没有高调亮相在公众眼前。“拍摄这部纪录片的过程也是我儿子的成长过程,他常常跟别人说,妈妈在拍摄《走向海洋》呢。”没时间陪他,儿子也从不怪陈红。“片子刚刚剪完,我拿回家给儿子看,他是最忠实的小观众,而且我也想,这部片子如果能让一个孩子踏实看完45分钟,说明还是不错的,因为小孩子的注意力很难集中,没想到,我儿子一下就连着看了3集。”
对于自己的转型,陈红形容,“《常回家看看》体现的是对小家的爱,《走向海洋》则是一种对‘大家’的爱和责任。”陈红说,有了儿子后,她的心态更趋于平和,也对人生多了一份思考,“做纪录片和做歌手,最大的不同是让我有了一份淡定和从容,这是我在以前明星时代没有感受到的,我也更享受这份淡定与从容。”J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