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而立”与“不惑”
今年34岁的芮成钢,走到了“而立”与“不惑”之间。他见过了世界上“最有钱”、“最成功”的人,深知“钱买不来快乐和幸福”。他说在高考估分填志愿时,他填满了每一个空格,只要有学上,坚决不复读,哪怕只能读一个大专。而他的父母一致同意,他们信奉老舍先生的一句话:“我的孩子只要身体强壮,将来能学一份手艺,即可谋生,不必非入大学不可。”
芮成钢说,人生在世,都背负着各种各样的“纸枷锁”,明明一挣就开,但是一辈子都不敢挣开。“我喜欢爬山,如果不曾登高望远,我们可能永远要用那些枷锁折磨自己。”在书的最后,他用自己翻译的英国诗人吉卜林的代表作《如果》作为“代后记”。他认为,这首诗描述了人生在世最理想的内心状态,承载了这个阶段的自己所有的希望和信仰。
扬子晚报记者蔡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