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是美食献给普通劳动者的颂歌,它对食物朴素细腻的描述。
目前正在热播的央视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几乎创造了一个中国纪录片的奇迹:自5月14日起每晚10点半,全国各地的“吃货”锁定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死守着电视机来了一场盛况空前的集体自虐。在微博上,分分钟都有用户以“舌尖上的中国”展开话题刷满、占据整个电脑屏幕。随着纪录片每晚播出,一家知名美食点评网站也冒出了围绕《舌尖上的中国》撰写的攻略,号称“因看《舌尖上的中国》吊起的胃口,在上海基本都能得到解决”,并列举沪上各大餐厅的拿手菜与纪录片中提到的菜式一一对应。看着电视机里的佳肴美味,老饕们不淡定了,“作为吃货,生在中国就对了,这绝对是一部对食物充满敬意的纪录片!”
找寻对中国美食认同的交集点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是央视纪录频道今年继《故宫100》和《春晚》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原创大片,自5月14日至18日、21—22日7天,于央视综合频道《魅力纪录》晚间10点30分播出,并于次日晚6点在综合频道重播。《舌尖上的中国》自2011年3月开始大规模拍摄,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美食家蔡澜、沈宏非担任顾问。剧组跨越国内60个地区,涵盖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中国各个地域,全篇共分为7集。以“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等7个主题讲述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独特的饮食习惯。
然而,《舌尖上的中国》从文化角度所探讨的问题并不只是“吃”这么简单,从传统劳作到食物创新,生活的艰辛和几代人的智慧结晶,中国人“吃”的传承和变化已经逐渐凸显出它特有的国人气质。
“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感受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这是我们拍摄这部纪录片的目的。”《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坦言,“为了站在更加国际化的角度,去繁化简,本片的节奏也更加贴近国际观众的欣赏品位。”
一般情况下,纪录片多涉及历史、科技、人文等题材,而涉及美食的不多,加之传统美食节目表现方式较为单一,因此热播的并不多见。而《舌尖上的中国》不同的是,每一集的主线采取了碎片似的剪辑方式,进行了不同地域之间的组合和嫁接,讲述了同一种食材在天南地北之间的变化,这部纪录片破天荒的用味道营造出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
在纪录片正式开拍前,该片总导演陈晓卿及他的制作团队曾和蔡澜、沈宏非一起开会反复讨论拍摄角度的问题。讨论伊始,当然是漫无边际,因为中国饮食是一个庞大又过于繁复的主题,有点儿无从入手的感觉,因此,话题集中在如何用一些线索来穿起纪录片想要讲的故事,找寻“对于中国美食认同的交集点”成了最终的目标。在拍摄前,陈晓卿并不避讳称自己曾经借鉴了很多国外优秀纪录片的拍摄方法,比如像BBC与央视合作拍摄的《美丽中国》就是创作组的研究对象。
《舌尖上的中国》是美食献给普通劳动者的颂歌,不见“烹饪大师”,不见“美食专家”,更没有“厨艺大赛”,有的是手工挖莲藕、两小时采竹笋、全中国只剩5人继承的高跷式捕鱼,70多岁黑龙江“鱼把头”、卖黄馍馍的陕北老汉、陪外婆制作年糕的浙江慈城小姑娘。《舌尖上的中国》对食物朴素细腻的描述,对人和食材的关系的微妙理解,悄然传达出几千年来中国人在劳动中所产生的智慧思考以及味觉审美,每一道食物都能勾起观者的浓浓思乡之情。而这一切,都使这部纪录片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魅力感召。
文案创作运用
国际纪录片的基本习惯
“无论如何,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舌尖上的中国》生动的文案让观众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现场同步感,真实到观众可以看见面团在一点点膨胀、闻到米酒飘出来的阵阵甜香,听见小笼包在蒸笼里嗞嗞作响,所有人都流着口水坚持着这每集52分钟的被虐过程,却深感幸福就在彼岸。
在看完《舌尖上的中国》之后,有很多观众对片中的旁白印象深刻,文字精炼且恰到好处。《舌尖上的中国》的宣传负责人告诉早报记者,这个文案是经过陈晓卿一遍又一遍的删改最终成型。该名宣传负责人告诉记者,“熟悉陈晓卿的人都知道,他在制作纪录片之外,除了品尝和研究美食,就是在各大报刊、杂志编写关于美食的专栏,所以为什么能够将文案和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结合得恰到好处是不言而喻的。”经常观看国外纪录片的观众也不难看出,《舌尖上的中国》的文案创作,事实上也是使用了国际纪录片的基本创作习惯。
在早报记者之前采访探索频道亚太地区节目总监魏克然时,他就透露了国际纪录片的制作标准,那就是“找平衡”和“抓眼球”。“在节目一开始,一个故事的主角必须在最初的30秒抓人眼球,它可能是一个事件正在发生,也可能一个人正在赶往某地,在经历过一个阶段以后,会抛出一个问题,或者一个神秘事件,制造一些麻烦,最后留给结尾一个悬念,使观众不得不跟着往下看。当然悬念一定是在结尾公布。”
在《舌尖上的中国》里就大量采用了这样的叙述方式,比如说第一集中的“鱼把头”已经70多岁了,他这次带领大家到冰面上捕鱼,他到底能不能打到鱼呢?正当观众看着渔网被慢慢拉上来的时候,此时镜头一转又跳到其他地方,这就给观众造成了一个悬念,要接着把后面的故事看完。魏克然还说:“先要有想法,然后再要有图片,最后是文本,就像DNA曲折的螺旋上升。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怎样曲折你的故事。这才是最关键的!这一点实际上和电影制作类似,你所做的是把好莱坞和新闻进行混合,或者说是平衡。就像中国的‘阴阳’。”
为什么《舌尖上的中国》能够在国内众多关于美食的纪录片中跳脱出来?有业内人士分析,它之所以能够吸引眼球,其投资和制作水准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方面是它并不是单纯只讲述美食的纪录片,它是把美食当做一个媒介,通过这个普通的媒介找到与这个媒介相关的、能够令大众热情讨论的东西。比如说传统价值观、人际关系、生存状态甚至是哲学思考,都能够通过这样一部片子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