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繁荣的日韩艺人演唱会实际上并没表面那么风光
近日,中国商务部官网转载了一篇日本媒体的报道引发业内关注,该报道中援引了一个调查数据称,韩流文化刺激韩国经济发展的能力正在减弱,“62%的人认为韩流将在今后5年终结”,“18%的人表示韩流已经终结”。本报记者也采访了多位韩流的“进口方”——中国的演出公司,他们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不仅是韩流,整个日韩艺人的观众群,其实在减少。”
本报记者 陈宏
日韩潮在内地确实有市场
又到了演出旺季,而打开沪上各大演出场馆的节目单,日韩艺人的演出并不算少,韩国的神话组合开演唱会、金贤重来做歌友会、日本的彩虹乐队开演唱会,都能引起粉丝们的一片尖叫。
摩登天空老板沈黎晖昨天告诉本报记者说:“像日本一些乐队,即使没有太大名气,但在音乐性上,却是非常有价值的;韩国比日本还要更活跃一点,由于他们国家的文化政策鼓励往外走,输出韩流,所以我这样不太了解日韩的人,做音乐节时,每年也都会请日韩艺人——毕竟如今的受众市场非常多元,所以他们肯定有存在的可能性。”
商务部转载的那篇日媒报道称,根据韩国产业振兴院的调查显示,与韩流相关的营业额中,亚洲地区占据了99%,而韩国经济媒体发布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韩流对韩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具体表现为电影、音乐等韩流商品的出口额,比如人气韩剧在2003年的出口额为8,600万美元,2005年则增加至2亿2,000万美元;K-POP音乐出口额也从2007年的1亿8,900万美元增至2010年的3亿1,300万美元。
“日韩艺人现在来内地寻找长期发展或者短期市场的,确实非常多。”上海非凡文化公司总经理刘炜林告诉本报记者。
局限性太大观众群其实正变小
然而,看似繁荣的日韩艺人尤其是韩流圈,实际上并没有表面的那么风光。“日韩项目有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观众就那么些人,固定的,以80后90后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爱好也在转型,观众会越来越少。”刘炜林说,“日韩歌迷的特点就是疯狂,非常疯狂,艺人来了他们必然要买票,但从我们统计的数据来看,他们的项目,开票最多一个星期,就冲到顶点,后面再也卖不动了。”
刘炜林的说法,得到了另一位圈内人士的证实。她告诉本报记者,像如今去服兵役了的韩国人气天王Rain,之前曾来上海开过演唱会,但出票也比较一般,离想象中的爆棚有着很大的差距。
另一位和诸多演出商有着业务关系的圈内人,也告诉本报记者:“日韩艺人演出的局限性比较大,他们的粉丝比较死忠,和古典演出有些类似,就是观众群体太少,所以你看,这些年真正敢来做的,都是一些老面孔,就是所谓的金字招牌,比如东方神起、Super Junior、神话等等。”
然而,日韩艺人却似乎并不自知。比如韩流,由于在日本寻求经济回报的难度越来越大——据商务部转载的新闻中称,“韩流在亚洲的市场中,日本占据了80.8%”,但同时,韩国人气组合KARA在日本的演出活动、CD以及周边商品的收益中,92%的利润都被日本商家抢走,该组合所属的艺人公司仅有获得剩余8%的收益”。
因此,他们想努力开发被沈黎晖形容为“目前唱片体系被破坏、造血功能被弱化”的内地市场。但是,内地市场的接受度,却渐趋谨慎,刘炜林就语带讽刺地说:“像Super Junior,包括韩庚在内,都已经走掉3个人了,10个人却还是原来的价格,一点都没降价,对我们业内来说,现在这个团肯定是不能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