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影惨败 看韩国如何对抗好莱虎

2012/5/25 17:05:36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据韩国半官方机构电影振兴委员会网站提供的资料,去年韩国本土片票房前十导演平均年龄仅41岁,而2011年中国本土片票房前十导演平均年龄为52岁。外国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的进入,让韩国本土电影的市场大幅缩水,上世纪80年代还占总票房的30%,1993年落到历史最低点15.9%。

韩国人如何应对好莱虎?插图/林军明

韩国人如何应对好莱虎?插图/林军明

韩国电影份额

韩国电影份额

  2月18日,中美电影新政颁布,每年的美国进口片配额将增加14部。3月底开始,“好莱虎”威力大显,从《大魔术师》开始,周票房冠军连续18周被好莱坞电影占据,据资深发行人和投资人高军的粗略统计,截至5月中旬,一共上映了115部电影,国产片(含合拍片)81部,票房却不足总量的40%。4月底、5月初的“炮灰现象”更是让国产片成了“国惨片”。

  这时回望邻居韩国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抗虎”经历,是件有意思的事。早在1986年,韩国就向进口片敞开大门,其本土片市场份额有过1993年15.9%的惨烈,也有2006年63.8%的辉煌。去年韩国本土片再次以51.9%的份额战胜好莱坞,收益率也由2008年的-43%上升到2011年的-4.6%。日前,记者采访了韩国导演郭在容、曾投资韩国电影并在韩国发行华语片的陈伟明以及韩国电影研究者周健蔚等人,让他们给中国电影支支招。

  1、新生代导演带来无穷活力

  提到韩国电影,中博传媒董事长陈伟明最津津乐道的,是韩国导演队伍的年轻化。这位中国商人,过去七年一直在韩国进行电影投资,许秦豪导演的《外出》《哭泣的拳头》都有他的介入,此外他还负责了《英雄》《十面埋伏》《无极》等华语影片的韩国发行,对韩国市场十分了解。

  “记得那年我带张艺谋去韩国做《十面埋伏》宣传,他想见票房前十名的导演,我和那边发行方搞了个派对,真把十个导演找来了。张艺谋见到后吓一跳,全部是年轻人,他之前以为卖座导演年纪会和他相当。这也是韩国电影给我最深的印象。”陈伟明告诉记者,韩国导演中生代和新生代特别多,创作者的新鲜思维很容易和观众形成交流,这也是他们对付好莱坞的招数之一。

  据韩国半官方机构电影振兴委员会网站提供的资料,去年韩国本土片票房前十导演平均年龄仅41岁,而2011年中国本土片票房前十导演平均年龄为52岁。

  《十面埋伏》2004年9月在韩国发行,按照这个时间推算,当时张艺谋见到的卖座导演应该有康佑硕、姜帝圭,当年两人分别是44岁和42岁。刚好是这两位导演的《实尾岛》和《太极旗飘扬》首次让韩国本土片观影人次突破1000万,当时韩国人口还不到4700万。在《十面埋伏》上映后的2005年,卖座片《马拉松》(郑允哲)和《欢迎来到东莫村》(朴光贤)都是由新人导演执导。

  韩国电影评论家李相镕指出,2000年之后,韩国影坛通过一种整体氛围,把青年导演聚集在一起,期待能意外发现优秀的新人。直到现在电影仍被广泛认为是年轻人的梦想,这种文化观念在今天的韩国大学中得以延续,和“电影”相关的学科比任何时候都受欢迎,大批年轻人涌进电影行业,而且多数年轻人没有坚持作者主义,而采取追逐票房和口碑的双赢战略。

  陈伟明也认为,韩国年轻导演在视觉和电影美学上,相比较国内导演更为独特,更接近好莱坞的商业美学,“说实话国内类型片导演数量还是少,年轻这一拨也不够好。”

  3月下旬,未做太大宣传的韩国电影《晚秋》在中国获得7000多万票房。陈伟明很看重其中的中韩合作因素,他目前想做的,正是将韩国的商业片经验运用到合拍片中来。事实上,中博传媒已经与韩国导演许秦豪、郭在容达成合作协议,前者执导了电影《危险关系》,后者则将与《失恋33天》编剧鲍鲸鲸合作,拍摄电影《叫醒爱情》。

  2、政策宽松鼓励创作热情

  “一些外国电影专业人士常问我,需要什么样的电影政策,可以达到韩国电影这般的成功。我总是给他们同样的回答:对于创作者来说,表达自由比其他政策支持更为有效,韩国电影的历史,就证明了这一点。”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政策研究组组长金美贤曾如此说道。

  这句话就印在《韩国电影史》中文版的封面上。该书翻译周健蔚曾留学韩国,也接触过大量韩国电影人。在他看来,充分的竞争让新人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新导演得到机会后必须用100%的力量拍好第一部,你拍不好,下次就没机会了”,而宽松的政策则很好地鼓励了创作热情。

  1986年以前,好莱坞电影每年在韩国只能上映25部,随着韩美贸易谈判,1986年,韩国第六次修订《电影法》进行大量政策更改,允许外国电影公司在韩设立分公司,废除外国进口电影价格上限和进口配额,外国电影可直接进入韩国。1994年韩国甚至解除了外国电影拷贝数目限制,从此韩国市场完全向外国电影打开国门,外国电影从原来的20余部发展到1996年的405部。

  外国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的进入,让韩国本土电影的市场大幅缩水,上世纪80年代还占总票房的30%,1993年落到历史最低点15.9%。1990年前后韩国电影数量是100部到120部,1993年下降到63部,1998年只有可怜的43部。

  好莱坞电影彻底接管韩国市场后,韩国电影人开始争取政策扶持。2002年1月1日,旧的审查制彻底废除,改革为分级制。

  导演郭在容告诉记者,韩国本土电影飞跃式发展首要原因还是分级制的推行,“韩国的观众喜欢追求新的电影,分级制带来的创作自由,鼓励我拍出很多新鲜的东西,而不是总在跟风。”

  3、电影教育、反盗版和其他

  韩国电影人得到宽松创作环境的同时,好莱坞电影还在步步紧逼。2006年7月1日,韩国实行新的国产影片配额制,韩国电影院每年必须播放国产影片的天数从146天减少到73天,好莱坞片得到了更多放映时间,竞争形势进一步恶化。为此,韩国政府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

  中博传媒的陈伟明告诉记者,韩国政府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我记得金咏三曾在总统年度报告中指出,‘好莱坞大片《侏罗纪公园》的收益相当于售出150万台现代索纳塔汽车。’这番论述引发强烈反响,韩国引入了文化产业的概念”。陈伟明说,他在韩国投资文化产业,韩国政府会给他税收方面减免,而郭在容导演则表示,观众在韩国买的每一张电影票,都有一部分钱拿出来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周健蔚表示,在韩国电影政策扶持方面,1999年成立的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起到了核心作用。这个委员会是非营利性机构,首先有政策保证导演拍片资金,此外委员会下属的映画学院对电影教育作用也很大。“中国的电影专业学生一般都是自己拍实习作品,而映画学院是一到两年学制,毕业之前让你去一部真正的长片剧组实习,这种现场学习对培养人才帮助很大。”此外,振兴委员会也会举办多种剧本大赛,鼓励年轻人从编剧入手进入电影行业。

  除此之外,釜山电影节和全州的电影节都有支持年轻导演的计划,“我觉得韩国电影工业还是很完备的,几千家制作、发行、后期公司,进入这个行业的人才非常多,竞争非常激烈。竞争会导致创作力旺盛,今年戛纳电影节韩国电影有五部入围各个单元就是明证。” 周健蔚说。

  除此之外,周健蔚还提到韩国的反盗版工作相当到位,“韩国盗版非常之少,即使有也是画质差。关键是没什么人买,因为很多韩国电影频道不计其数,付费下载也非常成熟,有这点钱和时间去买盗版,不如用很便宜的价格轻点鼠标,或者打开电视机便可。”韩国发达的电影频道、音像产业和网络下载,也会通过版权费贴补电影产业。

  本版采写/记者 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