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知青》不是娱乐片(图)

2012/6/7 16:57:49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梁晓声:说实话,我很不愿意回应,一是编剧不应该走到台前,二是希望大家看完全剧后再做评价。梁晓声:我再怎么写,都不可能把我那一代人千差万别的命运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别说45集,100集也不能包含。

编剧梁晓声

编剧梁晓声

梁晓声:《知青》不是娱乐片(图)

梁晓声:《知青》不是娱乐片(图)

  电视剧《知青》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编剧正是上世纪80年代以写作“知青文学”而著名的作家梁晓声。前晚,他在山东济南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电话专访。重拾知青题材,他只想告诉如今身陷娱乐化泥沼的年轻人,那个时期究竟是怎样的。由于题材敏感,该剧播出已是万幸。面对那些所谓“描写浪漫”的批评,他提醒大家看完全剧后再做判断,“后面的矛盾会越来越激烈”。此外,他表示打算坚持创作现实主义题材,“我只做对的事”。  撰文:本报记者 曾俊 实习生 黎妮晓宇

  关于《知青》

  文学艺术应使人性变得更加柔软,而不是相反

  媒体:最近十多年里,你几乎没有再碰触知青题材,这次为何再写《知青》?

  梁晓声:其实最初山东影视中心找我创作这个题材时,我犹豫过。因为我不想再介入这样的题材。但在制片方多次劝说和鼓励下,我才决定做这件事。有一段时间我的确很排斥再写知青题材,但后来我发现,现在年轻人已经不了解知青那个时代了。以至于一说到知青,他们就认为这个群体就是调皮捣蛋、谈恋爱。在他们看来,这样的生活非常好玩而且浪漫,其实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

  媒体:但还是有人认为这部剧偏于理想主义,把实际上非常残酷的现实描写得很浪漫,你怎么回应?

  梁晓声:说实话,我很不愿意回应,一是编剧不应该走到台前,二是希望大家看完全剧后再做评价。《知青》中确实有一点理想主义,他们可能认为剧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太有爱了,这方面我承认自己的确有些理想化,在那个年代,知青们相互伤害的例子很多,但我为什么这么做?因为回望历史的时候,仅仅体现伤害不是我想要的作品的当下意义。文学艺术应使人性变得更加柔软,而不是相反。现实主义本身也有不同的含义,不是说我们那个年代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如此,而是如果那样,我们未来的社会会不会好一点?

  媒体:这部剧中有你自己的经历吗?

  梁晓声:我当年从兵团下放到连队去抬木头,当我实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给负责这件事的干事写信,他就赶了四五天的路到哈尔滨鼓励我。后来因为在《兵团战士报》上发表了一篇小说,被复旦大学的老师看到,招生时特地赶来连队找我谈话,这些都是特殊年代的温暖。不论社会条件多么不利于人性的自由状态,都还留有我们摆放人性坐标的余地,只不过你摆放在不正确的位置上会对你不利,但那只是暂时的。你坚持下来,民心自会判断,暗地里的同情和帮助就会产生。

  媒体:那你想通过这部作品对经历过下乡的那一代人表达什么感情?

  梁晓声:我再怎么写,都不可能把我那一代人千差万别的命运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别说45集,100集也不能包含。其实我总共写了60集,可见删掉了多少内容。不过它最终能够播出来,也展现了(管理层)的一种新姿态,应该庆幸了,要求他们一路绿灯也不现实。

  关于审查:

  它能播出等于我们的初衷最大程度上被理解了

  媒体:你之前的影视剧在跟观众见面前经历过不少波折,这次顺利吗?

  梁晓声:这次没有太大的波折,一下就告诉我要播了,我还挺惊讶的,速度这么快。因为我看了《知青》的片花之后,心情很郁闷,觉得这部剧触碰到的雷区太多。所以我给导演和制片打电话,希望他们做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播不出来的准备。我并不是因为自己的作品不能跟大家见面而觉得沮丧,而是惋惜团队辛苦工作的结晶。

  媒体:现在这部剧跟观众见面了,是否感觉轻松许多?

  梁晓声:刚播出来的时候也不轻松,因为第一次播了几集之后就停了,这已经是第二次了。到现在这个阴影也没有完全消除,因为越往后矛盾会越激烈,给一些人的刺激也越大。

  媒体:你在创作剧本的时候会不会为了通过审查而有所顾忌?

  梁晓声:那是肯定的。但是到目前为止,你能举得出第二部如此接近历史的电视剧吗?我们做了前面没有的事情,并且尽量把它做成了,尽管它还不够完美。这是一部有点文化自觉、文化责任感的电视剧,它能播出等于是我们的初衷最大程度上被理解了。

  媒体:文化自觉具体是指什么?

  梁晓声:体现在四个字上:拾遗补缺。别人没做的,你要去做。整个大文化比例上缺少的,你要去补上。

  媒体:你在创作剧本的时候会不会考虑受众需求?

  梁晓声:我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都处于娱乐文化之中,而这部剧不能在娱乐上去满足别人,我是把它当做作品来完成的。一个作家若想迎合所有人的喜好,那不是成了写畅销书了吗?

  关于写作:

  我都写了一辈子了,不是在靠笔挣钱

  媒体:你平常喜欢看电视剧吗?

  梁晓声:谈不上喜欢,因为我实在没精力看电视剧,不过有一些国外的,比如《草原小屋》、《成长的烦恼》、动画片《长腿叔叔》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美国在大萧条时期的社会心态可想而知,为什么还能拍出许多温暖的影片?正是这些理想化的东西影响了他们。

  媒体:你要求自己每天一定要写多少字吗?

  梁晓声:那倒不会,我还是得有感而发,只不过我会经常有感。写作已经是一种生活方式。人和动物不一样,必须做点事,而我太笨了,只会做这件事。我恐怕在临死前几天都还在写作。

  媒体:在远离网络的情况下,你的感想一般从何而来?

  梁晓声:要了解中国的人一定要通过网络吗?即使真有价值的信息在网络上也会被淹没在一片垃圾中。你看微博很热闹,但有多少是理性的声音?有很多值得一读的经典书摆在我的案头,我干吗不读书而要上网?

  媒体:你爱读什么类型的书?

  梁晓声:反映历史、文化和当代人物关系的。

  媒体:你会不会为了商业利益而创作一些作品?

  梁晓声:我都写了一辈子了,不是在靠笔挣钱。

  媒体:成为政协委员后,有媒体评价你从一个理想主义者转变为批判现实的斗士,您觉得是这样吗?

  梁晓声:中国有些现象需要看到的人不仅仅是发牢骚,而是大声把它说出来,我们不能停滞在一个人骂两句然后其他人说“顶”的社会表态上,还得有些人去想这些问题究竟是怎么形成的,根源在哪儿。对于我,就要考虑用怎样的形式把它写出来影响大家,哪怕会让人不高兴。

  关于现实题材:

  批评别人还不如自己来做

  媒体:你说过影视剧创作要拓宽半径,这怎么理解?

  梁晓声:我们将现在的创作范围比喻成圆,有人会去把半径拉长,从而拉宽面积。我希望不是别人把半径拉长后,我去享受既得成果。我对我的学生说,在你们人生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谁给你钱只要能出版,你都可以去做。但你一定要明白,那不是值得你一辈子从事的职业,如果有一天你情况好了,一定要回到原点上,创作有意义的作品,这个意义应该超出于稿费。等到上年纪了,还靠写电影、电视剧、小说给稿费来挣钱的话,是件羞耻的事儿,原来这一辈子不过是卖文字的人。我死去后,希望人们谈到这些作品时觉得还行。

  媒体:你还打算倡立一个现实主义题材创作基金,但你知道目前国内对于这方面的影视剧仍有诸多限制,你是怎么考虑的?

  梁晓声:有些事情只要是对的就一定要有人去做嘛,那我们去做就是了。从我感觉到国内现实主义题材的影视剧风格雷同的时候,一个时期只有一个类型,收视率高一点后面就会跟着一片。我以前对影视发表过一些批评的言论,但我终究不是批评家,批评别人还不如自己来做。

  媒体:现实困难你又是怎么考虑的?

  梁晓声:随便谁来做都必须顶着创作过程当中的心理压力,我们没必要到处强调这部剧的播出有多么不容易,别人不理解你也不必解释,我最懒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