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视剧产量井喷更显现圈内乱象

2012/6/15 17:06:52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上海电视节白玉兰论坛连日来聚焦一系列荧屏现象,并对电视剧演员片酬疯涨现象、荧屏“一窝蜂”的跟风现象以及纪录片缺乏品质等展开了抨击和反思,并呼吁电视行业的秩序应该走向规范……

  上海电视节白玉兰论坛连日来聚焦一系列荧屏现象,并对电视剧演员片酬疯涨现象、荧屏“一窝蜂”的跟风现象以及纪录片缺乏品质等展开了抨击和反思,并呼吁电视行业的秩序应该走向规范……

  片酬疯涨应遏制

  中国电视剧导演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阎建刚表示,虽然导演之间没有高片酬演员的黑名单,但是高片酬的明星确实存在。他认为,目前演员片酬疯涨的恶果还没有充分体现,因为只有当一批项目死掉的时候,才能看到直观的恶果。他说:“我们今年影视作品的产量已经到了井喷的高度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制作行业秩序不够到位,当我们的价值体系被冲乱的时候,说明没有形成秩序。”

  白玉兰奖电视剧评委会主席李少红指出,高片酬直接导致演员的成本占据整个制作成本的六成,这种风气必须遏制。她说:“这其实是很不正常的。经费和艺术质量是直接挂钩的。希望通过政府的调节,市场杠杆的调节,来稳定这个价格。”

  山东影视中心影视部副主任侯洪亮说,很多人都说明星片酬高,暗地里都骂,但真正拍一部戏的时候,一般还是会选择那些价格高的,“真正有市场号召力的演员,他们的存在会让电视台和制作方比较踏实,完全以新人做主演,会给制作方和播出方带来一定的担忧。”他认为,之所以有这种现象,是市场上用新人成功的案例太少。“如果新人能够搭配好的制作团队,再加上题材讨巧,能让一个项目成功的话,会影响更多影视公司进行尝试。”他说,央视正在热播的《知青》就是个好案例。

  荧屏更需多精品

  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说,中国无疑是世界第一电视剧大国。他表示,像今年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都是关于中国电视剧发展的问题。他认为任何一个行业到了它的高峰发展时期,一定是各种矛盾各种问题集中显现的时期。

  对于荧屏“一窝蜂”、“同质化”现象,导演李少红说,“我经历了这十几年的变化,电视剧市场目前好像不是要以质量取胜,而是要快,要时令菜,适应观众胃口。但我觉得,能真正走到最后的可能只有精品。”她进一步解释说:“产出渠道越来越多了,唯一不变的就是内容。内容为王是这个市场上不变的路线,最终就是精品、精品、精品,不管是哪个题材都需要精品。精品意识是现在市场上最需要的,越来越快餐化后,渠道越来越多之后,内容更加重要”。

  对于如何做精品?李少红表示,“最早对我们搞文艺市场的人,最怕听到的就是市场,第二个就是产品,好像和我们学的不一样。但我跟着电视剧走到今天,教我的就是市场。任何一个搞创作的人,面对的都是市场,观众其实是我们最需要关注的元素。精品与市场更好的结合,是我们唯一的出路,是这些年来很重要的经验。”

  “多元合作”能繁荣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同道指出,“《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以后,纪录片的影响力开始扩大。但我们也不能回避,在每年生产的大量纪录片中,有品质的制作却少之又少。提升纪录片品质,需要多方努力,而不仅仅只是电视台一家的责任。”他说,纪录片要繁荣发展,必须整合社会各种力量,走“多元合作”的道路。

  “只有整合多方力量,提升纪录片品质,实现生产、营销、传播的多样化,才能推动这个行业走向繁荣。”中国传媒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说。央视纪实频道制片人朱乐贤说,他们的团队正是一个践行“多元合作”的典型,“我们以‘委托定制’作为节目生产模式,发布选题,进行招标,选出一批社会纪录片机构来制作,并对他们提供资金支持和相关培训。”上海纪实频道总监应启明认为这种合作方式有多重优点:“社会制作人相对电视台触角更广,更有草根精神。同时电视台也能培育出一批优秀的社会纪录片机构,激发行业制作和营销活力。”

  首席记者 俞亮鑫 实习生 陶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