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彻与电影大工厂时代论坛开讲
昨天下午,电影大师班第二讲——张彻与电影大工厂时代论坛在世纪大上海电影院开讲。陈观泰、李仁港、徐克、王晶、魏君子等嘉宾借“张彻电影与大工厂时代”的话题,追忆动作片大师张彻及其武侠片类型的形成脉络,探讨当下亟须建立何种有风格有质量的商业类型片。部分观看电影《马永贞》的观众也参加了此次电影论坛。
用电影制造英雄
张彻生于1922年,逝世于2002年,1966年张彻导演的《独臂刀》票房收入首过百万,被称作“百万导演”。1970年,张彻得了亚洲影展最佳导演,获奖影片《报仇》。这部片子的精彩程度非同一般——没有时代背景、没有地点,就是一个纯粹的弟弟给哥哥复仇的故事,简单而又充满激情。
大师班在座的嘉宾都认为,张彻电影中的主角都是英雄人物,而这些英雄人物最后都死了。陈观泰感慨道,张彻不是在制造明星,是在制造英雄,他剧中的每个角色都有独特的个性,“他用电影激励我们:做人要靠自己的双手,不要怕死,死要死的轰轰烈烈。”李仁港对张彻电影中的主角“为什么最后都死了”有着自己的理解:“死不是最终的目的,张彻曾经说过,他电影的精华就在于报仇,英雄最后的死亡,是他经过这个角色,把他的人格呈现出最美的状态。”李仁港认为,“我们通常会感动的不是镜头的美,而是人性达到了最高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更让人感动。”
倡导“阳刚革命”
作为武侠片的奠基者之一,张彻以阳刚惨烈的暴力美学著称,《独臂刀》、《报仇》、《马永贞》、《刺马》、《少林五祖》屡屡开创动作题材潮流。张彻倡导的“阳刚革命”,以培养影坛男星为己任,开创了华语影片新气象,打破上世纪60年代女星雌霸天下的局面。
徐克谈到,张彻导演的《独臂刀》、《报仇》是他最喜欢的两部片子,看了很感动,“现在很多武侠电影中的男演员做的一些动作给人的感觉很勉强,但是张彻电影中的男主角给大家的感觉就是得很有力量。”
张彻的电影中的女主角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或许并不那么深刻,多位嘉宾认为,张彻对于表现男性间友情的戏份远多于男女间爱情,他电影中的男性形象总是表现得壮志豪情,有所为有所不为。陈观泰甚至觉得张彻导演“重男轻女”,但昨天在座的一位女性观众却有着不一样的想法,她认为张彻导演是出于爱护女性的角度才不让女主角出来抛头颅撒热血。
纪念书籍即将上市
王晶昨天夸张地表示,每次看到张彻导演就像小粉丝看到了大明星。徐克眼中的张彻则是一名君子,从来不说虚话,即使是训斥、讽刺的话,也都出自于本意,是一位值得敬佩和学习的好导演。陈观泰回忆起以前,张彻经常为了员工的福利等问题与制片方发生摩擦。人前的张彻总是带着笑容,从来看不到他忧愁的一面,他把所有的困难都一个人承担下来。在座的导演都表示,自己拍的片子中都多多少少留有张彻导演的影子。
昨天,除了讨论张彻先生的电影和他的为人,魏君子还介绍了为纪念张彻先生逝世十周年出版的《武侠大宗师》的相关情况,喜爱张彻的朋友们很快就能看到这本书了。
新报记者 唐 玲 文
新报记者 朱良城 实习生 展 翔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