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上海6月24日电 为期9天的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24日晚落下帷幕。连日来,“中国电影摇篮”之地上海奉献了一场场光影传奇,被誉为“东方奥斯卡”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日益吸引世界目光。创立19年来,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成长速度令人惊艳。而面对好莱坞新一轮浪潮来袭,上海国际电影节更在努力为中国电影集结力量、传递信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指出,上海发展的历程是开放的历程,是吸收国内外优秀文化并使之融入上海的历程,也是聚集全国优秀人才的历程。我们应该继承这个优秀传统,为上海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上海国际电影节,已然成为中外电影人交流交融、推进中国电影文化发展的重要平台。
19载书写光影传奇
400多名海内外明星、2000多名记者、1万多名业界人士相聚上海,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部新片参加了展映,30余万观众共享全球电影盛宴……一连串数字展示了上海国际电影节快速增长的“吸引力”。
如同金棕榈奖之于戛纳、金熊奖之于柏林、金狮奖之于威尼斯,金爵奖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核心。作为主竞赛单元的奖项,金爵在中外影人的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
本届电影节吸引106个国家和地区1643部影片报名,再度刷新纪录,世界首映数量上升。最终17部入围作品中,既有大师级导演的力作,也有探索个性之作,更不乏年轻影人的新作。
事实上,今年金爵奖参赛影片的整体水准有口皆碑。评委会主席让·雅克·阿诺甚至幽默地说:“开幕式上我就预言,评奖的时候,评委们会‘遍体伤痕和淤青’。不幸的是,我们喜爱的影片太多,而设立的奖项太少。”
“我热爱上海这个充满电影氛围的城市,希望下一部电影能在上海拍摄。”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评委会主席、伊朗“新浪潮”电影主帅阿米尔说出了众多外国影人的“心声”。他说,自己完全被上海国际电影节“迷住”了,没想到它“规模如此盛大,又如此富有活力”。身兼威尼斯、蒙特利尔、鹿特丹等众多著名电影节选片顾问的谢利·克雷瑟感叹说,本届上海电影节“令人已经迫不及待下一届电影节的举行”。福铁·西摩影业公司总裁迈克尔·维尔那认为,上海国际电影节“完全是一个成熟的国际电影节,在国际上也是优秀的”。
中国电影力量集结
著名导演冯小刚和作家刘震云就“如何用电影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话题对谈,掀起热潮。张元、娄烨、王小帅、管虎、贾樟柯、陆川、乌尔善等“中国第六代导演”集体反思“中国电影下一步该怎么走”,并自我鞭策“面对当下社会现实,不能缺席”。面对好莱坞大片来袭,中国电影人更是不言放弃。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月,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市场票房收入颇丰。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好莱坞最大的出口市场。如何应对中国电影市场更加开放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传达出了这样的信息:集结华语电影力量、培育中国电影人才、打造中国电影国际竞争力。
“遇强则强”,中国电影的背后力量——产业资本在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走到了“前台”。华谊兄弟、保利博纳等发布“十部大片”计划;国影基金斥资20亿元投入合拍片制作;航美、迅雷等跨媒体联手打造首个网络电影院线;中国电影产业正在酝酿下一个“g.c”。
资本之外,中国电影更渴求人才。上海国际电影节坚持每年拿出30万元奖励“亚洲新人奖”最佳影片与最佳导演。多年来,许多年轻导演从上海“起跳”,在国际影坛上崭露头角,例如宁浩、万玛才旦、高群书,伊朗的叶塔潘那、印尼的巴瓦尼,等等。
正向“世界电影之都”迈进
近20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对多元文化的传承已融入电影节血液之中。尤为令人赞叹的是,上海电影节成为国际电影节中首个自觉承担修复拷贝、推动文化传承的电影节。《一江春水向东流》、《十字街头》、《八千里路云和月》,这些经典经过修复,重焕光彩。上海国际电影节执行副秘书长唐丽君介绍说,已有不少国际电影节邀请“修旧如新”的中国经典电影展映。
电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说,随着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国际化、专业化、创新力和影响力迈上新台阶,中国电影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时期,已成为全球愈来愈受关注的电影市场。
专门评估国际各大重要电影节会的国际制片人协会总干事班华·吉尼提由此对上海国际电影节寄予厚望:“和戛纳、柏林等相比,上海电影节起步较晚,但它发展得很好。”
电影,是国际大都市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黄昌勇说,放眼世界,伦敦、纽约等大都市既是金融中心,也必然是电影产业中心。作为中国电影的发源地,上海承载着中国电影人的世纪梦想,也正在努力向“世界电影之都”迈进。
“近者悦而尽才,远者望风而慕。”上海市委副书记、上海市市长韩正表示,上海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现代文化企业,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
随着“东方奥斯卡”的魅力绽放,迪士尼、梦工厂的落“沪”,民营电影业的崛起,上海正在充满文化自信、挥洒笔墨绘就国际“电影之都”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