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三位老艺术家相继辞世
女物娱乐讯 陈强、张瑞芳、黄宗洛接连辞世,葛存壮被传病重在床。有人在微博上苦笑着写,天堂这是在拍什么戏啊,邀请了这么多老艺术家。也有人说应当再看一遍电影《飞越老人院》,时至今日这部集结了30多位老艺术家的片子才更彰显其独特的价值。
7月1日女物娱乐特别对话《飞越老人院》的导演张杨,他说自己一直感到非常遗憾,“没能用影像多留下几位老艺术家的表演”。他提及近日推出的一部《飞越老人院》纪录片,片中清楚再现剧组从筹备到拍摄中与老艺术家合作的全过程。纪录片中,陈强、田华、秦怡、葛存壮、许还山、吴天明、李滨等老演员的照片赫然贴在剧组墙上,作为当时主角备选,其中几位因身体原因最终没能出演。
老艺术家们在纪录片中呈现出的,以及在张杨印象中的,更多是对于电影的热爱以及拍摄中的敬业认真。片子里张杨在拍摄前曾去葛存壮家里探访,葛老兴致来了脱下外套现场试戏,弓背弯腰把头发弄乱,嘟着嘴穿着跨栏背心演的兴起。张杨也透露,葛存壮自己做了片中造型、设计了不少人物台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结果还没开拍就病倒了。
大多数老艺术家活跃的时期,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娱乐产业不发达,没有片酬概念,“演员只拿工资,收入跟一般知识分子差不多。”张杨说。在《飞越老人院》纪录片中,老艺术家于洋也对张杨袒露心声:“我们年轻的时候,考虑的不是金钱,而是国家命运和社会责任,是塑造什么样的形象给社会。”也正是少功利心,用张杨的话来讲“他们是真的把拍电影当成艺术去做的”,所以很多老艺术家演了一辈子配角,比如黄宗洛,但每一个角色不管大小他们都会尽力去演的细致到位、深入人心,张杨认为,这也正是老艺术家与现代演员的区别之一,他们是实实在在具备优秀艺德,敬业、谦逊,拍戏时没助理,对剧组要求少,而且这似乎已经成了他们一辈子都在坚守的习惯。
策划/女物娱乐策划组 对话撰文/瓮欣
女物娱乐对话导演张杨,谈《飞越老人院》中与老艺术家的合作
再谈《老人院》:遗憾没能拍更多老艺术家
【“他们都八十几岁了,片中有三四个节目,麻将啊,表演海浪啊,每一个节目他们都得排练一个来月,每一次都得弯腰伸腿练很久,我们也没有专人给指导,就老人家自己在那儿练。”】
女物娱乐:之前在采访中您曾提过,有些片子是越往后越能彰显它的价值。现在再回过头看《飞越老人院》,感受如何?
张杨:这个电影本身是提供了这么一个机会,片中需要这么多老人,我们的想法是尽量多的让老艺术家进入这个电影,让他们集体有一个影像的纪念。当时我们具体接触了很多老艺术家,比如凌元、陈强、葛存壮老师等等,他们都特别愿意来。我们当时办了一个聚会,说到要拍这个电影,凌元老师第一个举手参加,陈强身体不好,还派了他女婿来见我们,说只要在北京拍,哪怕一个半天、一两个镜头呢,老爷子都希望能来。但可惜后来我们是在外地拍摄的,再加上老人家确实身体不好,只能放弃了。葛存壮老师当时自己都为片中角色做了造型,也设计了台词,做了非常多准备工作,结果还没拍就病了。这些对于我来讲都是非常大的遗憾,一年时间里,这么多老艺术家离世,如果当时真的能用影像全部记录下他们的表演,那会更好吧。
女物娱乐:据说这部戏给老艺术家的片酬挺高,而陈坤、徐帆等都是零片酬出演?
张杨:对,几个年轻演员都是零片酬。我们是按照预算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多给老艺术家一些酬劳。
女物娱乐:电影其实是有青春、激情、梦想的元素,在当初拍摄的时候,还能感受到老艺术家们的激情吗?
张杨:每一天都在感受。每一位老人都精神饱满。他们比年轻人还活跃,在片场踢毽子,跳舞什么的。在现场如果演的不过关,我也会让他们重来,但基本上他们都是久经沙场的老演员,稍微调整他们马上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女物娱乐:老演员们也是相当敬业?
张杨:越是老演员越敬业,对于他们来说,这已经养成一辈子的良好艺德,这也正是今天很多年轻演员缺少的东西。他们都八十几岁了,片中有三四个节目,麻将啊,表演海浪啊,每一个节目他们都得排练一个来月,每一次都得弯腰伸腿练很久,我们也没有专人给指导,就老人家自己在那儿练。其实辛苦的戏份很多,许还山老师需要在片中开那辆大车,年轻演员都费劲的,车很破,发动机手刹都是坏的,但他一边开还要一边演戏,挑战很大。有时候要转个大弯,他打不过来方向盘,都是几个人帮着才行。
女物娱乐:现在演员去拍戏动辄带几个助理,老艺术家们都有助理吗?
张杨:有人是带着老伴,有人是带着女儿,他们基本上很少有助理,剧组也会给配备一个***来照顾他们。
电影《飞越老人院》集结了30几位老演员,当下看来令人格外有感触
老艺术家印象:剧组稍微考虑周到点,他们就很高兴了
【“那个年代拍一部电影可能要一年的时间,演员体验生活就得半年,这和现在做电影的概念完全不同,从老艺术家们的角度看,他们对待电影真的是在完成艺术一样。……他们对剧组要求很少,只要多为他们考虑一点点,他们就很高兴了。”】
女物娱乐:您也与一些年轻演员有过合作,觉得老艺术家跟现代演员之间最大区别在哪?
张杨:他们艺德非常好,非常敬业,每一部戏都是尽最大努力完成。你会明显感觉到,他们对剧组要求很少,只要多为他们考虑一点点,他们就很高兴了。我之前也跟年轻演员合作,总体都还好。现在的演员各种戏接了一堆,拍戏时候都不能保证时间,接戏太多了之后他们就不能在某一部戏上认真完成,老是跑来跑去的,而且有时候演员其实都挺好的,但经纪人会提出很多要求,一堆烂七八糟的,让人觉得挺烦。
女物娱乐:这种区别可能有个背景的原因,那就是娱乐大环境的变化?
张杨:对,老艺术家那年代拍一部电影可能要一年的时间,演员体验生活就得半年,这和现在做电影的概念完全不同,从老艺术家们的角度看,他们对待电影真的是在完成艺术一样。
他们当时也没有片酬的概念,本身就是领工资。那时候都是电影厂,厂里统一工资标准,几级演员就是几级工资。演员收入跟社会上知识分子差不多,比如某一年大学本科毕业的知识分子是56块钱,那同级别的演员也一样。而且他们从事电影行业都是一辈子了,电影就是他们生命最重要的一部分。
女物娱乐:如果梳理很多老艺术家的履历,会发现他们留下了太多经典角色,这是不是也会给现在的演员一些启示,有好作品是最关键的?
张杨:任何明星光环都是一时的,最后能流传下来的都是作品。尤其以今天的时代来说,明星一茬一茬更新换代的速度太快了,比过去要快很多,现在再出名,十年之后可能就销声匿迹了,但不管怎样你的作品能搁在那儿,等大家再提起某个角色的时候,他能想起你。老艺术家之所以深得人心,有群众基础,就是因为他们塑造的人物家喻户晓。葛存壮、陈强、黄宗洛,演了太多的配角,但他们会把每一个配角都演的非常到位,这是作为演员非常关键的东西。
女物娱乐:目前圈子里对于老艺术家的关注度怎样?是否还不够?
张杨:主要是能提供给他们的机会不多,有多少部戏能拍到老人?有时候老演员去演了,也不是主角。现在老艺术家有些还坚持在一线演戏,大部分都选择退休了在家养老。其实圈子里都还在关注着老艺术家,大的颁奖活动还都会邀请他们,但我们常看到的只是很小的一个群体,比如几十位艺术家,但是中国老演员可能有几万、几十万,不一定都能关注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