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上海电影节何去何从

2012/7/4 15:33:52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明年是上海电影节20周年,唐丽君会为它带来什么改变,我们拭目以待。在本届上影节前后,南都记者与影评人、选片人、媒体记者等不同层面的参与者进行探讨,并独家专访了唐丽君。”  对于参赛片的首映标准限定,唐丽君告诉南都记者,“现在除了戛纳以外,大家都面临这一个选片的困难。

第15届上海电影节海报

第15届上海电影节海报

明年是上海电影节20周年,唐丽君会为它带来什么改变,我们拭目以待。

明年是上海电影节20周年,唐丽君会为它带来什么改变,我们拭目以待。

红地毯的喧嚣难掩电影节本身的尴尬。南都记者钟锐钧摄

红地毯的喧嚣难掩电影节本身的尴尬。南都记者钟锐钧摄

  ●设立19年,上影节依然“尴尬”

  ●南都记者专访上影节“掌门人”唐丽君,为上影节“把脉”

  1993年设立的上海电影节(以下简称上影节)已经走过19个年头,有上影节“掌门人”之称的上影节执行副秘书长唐丽君认为,“今年达到了历年来的最高水准。”她说,参赛影片报名积极程度高,106个国家和地区1643部影片前来报名;红地毯明星量多,开幕式上有400位国内外嘉宾走上红毯;12场精心设计的产业论坛,“既有头脑风暴,又有方法的指导。论坛这一品牌旗帜,在各大电影节当中是独树一帜的”;此外,800多家参展商到交易市场,851场影展放映、30万观影人次等等,几乎各个环节都刷新了上影节的记录。

  但是,在另外一面,9天的上海电影节中,还是出现了不少大大小小的“插曲”:每年都被抱怨的展映片字幕,今年又出问题;一天有多达36场活动,但是除了那些有大腕儿的发布会,没有什么新片能被大家记住。而且,多年的老问题依旧———作为中国唯一一个A类电影节,上影节的竞赛单元,却像“鸡肋”一样,很少被关注。而且今年开始,北京电影节异军突起,19岁的上影节开始陷入一个略显尴尬的局面。

  在本届上影节前后,南都记者与影评人、选片人、媒体记者等不同层面的参与者进行探讨,并独家专访了唐丽君。这种观察探讨,并非批评质疑;唐丽君的说明,也不纯为解释或澄清。从尴尬之中总结教训,从探讨之中找寻思路,对局内外的人,恐怕多少都有那么一点启发。

  尴尬的定位

  又一届上海电影节喧哗落幕,又一次金爵奖低调收场。相比备受关注的展映单元,备受冷落的金爵奖仍然不为人知,并且恐怕会这么一直冷清下去。

  矮子里选将军

  “上海电影节办得更像一个嘉年华,评奖以外的论坛、影展、交易等已办到极致了。”资深电影人文隽这样形容他对今年上影节的感受。评奖,是电影节最基本的品牌。但创下不少新记录的影节,却被这块短板硬生生拉住后腿。

  唐丽君认为,“每一年金爵奖的影片质量越来越高,这个是肯定的。”但在参与今年上海电影节的报道媒体中,没有一家媒体对17部参赛片做系统的报道。上影节开幕第二天晚上11点多,精通北欧电影的影评人朱旭斌在微博上提出疑问,“不知道其他参赛影片,丹麦的《对不起,打扰了》和芬兰的《鼠王》算是早就上映的片子,甚至都已经上了碟市了,还入围金爵奖?比起近年来如此出色的北欧电影,这几部被入围影片质量真是不咋的!”约20分钟后,唐丽君在微博上回复称:“朱先生,想告诉您的是,金爵奖的参赛片共17部,其中9部是世界首映,8部是国际首映。”

  对于参赛片的首映标准限定,唐丽君告诉南都记者,“现在除了戛纳以外,大家都面临这一个选片的困难。像《对不起,打扰了》和《鼠王》只是在国内放映过,叫国际首映。电影节的评奖还是对创作潮流的一个引领,也是给业界一个交流的机会。当然希望世界首映最好,这样也给人感觉耳目一新嘛,但是不能完全局限于世界首映,所以我们也接纳一些国际首映的片子。”

  一位参与上影节的选片人告诉南都记者,“其实心里都清楚,上影节的选片很尴尬,只能从矮子里选将军。”金爵奖出炉后,影评人桃桃林林在上影节官方媒体上发表的一篇评论中这样写道“又一届上海电影节喧哗落幕,又一次金爵奖低调收场。相比备受关注的展映单元,备受冷落的金爵奖仍然不为人知,并且恐怕会这么一直冷清下去。”

  上海电影节的“定位”

  除去好作品都朝三大国际电影节奔去这一先天因素,很多人认为,上影节参赛片的尴尬问题核心在于“定位”。有媒体人提出,如韩国的釜山电影节,其定位就是向世界推广韩国及亚洲电影,所以它没有一部好莱坞影片。观照今年的上影节17部参赛片,范围涵括全球:中国、日本、伊朗、印度、墨西哥、加拿大及欧洲。有人则说,即便如正在申请A类的北京电影节,虽然在细节操作各方面上不如上影节,但其从建造亚洲新电影重心这一目标出发,投入宣传力度都与其定位比较吻合。

  上海电影节的定位究竟是什么?唐丽君说,“上影节有一个每五年的发展目标”:“2006年我到了电影节以后,我制定的五年发展目标是以效益为主导,以市场为依托,以推动电影新人成长和加强国际作为重点。”2012年,刚好是下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希望推动产业和推动新人并举的格局。”在她看来,“像大师级的导演或许已经不需要电影节了,像张艺谋、陈凯歌,他对我们电影节的需要程度也不像其他的导演那样,他们的影片自然会选择去戛纳。”

  尴尬的明星

  “他们都知道开幕和闭幕红毯不一样,明星们都赶着来开幕红毯,参加完剧组活动后就赶着回去拍戏,多来几天恐怕根本没有可能。现在电影特别火,我们已经做了一些疏导和分流。”

  400个明星,一天36场活动

  电影节和明星,本应该是互相帮忙。电影节需要明星的人气,明星也需要电影节这个时间和地点,像云集而来的记者媒体宣传自己。

  今年上海电影节红毯明星创了历史之最———400人,但是双方真的“双赢”了么?还真不一定。

  电影节方面,正如前所述,竞赛片依然得不到关注,有些媒体甚至在电影节最后两天就提前撤离。如果是戛纳威尼斯柏林,整个电影节最大的新闻必然是最后的大奖归属。但上影节最大的新闻,恐怕只能属于“开幕式上的400个明星。”

  那在明星和剧组这面呢?6月15日开始,各种活动就轮番上演。18日上影节官方活动加上剧组安排的发布会,多达36场。对此,唐丽君表示:“华语电影能够把上海电影节这个平台来做宣传也是我们的荣耀。所以我讲到上海电影节的特色,始终把它置身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大环境之中,能够寻找中国电影的突破之路。我们也非常乐意为中国电影做推广。今年来了2000多名记者,能够有这样的平台来宣传,我觉得很荣耀。”(来源: 南都网)

  但一天36个活动,哪个活动的宣传效果恐怕都不会太好。而且随着电影节进入后半程,活动数量急剧下降,前三天热闹,后三天冷清,已经成了上影节的“惯例”,这种明显不合理的安排,组委会可否干预一下,用力平均一点,让电影节、明星和媒体三方都得到好处?

  对此,唐丽君表示:“他们都知道开幕和闭幕红毯不一样,明星们都赶着来开幕红毯,参加完剧组活动后就赶着回去拍戏,多来几天恐怕根本没有可能。现在电影特别火,我们已经做了一些疏导和分流。”唐丽君的语气里有一些无奈。

  上海VS北京

  红毯话题里,还出现了一组比拼的数据:4月,北京电影节的开幕式上,120米长红毯,走过300多位明星。6月,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式上,100米红毯,400位明星。这成为业内外一大谈资。两大电影节,中间相隔时间仅40天左右。仅从红毯来看,抢明星、抢剧组或将上演大战。但红毯明星再多,也是个场面而已,一个电影节,而且作为国际A类电影节,真正应该关注的,不应该是电影本身么?

  19岁的上海国际电影节VS2岁的北京电影节,唐丽君说,“北京电影节也有很多它有利的条件,电影产业资源都集中在那里,我相信它一定会越办越好的。但是上海电影节已经经过了近20年的积淀,它逐渐也在走向成熟。我觉得,上海电影节的核心资源还在于有一支非常热爱电影的,把电影融入到血液中的一批专业的队伍。你看我的伙伴们为了电影节,连身体都搞得很差,有一个人,吃了好几天保心丸了,但还在那儿做,就是因为爱电影。只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每个电影节都会越来越成熟。上海电影节会在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尴尬的细节

  纪录片《非凡旅程》第一次放映时,字幕中居然出现了不少的“×××”。就好像大家看美剧时,字幕里突然出现一句,“实在听不懂,翻不出来,抱歉了”。

  补个证件,2400元

  在每一个重大活动的组织环节上,多多少少出现一些细节漏洞并不为过。不过,今年的上影节里,有两桩小插曲,值得引起注意。一是补证件,二是补字幕。

  上影节期间,一位记者遗失了记者证,向组委会工作人员咨询补办事宜,被告知需收费500元。另一位参展商则透露,参展商补办需2400元。一位电视记者说,上海电视节补办记者证也收费,“今年300元,去年才100元。”为什么记者证补办需收500元费用?唐丽君说,这是参照了国际电影节的做法,“我们参照了别的电影节的做法,例如柏林。记者丢了证件其实是蛮严重的一件事,资料都在这个卡里,而且凭借这个证件可以去看电影。至于记者的承受能力,我们将来能够再次讨论。我们希望提醒大家保管好自己的证件。”

  不过在几大国际电影节,持证记者进入电影宫观影、采访中心等官方场地,都需要扫描证件。上海电影节只有在电影人论坛一个环节需要扫描,其他时间,证件并无特别用处,以此看来,这个证件的“含金量”还无法和国际接轨。对此,唐丽君表示,“今后,在放映影片的电影院,需要加强智能化管理和提高技术。”

  收费接轨了,那么上影节其他环节是否也能和国际接轨呢?也不尽然,上影节期间,有大量展映的外国电影,其中大部分没有准备中文字幕,这就需要上海电影节组织人手来翻译字幕。

  补个字幕,12个小时

  片多、量大,每年都会出现不同问题。不过,今年这次,比较有“趣”———纪录片《非凡旅程》第一次放映时,字幕中居然出现了大量的“×××”。就好像大家看美剧时,字幕里突然出现一句,“实在听不懂,翻不出来,抱歉了”。因为这部纪录片是不少影迷期盼很久的,所以两位影迷magasa与本南丹蒂出手“相助”,12小时听译校对完成了全片字幕,使得该片第二场放映顺利进行。

  “我们非常感动,不单单是因为这部影片的翻译质量比以前更好,而是因为由于观众、影迷的参与,使得我们这个电影节具有不同凡响的意义。”唐丽君说,考虑到保护版权的问题,所有的翻译必须在组委会办公室里完成,而且工作量非常大,专业公司不一定能做到,所以长期以来由来自外文专业的研究生志愿者承担。“这次,网友也给我们提了很好的建议。明年,翻译还是可以由我们征集的志愿者进行,但要请专业公司高手校译,尤其是要找对电影特别熟悉的。”

  从今年开始,上影节从上海市政府那里获得了1000万的专项基金支持。有了更加充裕的资金,那这些细小的组织环节,是否可以得到改善呢?我们拭目以待。

  记者观察

  广州也需要一个电影节么?

  写上海电影节,因为它已有19岁,算是一个走向成熟的年龄。从中所呈现的组织环节,折射的核心问题,都值得关注。无论是定位斟酌的大问题,还是诸如字幕、证件这种小事情,对于一个电影节来说,都是举足轻重,因为所有的大小事都需要达到“有效”这一目标。以戛纳电影节为例,不说它的竞赛作品,也不用说它的明星闪耀,仅仅从它的一个小环节来看,你就会不禁赞叹其专业:在新闻中心的门口,有一大排小柜子,里面放着每天放映的影片、官方活动安排等资料。每天,记者凭借记者证找到属于自己的小柜子,刷卡、开柜、取资料。而以2006才设立的罗马电影节来看,它虽年轻,但目标很明晰,就是要办一个“为罗马人民举办的电影节”。这样的电影节,无论大小,都让人钦佩。

  那么在上海、北京之外的广州,那个着力在广州推动国产优质好片的“先锋光芒”,是否可以做成一个电影节?“在广州搞一个电影节的可能性,我个人是比较悲观的,觉得不太可能。‘先锋光芒’一直是或其下属公司贴钱在做,自己都不知道能活多久。我始终认为,在目前的文化环境下,真正的影迷是小众(至少在经济上),所以在利欲熏心的市场环境下,展映可以公映的优质文艺片,这样的活动其实蛮难存活的。北京和上海都有政府支持(虽然力度不同)或成熟的商业赞助体系,情况不同。”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的秘书长虞晓毅似乎对“广州电影节”并不抱太大的期望。

  专题策划:戴乐 陆欣

  专题采写:陆欣 实习生 王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