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波:不会刻意转战大银幕(图)

2012/7/5 14:33:41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在去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人山人海》摘得“最佳导演”银狮奖,这也是继1991年张艺谋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后中国电影第二次获此殊荣,着实给了中国电影一个大惊喜。吴秀波:接下来两个月还是会转回去拍电视剧,名为《书香世家》,我会演一个书生。

吴秀波

吴秀波

  在去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人山人海》摘得“最佳导演”银狮奖,这也是继1991年张艺谋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后中国电影第二次获此殊荣,着实给了中国电影一个大惊喜。对于观众来说,电视荧屏上的当红小生吴秀波转战大银幕则成为另外一大惊喜。此外,吴秀波还将在另一部电影《四大名捕》中亮相,被问及是否将从“电视一哥”转战大银幕?对此,吴秀波答道:“其实无所谓大银幕还是小荧屏,关键在于创作的作品有艺术价值。”

  吊着绷带也要坚持演

  记者:听说《人山人海》拍摄环境相当艰苦?

  吴秀波:其实我以前拍戏大多都是饰演“富家子弟”,要不然就是离风花雪月很近的角色,这次第一次到了这种绵绵大山里荒芜到几乎不敢出门的地方,第一次体验。我记得那时候我正受着伤,我的一个肩膀已经折了,自己最初还不知情,吊着绷带继续拍戏。

  记者:印象最深、最艰苦的一场戏是什么?

  吴秀波:我认为我的大部分戏是被作为一种大背景下的,那场杀人戏我印象非常深刻。因为当时和导演、编剧沟通后我明白了他们的创作理念,他们想要的是在一个长镜头中完成这一整场戏。我觉得这是对我来说乐趣非常大的一场戏。我想象着这个人的态度和这个人的所有行为,然后再跟导演沟通机位看如何能找到最好最自然的一个角度,呈现给观众最真实的一个场景。我记得捅人的那场戏,我需要把他从摩托车上拖下来,其实那个演员本身并不是很强壮,但是我拖得时候整个右胳膊像断了一样。

  记者:你之前提到过会因为一个角色接一部戏,不管剧本是怎么样的。那你出演《人山人海》是因为萧强这个具有挑战的角色吗?

  吴秀波:我觉得人类现在太过于强大了,我们拥有太多所谓的权利,变得很张扬,可以站在人类自我的角度,来表述自我的态度。所有世界观的形成的中心都是源于自我态度。没有一个更客观的角度表述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的状态,但是萧强这个角色不是站在人类自私的角度为了某种名利和娱乐,我还是觉得很有意思。

  二度创作成就“杀人戏”

  记者:在去年威尼斯电影节上,很多观众对于《人山人海》中那场杀人戏相当亲睐,你能谈谈当初拍摄时的情景么?

  吴秀波:我最初进到拍摄现场时,其实在剧本里没有写那么细,剧本里对于这一场戏的描述可能只有五六句话,相对来讲简单。而且我记得拍这场戏时我进组的时间不长。说实话我对整个片子的进程不是很了解,我觉得真正了解的是我自己的戏,也就是从这场开始,我记得之前有一场我从大山里走出来。在我到了那个摩托车市场后,我发现摄像机拍的都是全景,所以当时我大体明白了导演所要的东西,而真正完善出内心冲突和内心写实的东西是在观众心里完成的。我到了现场的第一件事就是认真地看案发现场的环境,简单的说,我到了现场最先沟通的不是导演不是编剧不是摄像也不是演员,而是那片山那条路和那个石灰厂,我在想象着这个地方好不好逃跑?如果第一次行动没成功的话,受害者会不会逃脱?以及事情完了以后对于我再回去的路线规划。所有行为我在角色的环境里感受,感受完了以后我们按照想象的方式实行了一次在戏里的作案。第一次我在镜头里看到反馈的时候我觉得镜头的表现力不够强,我跟导演和摄影沟通了一下,其实那是一次很愉快的经历,我发现一个专属于艺术类别的电影的导演和摄影师是允许演员在戏的处理上进行二度创作的,所以这场戏我拍完还是很满意。

  在大银幕小荧屏间游刃有余

  记者:在另一部电影《四大名捕》中你饰演一名杀手,《人山人海》中饰演的也是亡命之徒,这两个角色有什么区别?

  吴秀波:首先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题材,看似故事是一样的,但是表述方法完全不同,一种是试图在电影里完成真实事件再现的模式,所有的感知和感受及表达的动作和行为要最原始的本能状态,还有一种就是无论观众还是演员本身都知道那是假的。就像《四大名捕》,其实这种作品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这种作品在电影里不分真假,其他他们都是让你在现实社会中抽离现实到另外一个时空去。《四大名捕》里的坏人,在我眼里,是一本漫画中的坏人,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不一定也是起坏的作用。比如《哈利·波特》里的伏地魔,他完成的是让哈利·波特真正的羽化,真正的展翅。《四大名捕》里的财神完成的是让四个捕快更加坚定,让其他人认清什么是罪恶。

  记者:一口气拍两部电影,你是否有转战大银幕的考虑?

  吴秀波:没有啦,我们中国的电影产业看似繁荣,但其实步履蹒跚举步维艰,这部戏其实拍得很早,我们从事电视行业的演员或工作人员在这个行业里还是挺温饱的,因为这个行业产业链还是相对完善的。

  电影则是看似很繁荣,但真实情况是中国电影几乎不赚钱,所以说每个电影人都很艰苦,蔡尚君导演第一次找到我的时候,我能从他眼光里看到那种渴望,这种东西特别吸引我让我特别想去跟这样的一个对电影本身充满激情和深爱的人合作,尽管电影本身未必赚钱,但从这些特别执著的电影人身上能感受到艺术的力量。其实无所谓大银幕还是小荧屏,关键在于创作的作品有艺术价值。

  记者:你接的角色是否和你的个性有关?

  吴秀波:每次接到一个剧本,我会尽量尝试去模拟创作者的角度去理解这个东西。我会让自己变作一个导体,尽量让自己“通透”地去把创作者原有的意思表达出来。

  记者:能透露一下你的最新动态吗?

  吴秀波:接下来两个月还是会转回去拍电视剧,名为《书香世家》,我会演一个书生。

  ○新报记者 吴轶凡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