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方舟受聘《新周刊》副主编:心里没底

2012/7/9 16:05:36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她7岁写作,9岁出书,12岁开专栏,四年前,她被清华大学降60分录取引发全国热议;四年后,刚毕业就被《新周刊》聘为副主编,又再度引发各界关注。蒋方舟:其实,我觉得清华四年更多算是一种训练吧,从性格到为人处世,我养成了守时和刻苦的习惯。

  成都商报记者袁波

  她7岁写作,9岁出书,12岁开专栏,四年前,她被清华大学降60分录取引发全国热议;四年后,刚毕业就被《新周刊》聘为副主编,又再度引发各界关注。她,就是22岁的美女作家蒋方舟。前日,经过多次约访的蒋方舟在北京接受了成都商报记者面对面专访。

  “当这个副主编我心里其实都没有底,也不知道能不能胜任,最初我觉得自己可能胜任不了,还试图推辞过。”蒋方舟坦言,她原计划毕业后给自己两年时间去很多地方流浪,不写作,也不出书。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蒋方舟一毕业就上任“副主编”遭到部分网友质疑,对此,蒋方舟说她早已有心理准备,自己一定会努力。

  蒋方舟透露,她昨日已经赶赴广州提前对接《新周刊》副主编工作,8月将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岗位培训,她的副主编工资并非大家想象那么高,月薪一万元左右。

  “副主编”口水

  月薪一万元左右 曾因不自信推辞

  周末没有上班的她约了朋友一起聚会,还没接手副主编工作的她依旧很忙,第二天要去广州出差,随后带妈妈上北京做手术,过几天又要飞赴伦敦参加奥运会活动……8月再赴广州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岗位培训,之后,“蒋副主编”就将正式上任。

  成都商报:从小就写作,被公众关注,觉得疲惫了吗?

  蒋方舟:我从七八岁开始写作,就一直没有停过;别人过一天,我得当两天去过。有时候我也觉得挺疲惫的,但写作是我最开心的事情,也不觉得苦和单调。清华老师在我的毕业论文评语里写道:“你这孩子,大学里做了别人两倍时间都做不完的事……”当时我就泪流满面,因为有人懂我了……

  成都商报:你曾说毕业后先不工作?

  蒋方舟:是的,当时我想给自己两年时间去“荒废”,去很多地方流浪,不写作,也不出书,但计划不如变化快。我不仅要去杂志社工作,还受邀和其他作家一起去伦敦看奥运,我还在写一本关于大学的长篇小说。

  成都商报:为什么会签约当副主编?

  蒋方舟:一开始我也挺紧张的,觉得自己可能胜任不了,但对方很诚恳,我就答应了,想尝试一下。我希望在工作之外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写自己想写的书,杂志社给了我这个空间,我可以在工作和梦想之间找平衡。

  成都商报:怎么看待外界质疑你当副主编是一种炒作?

  蒋方舟:我一直不愿意接受这样的采访,外界有很多质疑的声音,我一直都比较防备,这也许是我最后一次回应。其实我压力很大,一直以来,我都不是一个很有自信的人,当这个副主编我心里也没有底,不知道能不能胜任,但杂志社领导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也许他看到了我所忽略的潜质吧,我会努力做好。

  成都商报:外界很关注你的薪酬是多少?

  蒋方舟:不会像外界想象得那么高,月薪一万元左右吧,当然不包括写作等其他收入。

  成都商报:你曾和韩寒、郭敬明等放在一起被公众熟知,会担心自己将来被遗忘吗?

  蒋方舟:四年前有过这样的担心,现在不担心了。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只要不断努力,做出成绩,就不会害怕被遗忘。

  清华的四年

  担心毕不了业 遗憾和同学交流太少

  说到清华的四年,蒋方舟说能够顺利毕业她已很开心了,“我焦虑到毕业前梦见自己没有毕业……”蒋方舟说,清华帮她养成了守时和刻苦的习惯,唯一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和同学相聚的时间偏少,因为从去年3月开始,她就在外租房住。

  成都商报:清华四年,收获和遗憾是什么?

  蒋方舟:其实,我觉得清华四年更多算是一种训练吧,从性格到为人处世,我养成了守时和刻苦的习惯。遗憾的是,一些应该好好听的课程没有好好听,一些活动和朋友,由于种种原因错过了。总体来说还好,离开学校的时候,没有预料中的那么伤感……

  成都商报:去年清华百年校庆的时候,为什么写文章批判母校?

  蒋方舟:母校之前在我心中就是我文中所写的那样平面的(官僚气重等等),那篇文章算是对母校认识的一个转折点,文章发表后在校内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和讨论,因为有反对的声音,有人会辩论,清华的形象反而更丰富、更立体、更可爱。

  成都商报:会把你的大学生活变成文学作品吗?

  蒋方舟:当然会,现在写的一个长篇小说就和大学生活有关。

  成都商报:大学有没有翘课?

  蒋方舟:还是会翘课,比如一些几百人上的大课,点名不是容易点到自己时,有事情冲突了肯定就翘课(笑)。

  成都商报:毕业论文是关于什么的?

  蒋方舟:是关于网络传播的题材,比较中规中矩。我对自己学业没有那么高要求,我甚至曾担心不能毕业,毕业前我还梦见自己没有毕业,因为我的性格就是比较焦虑的,即使这件事有十成把握,我也不会觉得是理所当然的。当年高考也是,毕业论文也是,所有大学生应该有的烦恼我都有……

  成都商报:你的文字风格在同龄人中相对大胆,大学里做过的最疯狂的一件事是什么?

  蒋方舟:呵呵,我没有做过任何疯狂的事情,我内心也没有任何想疯狂的欲望,疯狂当然不局限于“裸奔”、“醉酒”这样的层面,其实大学四年只要把该学的学好了,该做的事情做了,这本身就是一种特别的疯狂……

  爱情的独白

  难逃俗套 男友最好不要文化圈的

  关于爱情,蒋方舟说对爱情没有什么态度,之前想找个理科的男友,后来幻想破灭,大学四年没有在校内谈过恋爱……对于另一半,她说要正直善良,有担当,但最好不要文化圈的。她还说,自己30岁以前会尽量试着犯错。

  成都商报:曾经说过希望找一个理科男做男朋友,为什么后来又写了篇文章批判理科男?

  蒋方舟:呵呵,因为之前不了解,只看见了优点。批判,是因为后来深入接触后看到了全貌。但很少有理工男追我,因为我的人际交往圈子很小,很多都是人来人往,浮光掠影……

  成都商报:大学时谈过恋爱吗?

  蒋方舟:校园恋爱,没有……

  成都商报:你对爱情的态度是什么?听说你对男友的要求挺高?

  蒋方舟:其实也没什么态度,原来还挺排斥的,我觉得挺庸俗的;后来心态变开放了,反正人生都要庸俗一回,愚蠢一回,爱一场也无所谓。经历爱情过后,发现那并不是自己的救命稻草,想明白这一点,我现在对情感需求就减半了,我会用工作、看书等方式抒发情感。至于男友的标准,正直善良有担当就行,最好不是文化圈的,我希望彼此的圈子没有交叉。我还是很主动,不愿意在暧昧中浪费时间。

  成都商报:是否担心公众人物的形象妨碍谈恋爱?

  蒋方舟:这点倒没太担心,如果你的伴侣连你有名气都不能承受的话,我觉得这样的人也没有交往的必要。

  成都商报:你现在人生梦想是什么?

  蒋方舟:我用了大学4年时间,尝试了各种事情,现在写电影剧本、话剧,都算是尝试。但现在不能说大话,因为话说过了就等于打自己耳光;小时候说大话太多,现在知道这是一个不好的习惯。长远来看,我觉得30岁以前会尽量试着犯错,犯错其实也是一种收获。

  成都商报:如果副主编干得不开心,有想过后路吗?

  蒋方舟:我觉得先不急着想退路吧,如果不适合,要么适应、要么改变,如果不顺心,努力让步调一致。但一开始不会做预设,这不是我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