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内斯特-博格宁(1917.1.24-2012.7.8)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
以硬汉、反派角色叱咤好莱坞银幕,凭借《君子好逑》(又名《马蒂》)中马蒂一角斩获1955年奥斯卡影帝的欧内斯特·博格宁(Ernest Borgnine),7月8日因肾功能衰竭在美国加州的一家医疗中心去世,享年95岁。
不得不说,博格宁是个幸运儿,在他步入好莱坞开始演艺生涯不久,就迎来了改变人生的重要角色——“马蒂”。《君子好逑》这部低预算、小成本制作的电影,根据帕迪查耶夫斯基的电视剧改编,这部电视剧之前捧红了罗德·斯泰格尔。在片中,博格宁扮演一个担心自己毫无魅力、将永远无法邂逅真爱的34岁的平凡屠夫。在一次舞会上,他遇到了有着相同恐惧的女孩……这部影史上首部改编自电视剧的电影,没有大牌明星,没有豪华场面,甚至故事本身都算不上曲折波澜,却在当年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和最佳男主角四座奥斯卡金像奖。
编剧派迪·查夫斯基成功突破了才子佳人式的爱情片传统,写出两个平凡人对爱情的渴望,对白真实自然。导演狄尔·伯曼也营造出温馨感人的气氛,大龄男女的婚恋题材也在1950年代的美国引起了不小的共鸣。博格宁饰演的马蒂这个角色,平凡憨厚,对爱情抱有小小憧憬。当他为了女友与母亲发生争执,说出“迟早有一天,一个男人的生命里会出现需要面对现实的一个时刻。现在我要面对的就是,无论那个女孩是谁,我都无法拥有她。我追逐了够多的女孩,去了够多的舞会,受过够多的伤,我不想再伤一次”。这坦率又无奈的告白,击中了看惯了嘻嘻哈哈的爱情喜剧的好莱坞观众,博格宁也因该角色获得第28届奥斯卡及第13届金球奖最佳男主角大奖。
不过,在“马蒂”这个角色大获成功前,博格宁的银幕形象始终处在一个尴尬位置。出演《乱世忠魂》后,一些严肃阴沉的角色开始向他抛出绣球,例如《黑岩喋血记》(1955)、《荒漠怪客》(1954)、《圣徒妖姬》(1954)、《黄金篷车大作战》(1954)等。
随着奥斯卡奖向他垂青,博格宁的职业生涯才得到肯定。之后,制片商继续为博格宁打造了一系列动作片,如《三个坏人》、《海盗》、《潜艇驱逐战》、《十二金刚》等。此后他又成功地转型参演电视喜剧。“奥斯卡让我成为一个明星,我很感激,”博格宁在1966年的一次采访中告诉记者,“不过,我觉得如果我没有得过奥斯卡,我的人生也许就不会变得这样混乱。”
博格宁所谓的“混乱”,主要是指他四次失败的婚姻。他的第一任妻子罗达是他在海军服役期间病中邂逅的药剂师,他们的婚姻关系在他获奥斯卡影帝后终结;与第二任妻子墨西哥女星凯蒂·朱拉多的婚姻维持到1964年;而后他和百老汇歌手伊瑟尔·摩尔曼维持了不到38天的短暂婚姻;紧接着他与昔日童星唐娜·兰考特结婚并育有一女。“混乱”过后,博格宁的第五次婚姻给他带来了巨大转机。1973年与托娃·特兰斯的结合为博格宁带来了一个有趣的商业伙伴。托娃制造和销售以她自己名字“TOVA”命名的美容产品,还用丈夫那充满亲和力的笑脸做代言,广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2007年接受美联社采访时,博格宁高兴地表示,与妻子的“合作”已长达34年,“这比我那四段婚姻的总和还要长。”
欧内斯特·博格宁1917年1月24日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市附近,父母移民自意大利,父亲是一名铁道司闸员,母亲是一位会计师的女儿。博格宁的童年时光在意大利的美丽乡村度过,之后他又回到康涅狄格读书生活。18岁时,博格宁参加了海军,服役期长达10年。二战期间,他成了一名神枪手。“这10年对于我来说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博格宁曾说,“海军教给我很多事情,它将我塑造成为一个男人,给我带来很多精彩的朋友。”
近年来,博格宁成了NBC情景喜剧《单身汉》中的常客,以公寓门卫兼厨师的形象出现于荧屏。此外,他还为《海绵宝宝》和《古惑狗天师》配过音。“我不在乎我的角色的露脸时间是10分钟或两个小时,”博格宁曾这样说,“我也不关心我的名字在片尾演职员表上是否置顶。事实上,我宁愿让别人出尽风头。如果这部电影遭人诟病,受指责的人也不会是我。”
作为一个长寿的好莱坞影星,博格宁曾抱怨说,自己还想继续表演,但大多数影视公司的负责人听到自己名字的第一反应都是,“难道他还活着吗?”“我只想做更多的工作,”博格宁说,“每次我在摄像机镜头前,都觉得自己又年轻了。真的,它使你头脑活跃,一直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