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研讨会解开沪产剧“井喷”密码

2012/7/10 15:37:34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2010年以来,沪产电视剧呈现跳跃式发展,2010年和2011年有12部电视剧在央视一套、八套黄金档播出,今年更是呈现出井喷态势,仅上半年就有10部电视剧登陆央视。“作为上海电视剧创作生产的见证者或者实践者,我对这几年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

  晨报记者 朱美虹

  2010年以来,沪产电视剧呈现跳跃式发展,2010年和2011年有12部电视剧在央视一套、八套黄金档播出,今年更是呈现出井喷态势,仅上半年就有10部电视剧登陆央视。面对这一现象,昨日,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领导小组主办“2011-2012上海优秀电视剧创作研讨会”,重点研讨了这两年来上海主导出品的优秀电视剧《开天辟地》、《幸福密码》、《悬崖》、《誓言今生》、《儿女情更长》、《风和日丽》、《焦裕禄》等。

  多方因素促成高产

  评论家毛时安分析这一现象时称,1990年代后期,上海电视剧创作曾有过一段辉煌时光和创作g.c,先后推出了《上海一家人》、《围城》、《儿女情长》等,如今的这波井喷潮和当年相比节奏更密集,数量更多,影响也更大,“我总结为‘顶天立地’这四个字。取材不拘一格,海纳百川,既有红色题材,又有谍战剧、家庭剧,既得到精英欣赏,又得到老百姓的喜欢”。

  “作为上海电视剧创作生产的见证者或者实践者,我对这几年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潮起潮落,这几年我们有了一个g.c,我个人认为有几个标志——群体性亮相,不是一部作品,是一批作品;在全国传播,不是地区传播;广泛影响,播了以后有广泛影响;上海制作和上海创造。”上影集团总裁任仲伦介绍称,上影这两年来共生产了23部718集电视剧如《开天辟地》、《神话》、《金枝玉叶》等,与其他上海国有与民营影视公司一起,相互合作也相互竞争,从而焕发了大家的创作积极性,使得这两年来上海主导出品的电视剧迎来井喷态势。

  除了主管部门积极引导外,上海大学影视技术学院教授石川将如今的井喷态势归因于好剧本,“1980年代,上海电影辉煌一时很重要的经验就是组织剧本非常得力,而这些年,我也不断地从各个制作单位,从重大办、从文化发展基金会看到好剧本,因此,在现有的基础上,怎么才能组织好剧本、抓到好的文学作品进一步提升,这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视协主席赵化勇补充称,井喷与上海经济实力的增强也很有关系,“几年之内,上海政府对电视剧的投入增加了350%,这很了不起,还有民间资本的投入。没有经济实力,在几年之内是生产不出这么多电视剧的”。

  海派基础上站得更高

  除了《儿女情更长》这样启用上海本土演员、讲述上海普通家庭故事的电视剧外,很多沪产电视剧乍一看并不能分别出其上海基因。对于这一点,《中国艺术报》总编辑向云驹呼吁,应该强化普通观众对上海作品整体的认识,“一般观众并不见得知道这些是上海出品,所以要重新恢复人们对海派文化的认识,相当一段时期,我们没有强调海派文化,自己特立独行的品格渐渐淡化”。不过对于海派文化,赵化勇补充称不要太狭隘,“如果能站得更高,用上海的视角去看全国,这会更好一些”。

  培育海派电视大气象,上海电视剧还缺什么?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导曾庆瑞展望未来十年时提出了这个问题,“接下来,需要题材做规划、资源做整合,上海还应该跟北京一样培养出全国独一无二的理论建设、理论批评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