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杜韵飞给遭遗弃动物拍遗像

2012/8/30 1:49:45 作者:nvwu 来源:女物娱乐网
据台湾媒体报道,“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却常有人选择将它遗弃在收容所里,超过12天无人认养就安乐死。两年多来,杜韵飞走访许多公立收容所,搭起灰色布景,替即将面临安乐死的流浪狗摄影。

  女物娱乐讯 据台湾媒体报道,“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却常有人选择将它遗弃在收容所里,超过12天无人认养就安乐死。摄影师杜韵飞模拟古典人物肖像的拍摄手法,替这一只只没有明天的狗,在临死前留下一张庄严的“生殇相”,不久后牠们就永远阖上眼。杜韵飞希望借此传达,人类长期歧视与漠视动物的问题。

  两年多来,杜韵飞走访许多公立收容所,搭起灰色布景,替即将面临安乐死的流浪狗摄影。当这些照片被裱上了框,底下除了注明拍摄日期、时间、地点之外,还有一行怵目惊心的文字──“距离安乐死时间: 1.1小时”(根据实际情况而记载)。

  杜韵飞说,“虽然我只拍狗,事实上这是对于所有非人类动物的影射。”就如同种族歧视或性別歧视,但人类对动物歧视的时间更长久,也更根深柢固,将动物的骨肉理所当然拿来食用、穿戴、当成娱乐工具(狩猎、马戏团、动物园…等等)。动物对多数人来说是低等的,所以人类群体对动物的感受,也就理所当然的视而不见,这就是人类对于动物的歧视。

  他严肃地表示,除了人类会感到痛苦以外,我们不能否认动物也会感受到疼痛,既然牠们有感知,那人类就有义务去思考牠们的痛苦,“这无关对动物的喜恶,而是道德问题。”因此杜韵飞刻意使用古典人物肖像的拍摄手法来拍“狗”,并隔离收容所背景,移去动物身上的人造项圈、衣物,而且在按快门之前,杜韵飞通常将姿态放到最低,用最尊重的方式拍摄。镜头与主角平行,让观者的目光得以毫无滞碍且深刻地,凝视流浪动物的情感与生命。

  杜韵飞说自己不是传统的动保人士,也不是动物摄影师,而是一个当代的影像工作者,动物议题是其中之一,其他拍摄计画也还在进行中。这一次“生殇相”的计画,其实已进行了2年多,不过被美联社报导后,国内外媒体也争相瞩目,上月因此收到了数千封来自30几个不同国家的信,让杜韵飞每天回信到天亮。其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来自爱尔兰,那里的流浪狗被送到收容所后,2到7天就会被安乐死,因此来函者希望能邀请他去当地收容所拍摄,借由他的影像,来唤起人们对生命的重视。

  拍了超过400多只流浪狗,看似简单的摄影工作,其实富有发人省思的哲学高度,杜韵飞对自己在艺术的要求上也无比严苛。“我无非是希望透过影像,让观者能停下脚步,想像每个生命个体的过往、当下、与未来。”如果观者有感,或许可以去省思自己与其他生命体的关系。“生为一个人,能为牠们做什么?”ETToday/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