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陈安(右二)、骆献跃、孙旭东、黄坚在杭州揭幕《艺术:北纬30度》雕塑背板。
前天,浙江广电集团在杭州良渚博物院举行大型纪录片《艺术:北纬30度》出征仪式。在随后的两年中,摄制组将沿着北纬30度横穿整个地球,跨越亚洲、非洲和美洲,沿线经过中国、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约旦、以色列、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百慕大、美国和墨西哥十六个国家和地区。《艺术:北纬30度》将用各种表情带领观众一起去解读这趟北纬30度之旅。
计划将于两年内完成
《艺术:北纬30度》全片分八集,每集四十分钟,计划两年内完成。本片由两方面内容构成:一是寻找文明脉络,以地域文明和历史作为背景,整理出一条清晰的文明路线图,选取重要的节点,标明文明发展的方向;二是围绕节目主题展开对于人类历史的理解,组织当代艺术家随摄制组前往北纬30度沿线国家,通过实地考察,体验和理解文明与进步的意义。这部纪录片将尝试用实验剧的概念,以视觉为主要内容,结合现代舞蹈表演、音乐等多种具有实验性的当代艺术手法,来传达本片主题。
浙江广电集团总编辑程蔚东说:“我希望《艺术:北纬30度》是中国最顶级的纪录片。我相信会有更多人去关注这部纪录片,因为观众群是由我们创造出来的。”程蔚东提到这部筹备已久的纪录片时,那种热诚与激情,让人想起他的另一个身份——诗人。
购置最好的设备拍摄
程蔚东希望,这部纪录片能像《红楼梦》《李尔王》一样,专家可以看出门道,外行也愿凑个热闹。程蔚东说:“我要天下人才皆为我所用!比如决定拍这个片子后,我就去和许江(中国美院院长)谈合作,中国美院是中国艺术思想最开放的地方,我们的团队一定要和美院的艺术家们多接触。此外,我还购入了最好的顶级设备”。
程蔚东很认真地研究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他拿第一集《自然的馈赠》中卓玛清早出发采集松茸的情节举例,他说:“《舌尖上的中国》请藏族小姑娘牵出松茸的美味,这就是陈晓卿(《舌尖上的中国》负责人)的本事,要是直接讲松茸就成了一般的美食片。我们制作的《艺术:北纬30度》,到处有哲学和人性的思考,但是同样不妨用探秘的手法吸引观众看下去,越是古老的题材越会让人有探秘的冲动。”
邀请当代艺术家随行
早在10多年前,浙江广电集团内部就有人向程蔚东提出,能不能派个摄制组,去看下北纬30度这条纬线上的人们,现在是怎么样的生活状态?直到去年年初,当程蔚东把目光聚焦在艺术后,一切才豁然开朗。程蔚东说:“人类的文明进程中,留下来最多的是历史表情,记录这种表情的艺术,往往贯穿的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因此,我们不是去拍一部风光纪录片,而是带着对当代人类的忧思远虑,去向标志性的艺术遗存致敬。向艺术文明致敬,就是向人类祖先致敬,我想观众一定会愿意跟着走下去。”
谈及邀请当代艺术家随行,程蔚东说:“当代艺术家的思维与观众是有契合点的,当古代文明与当代思维发生碰撞时,火花就出来了。”程蔚东期待,这部纪录片能对观众起到一种唤醒作用,“人们要有信念、需要创造与享乐,但‘乐’不局限于物欲之乐。”
用表情记录各个城市
黄坚是这部纪录片《艺术:北纬30度》的总导演,他深感压力巨大。黄坚称一部分压力来自外界环境,“埃及可能去不了,印度签证真的很难,伊拉克和阿富汗风险太大,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找到当地接应的人。”黄坚坦言,另一部分来自拍摄条件的限制,“纪录片《西湖》拍了4年,可是《艺术:北纬30度》在预定的每个国家或地区,满打满算只有15天的拍摄时间。”黄坚考虑再三后决定拍表情,他用15天的时间,拍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独有的表情。把这些表情收集后,黄坚将邀请国内最优秀的多媒体艺术家、编剧、导演对这些影像资料进行合成拼贴,串联起整部影片。
最终,这将是一部以画面与音乐结合为主要表现手法的纪录片。影片传达给观众的是一种以信念为主题的意境和意念。黄坚称:“这会是一部很朴素的纪录片,不说教,尽量少用解说词,留给观众大量的空间去想象。”
整个摄制组最先想到的联系方式是向每个国家的使领馆寻求帮助,结果全部获得支持,黄坚很开心,他说:“我把第一站选在了墨西哥,没想到墨西哥大使馆很热情,他们要在墨西哥请我们全组吃饭。”黄坚保证,在现有的条件下,他会尽力往高处走,让观众和摄制组一起去解读这趟北纬30度之旅。
本报记者许青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