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向观众传达“生命比生命更多”理念
《北京青年》有困惑有精彩
女物娱乐讯 《北京青年》是当下荧屏上一部既“接地气”,又“抬人气”的人气剧,目前已在央视八套开始五集连播。可以用上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齐美尔的“生命比生命更多”的话来概括《北京青年》带给观众的感受——这部作品让习惯了家庭伦理剧婆婆妈妈的观众从北京胡同站到了大海的岩石之上,就像剧中的何东和他的三个兄弟一样,面对大海顿觉天高地迥。《北京青年》是当下的电视荧屏上吹来的一缕清风。这部剧通过对生命创造和青春活力的精神书写,为荧屏增添了崭新的青年背包客的偶像。
拓宽存在形态的大话题
“背包客”是一个源自西方的概念和价值观念,但在今天它也成为了国人的一种价值理念。这种理念认为:要趁年轻时出去走走多看看这个世界,见识不同文化、不同生活,才能够了解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定位。“背包客”代表了一个时代,代表了年轻人的向往,也代表了自由和心灵的解放。《北京青年》非常敏锐地抓住了这一话题。顺便提及“话题剧”,现在家庭伦理和都市婚恋题材剧,有很多都通过“话题”来提高观众收视率。但话题和话题不同,像“丁克族”、“AA制”等等算是小话题。赵宝刚的作品却是大话题。
“重走青春”也是一个宏大话题。在西方的生命哲学中经常使用两个特别的命题来说明生命,一个是“生命比生命更多”,一个是“生命超越生命”。所谓“生命比生命更多”是指生命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创造过程,生命是一种运动。这种运动是持续不断的;所谓“生命超越生命”是指生命有超越生命自身的能力,能够不断创造出他物。同时还有另外两个概念:既“增加的生命”和“提高的生命”。生命本身没有任何意义,活着只是生命的一种状态,正是因为生命有毫无意义的特点,所以才能被赋予各种意义。只要活着,就能选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谈到人的本质时并没有反对这种具有积极意义的生命哲学。比如马克思就说过“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使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的话。电视剧《北京青年》能够在世俗故事中升华出这样一种追求生命意义、体现温暖的人文关怀或曰终极关怀的精神书写值得肯定。从拓宽“大话题”的角度创新的家庭伦理和都市婚恋题材剧不仅“接地气”,更能“抬人气”,这是赵宝刚青春系列电视剧的一种特有姿态和成就。
清新扑面的北京气息
《北京青年》通过对4对9个男女青年的爱情经历的书写,彰显了爱情要付出,爱要遵守“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的正面价值,不愧是一部当代青年人的青春纪念册。它还是一部将北京元素和青春元素交织融合的观赏剧。作为一部行走的剧,《北京青年》有很强的观赏性。首先它有一个很好的叙事形态。一辆北京大吉普(后来成了两辆),一条共同行走的路线把4对9个青年背包客载上重走青春之路,这个看似封闭的叙事情境其叙事线索却是放射性的。因为他们每个人的身份、经历各异。而他们的上一辈7人,主要不是被表现为和青年人的行为观念的冲突,更多表现的是理解和甘当后盾。
这些北京人重亲情也追求自我;守着老北京的生活也不排斥时尚;既争有脸面的工作也并不因在街面上“混”而轻看自己,待人诚实口无遮掩,敢爱敢笑,多爱少恨,爽朗大气的性格及行为方式,同场景的时尚元素:酒吧、夜店、农家小院、旅游等共同构成当今的“北京范儿”。北京文化形成了北京引导。这种地域文化特色形成了看点。虽然这部戏意念在先,起因是伦敦威斯敏斯大教堂旁耸立的那块墓碑上刻的首先要改变和认识自己的文字,但是这部戏努力“去意念化”,将何家四兄弟及女友的青春表演坐实在其艺术乌托邦中增强了它的观赏性。
如果说有什么不足之处,那就是还可以再给一点何东辞职出走的理由,毕竟在现实的选择中他行为的可能性大于可然性。另外,大结局中任知了的结局过于完满,如果呈现的是开放甚至悲剧性、感伤式结局,可能更能增加剧情的感染力。(范咏戈/文)